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学中文     
学拼音天上有白云。天上还有小鸟。我看见小鸟和白云。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猜谜语1、兄弟五六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就扯破。2.身子细又长,老了绿变黄,全身长疙瘩,做菜又做汤。3、一顶小伞,长在林中,一旦撑开,再难收拢。4、有根不落地,有叶不开花,都说它是菜,园里不种它。 (谜底在本期找) 古诗欣赏访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诗人寻访一位隐士未遇,怅然记下与童子的对话。松树下问隐士的徒弟:“师父哪去了?”童子…  相似文献   

2.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全篇只有22个字,可它竟能吸收叙事诗的优点,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内容十分丰富。字句这样少,容量这样大,其秘密就在于独出心裁地运用问答体:不是有问有答,而是藏问于答,几问几答。“松下问童子”一句,省略了主语“我”。“我”在“松下”问“童子”,问者与被问者同时出现,有问就有答。“言师采药去”一句省略了主语“童子”;童子“言”,就是童子对“我”的问作出了回答。问了些什么,没有写,只写了“童子”的话:“师采药去”。童子的答话既然是“我的师父采药去了”,那么,问话也就不言自明了。“我”是专程来“寻隐者”…  相似文献   

3.
唐朝诗人贾岛有一首很有名的诗《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如果我们把这首诗改写成散文的形式会怎么样呢?我在松树卡问童子:“你师傅哪里去了?”童子回答说:“采药去了。”“到哪儿采药去了?”“就在这山里。”“山里哪个地方呢?”“深山到处都是白云,我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正>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歌大意我在苍松下询问小童子,他说师父去采药了。只知道人在这大山之中,可山中云雾缭绕,又哪里能知道他的行踪呢。诗歌故事贾岛是唐代出名的“苦吟”诗人,他写诗时,每句诗、每个字都反复锤炼,花尽心思。因为用心,因为“苦吟”,贾岛还出过“车祸”,也“因祸得福”写下千古名句。  相似文献   

5.
云雾缭绕的松林中,一行者似乎正向一小童询问着什么,远处云海茫茫,群山隐约。这就是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呈现给我们的清新画卷。这首诗是五言绝句,寓情于问,十分精妙。诗人与童子的三问三答融于五句诗中,干净利落,内容丰富练达。第一句“松下问童子”,隐去诗人“你师父在吗”之问。第二句用“言师采药去”作了轻松回答。第三句“只在此山中”之前,隐去诗人“到哪里采药去”之问。第四句“云深不知处”之前,隐去诗人“山中何处”之问。按理三问三答至少需用六句,方可把此事表达清楚,而诗人寓问于答,把问句隐含在答语中,短短三…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第十册《二泉映月》一文中多次出现“师父”一词,如:“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等。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书写时经常会将“师父”写成“师傅”。针对这一现象,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7.
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你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  相似文献   

8.
孙悟空跟唐僧西天取完真经,就回花果山当他的齐天大圣了。 过了一千年,孙悟空在花果山呆闷了,就想起了他的师父和两个兄弟,想跟他们一起去旅游。 他告诉猴子猴孙说:“俺想念师父和两个兄弟,想和他们一起去旅游,过一年,我就会回来。”  相似文献   

9.
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你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  相似文献   

10.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拜在一位名师门下,希望师父教他认识人的本领。然而师父只教他打扫、端茶和接待宾客,闲暇时让他静心观看世界。几天下来,这个年轻人耐不住了,反复的请师父教他真正的本领。师父被问烦了,便拿了一块石头交给他,对他说:“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估价,了解它的价钱,不要真的卖掉它”。在市场里,有两人想买这块石头,  相似文献   

11.
优势,劣势     
有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左臂,但是他很想学柔道。最终,小男孩拜了一位日本大师做师父,开始学习柔道。他学得不错,可是练了三个月,师父只教他一招。小男孩有点弄不懂了。他终于忍不住问师父:“我是不是应该再学学其他招?”师父回答说:“不错,你的确只会一招,但你只需学会这一招就够了。”小男孩并不是很明白,但他很相信师父,于是就继续照着练了下去。几个月后,师父第一次带小男孩去参加比赛。小男孩自己都没有想到居然轻轻松松地赢了前两轮。第三轮稍稍有点艰难,但对手还是很快就变得有些急躁,连连进攻,小男…  相似文献   

12.
一念之间     
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  相似文献   

13.
不过一念间     
《小学生》2006,(12):47-47
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师父:“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你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两个人一起问。师父闭着眼睛,隔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年轻人遐下了。回到公司,一个人就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什么也没动。  相似文献   

14.
<正>一百多篇古诗文入选统编教材,这说明了小学语文课程在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方面有着前所未有的力度。然而由于历史的阻隔,当代儿童在解读古诗文方面,会有不少难以理解的问题。如汪伦送李白为什么早不来晚不来,要在“李白乘舟将欲行”时来,而且要唱着歌来?伯牙为知己的死而伤悲,可为什么要摔破那把名贵的古琴,而且以后不再弹琴了?那个“独钓寒江雪”的渔翁为什么在这样冷的天气里还去钓鱼,是因为生活太苦?师父出去采药,总有个方向,应该会给童子(徒弟)有交代,为什么童子一概不知呢?……所有这些问题,其实都与中国漫长封建社会中的“隐逸文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薄品安 《文教资料》2005,(33):96-97
有两家禅院比邻而居,各有一个小和尚,他俩每天早晨总能碰面,便暗中较劲,互试机锋。一天,甲问乙“:你到哪里去?”乙说“:脚到哪里我就到哪里。”甲语塞,回去请教师父,师父教他说“:如果没脚,你到哪里去?”次日,甲又问“:你到哪里去?”乙说“:风到哪里我便到哪里。”甲又语塞,又回去请教师父。师父教他说“:如果没风你到哪里去?”第三天早晨,甲问乙说“:你到哪里去?”乙说:“到集市去。”甲就这么一直语塞了下去。小和尚甲面对小和尚乙的“出题”无法回答,回来向师父讨教后仍然束手无策的故事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师父要会教。…  相似文献   

16.
一盏心灯     
一个小尼姑在尼姑庵里修行多年,立志成佛,却终不得悟。万般无奈之下,一天,小尼姑终于鼓足勇气去请教师父:“师父,我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已经多年。每天在这青山白云之间,吃素礼佛,诵经向善,暮鼓晨钟,虔诚有加,但心中的个念不但不减,反而增加。您看我究竟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禅宗有这样一个故事:徒弟学艺多年,出山心切,就去向师父辞行:“师父,我已经学够了,可以独闯天下了。”“什么叫够?”师父问。“就是满了,装不下了。”徒弟答。“那么,你装一大碗石子来。”徒弟照办。“满了吗?”师父问。“满r。”徒弟十分自信。师父抓起一把细沙掺入石子中,沙一点都没有溢出来。“满了吗?”师父又问。“这回满了。”...  相似文献   

18.
张杰 《现代语文》2007,(6):19-20
陶渊明的隐逸生活是贫还是富?一般来说,中国魏晋以后的隐士,也大多数不像早期的隐士那样“岩居穴处”,或巢居与木,或因饥饿死于首阳。其中大多数是有了较好的物质条件才具备了成为隐士的资格。苏轼一生最为钦羡归隐因此,也多次去相田买田,为隐居作准备。其他的诸如王维的隐逸终南,王安石的隐居半山,也多是如此。所以,鲁迅说:  相似文献   

19.
传道     
秋天,师父召集三个弟子,说:“你们日夜诵经,但未能悟道。此时节正是明道的时候,你们去后山悟道吧。”弟子们领命而去。夏天,师父再次召集三个弟子,说道:“你们抬起头,看着我的嘴。”师父张开了嘴,看到三个弟子眼中一片迷茫,便重新闭上。“唉,我的牙齿都掉了吧?”“是……”师父  相似文献   

20.
想像力是智力的重要因素。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井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学中要创造各种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古诗《寻隐者不遇》采用问答体,通过寻访者向童子打听师父的去向,童子作回答的形式写的。在理解全诗意思之后,我启发学生说出从诗中可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