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和转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向现代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由于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不够充分,城市化滞后等因素,连云港市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比较突出,保守估计近50万之多(1995)。因此,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优化农村的资源配置,是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奔小康目标的关键,对于全市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亦是至关重要的。 一、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995年末,全市农村劳动力137.27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98.64万人,占71.86%;第二产业23.51万人,占17.13%;第三产业6.95万人,占5.1%;其它(含外出合同工、临时工)8.17万人,占6%。调查显示:(1)近年来全市非农就业份额上升较快。1995年末农村非农就业劳动力达38.6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8.14%;(2)第一产业劳动力存量大,滞留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2.
《职教论坛》2004,(8S):29-30
石家庄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579万,占全市总人口的63.6%。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突出。近几年来,我局认真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的重  相似文献   

3.
石家庄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村人口579万,占全市总人口的63.6%.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日益突出.近几年来,我局认真贯彻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的重要意义,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做为职成教事业的重点工作,常抓不懈,有效地推动了我市农村小康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陈小光 《农村教育》2004,(11):30-30
改革开放加年来,共有2亿农村劳动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了非农就业,为农业和国发经济的迅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已有1.25亿农村劳动力在乡镇企业实现就业,6000万农村劳动力在小城镇就业,约7000万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就业。当前,农村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高素质劳动力需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低素质供给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据初步匡算,现有农民剩余劳动力1.5亿人,文盲半文盲约占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山东省莱芜市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举措,在全市逐步建立起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技能培训体系。去年以来,全市组织农村劳动力向市外输出2万余人,培训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6.
衡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形势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衡水市是农村人口占80%以上的农业大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当前,衡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如城市化水平低,农村非农产业不发达,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户籍制度改革滞后等。加快衡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必将引起劳动力大量地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业,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根据专家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42%推进到55%左右,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年增加约1%,也就是说每年有1000万-1200万左右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五普”表明,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64%,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50%左右,即4.4亿农村劳动力,按照城市化发展进程,估计到2020年将有2.2亿-2.3亿剩余劳动力要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这里的剩余劳动力是指从农业产业中分离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一部分指刘易斯所说的无效劳动力,就是劳动力的减少不会影响农业总产出,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另一部分指费景汉一拉尼斯所说的低效劳动力,即边际生产率虽大于零,但小于工资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8.
据统计,2006年,徐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10.3万人,其中招收农村学生超过7.2万人,占招生总量的70%;5000余名返乡职教毕业生,成为农村创业能手和致富能人。全市农村成人教育开展各类培训50多万人次,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5%。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7万人,实用技术培训18万  相似文献   

9.
目前江苏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存在这么几个突出问题: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据统计,2002年末,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为2649万人,其中农业劳动力1354万人,占一半多一点。现在农村的总耕地面积共7461万亩,按照现实的农村劳动率来计算,实际上只需要农业劳动力600万人,以此推算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为750万人。第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够高。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年限平均是8年,初中毕业水平没到,这一方面决定了劳动力很难进入层次比较高的二、三产业,另一方面加剧了低层次产业领域的恶性竞争。农村劳动力素质不够高,制约了劳…  相似文献   

10.
青州市全方位开展农村劳动培训山东省青州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全市88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75.4万人,可耕地总面积6.3万公顷,农村人均占有耕地1.1市亩。从1993年被国家“两部一中心”列为省级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市至今,全市新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九江市是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6.06%,达290.67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资源约160.75万人.近几年来由于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九江市农村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因此大量农村劳动力选择了外出务工.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必将引起劳动力大量地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业,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根据专家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由目前的42%推进到55%左右,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年增加约1%,也就是说每年有1000万—1200万左右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五普”表明,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64%,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50%左右,即4.4亿农村劳动力,按照城市化发展进程,估计到2020年将有2.2亿—2.3亿剩余劳动力要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这里的剩余劳动力是指从农业产业中分离出来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一部分指刘易斯所说的无效劳动力,就是…  相似文献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现象.转移劳动力中,素质相对较高的一部分人已不满足于接受最基础的职业训练,而产生了接受高层次教育与培训的需求和愿望.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将会产生极大的高等教育需求.文章通过对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个体转移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高职院校要坚持市场导向,积极参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工作,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14.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伴随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而必然出现的经济现象。衡水市是农村人口占 80 %以上的农业大市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当前 ,衡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 ,如城市化水平低 ,农村非农产业不发达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 ,户籍制度改革滞后等。加快衡水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必须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大力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 ,加快小城镇建设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5.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除了农业必要劳动力以外的农村劳动力剩余。目前大连市有近5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乡镇企业吸纳了30多万,还有12—15万投有转移和安置。而“九五”期间预计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总量将增至90—95万,其中有30—38万不能安置。为此,大连市有关部门应该从农村内外两个领域着手,广泛利用区内和区外两种资源,开辟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通过多渠道安置、分流,最终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6.
对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设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到2000年底 ,山东省威海市共有人口83 97万户 ,246万人 ,农业人口83 28万人 ,占总人口的33 82 % ,2000年 ,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威海市2006年在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 ,同年 ,该市被国家计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7部委确定为全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城市(劳社部发[2000]15号)。到2003年 ,非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要达到65 % ,在城镇登记失业率不突破3 %的前提下 ,需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万人。任务要求2000年末 ,威海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2所 ,在校学生4105人 ,中等专业学校…  相似文献   

17.
邯郸市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其对策李 邯郸市农业人口658万,占总人口的84.4%,其中劳动力296万,从事第一产业的实际人数218万,#耕地、山场、水面测算最多可容纳劳动力157万,近几年乡镇企业等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吸纳了44万剩余劳动力,但还有17万...  相似文献   

18.
中等职业学校在承担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时,应该紧密结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情况和农村劳动力的特点,合理设置培训项目,注重实效,突出技能培训,并且对有创业意愿的学员进行切实可行的创业教育,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地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可耕地面积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如果按世界平均的农业生产率推算,种植业只需要4000—5000万人,而200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口高达4.99亿人,农村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向制造业、服务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任务迫在眉睫。但另一方面,据新华社2004年9月10日消息,珠三角地区为广东省现有1900多万民工的主要集中地,却出现了严重的缺工现象,有近200万人的缺口,缺工比率为10%。其中,深圳现有民工420万,缺口约为40万。东莞1.5万家使用外来劳动力的企业缺工近27万人。在福建、浙江温州等用工较多的城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招工难的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出现了矛盾的两方面:一方面是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急需对外转移,另一方面是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的短期失衡。这种缺口既造成劳动力资源的闲置浪费,损失产出,又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对外转移,不利于城乡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劳动力市场表现出的供需短期失衡,必须理性看待、科学分析,找到失衡的真正原因,寻求对策,更有效地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数量和质量。一短期失衡的演变过程分析根据经济学理论,任何市...  相似文献   

20.
一、正视现实:农民素质偏低已成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据江苏省泰兴市的调查,该市现有农村劳动力54.8万人,全市农村就业人口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占32%,中专和高中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