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怀念父亲     
刘德润 《档案天地》2009,(12):62-62,20
大约是1942年前后.我刚十来岁的时候.就赶上划阶级定成分。最穷的定为贫农.我家被划为下中农。贫下中农阶级队伍,这是共产党在农村的依靠力量。说是下中农的生活好于贫农.实际也是衣不遮体,食不饱肚。据奶奶说.我祖父为了谋生去东北打工.一去无回,死在了东北。  相似文献   

2.
怀念父亲     
档案事业以人为本,老年人是一段历史的经历者——活档案,老年人是国家建设的贡献者——值得尊敬,老年人是国家的财富——值得总结和提练。加强档案工作与群众的联系,弘扬历史功绩,本刊决定开辟《人生驿站》一栏,供老年人表白平生奋斗历程,逝世老人的子女亲友悼念怀念先辈,昭告后人。凡德高望重,众望所归,见义勇为,特别是当地民众怀念的知名人士,不论官级高低,不计职业平凡,只要事迹真实,符合民意,本人有此强烈要求,都可予以刊登。希望各界与本刊联系,踊跃赐稿。  相似文献   

3.
毛毛,现名邓榕,邓小平小女。毛毛1950年1月25日深夜,生于四川重庆。“革”中在陕北插队三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曾任驻美国大使馆三等秘书,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办公厅研究室工作八年,任副主任。现任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多年从事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徐敏 《出版史料》2005,(2):21-23
本文作者是新文化出版家徐伯昕先生的次子,这是他在今年3月民进中央举行徐伯昕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标题是本刊编者加的。——编者  相似文献   

5.
时光荏苒,目月如梭,转眼间,敬爱的父亲离开我们已经17年了。17年间,我多次回到家乡,在大青山下,伊敏河边,追寻父亲当年战斗的足迹,体味父亲对家乡的挚爱。作为蒙古民族的杰出代表,他生于斯,长于斯,投身革命后,筚路蓝缕,求民解放,毕生奋斗,为民福祉。他把自己的一切无怨无悔地献给了这片土地,献给了这里的人民。踏上这片土地,我几乎随处可以看到他的身影,听到他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非常感谢各位前辈、领导和各位同志在我父亲住院期间多次去探望,9月11日还向我父亲作最后的告别,尤其是彦修同志,这么大年纪也抱病参加,这些都让我们全家十分不安、十分感动。  相似文献   

7.
我的父亲李更旺在今年四月过早地永远离开了我们。我正在整理父亲生前的遗稿,看着父亲临终前刚誊写好的一篇13000字的论文,真是悲痛欲绝,思绪万千……。我父亲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59年7月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不久便热心地从事了图书馆工作,对图书馆事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四人帮”横行时期,父亲以惊人的毅力,用业余时间收集了大量研究图书馆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8.
戈公振(1890—1935)名绍发,江苏东台人,是我国著名新闻记者、报刊主编、新闻学家,早年参加上海《时报》、《申报》工作,从校对、助编、编辑到总编辑。他著有《中国报学史》一书,是我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戈公振逝世后,李公朴曾回忆说:“记得  相似文献   

9.
今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是新闻界老前辈戈公振先生诞生九十周年。在旧中国,戈公振是为新闻界进步人士所称道的新闻名将,一个思想上不断追求进步的严谨学者,又是中国新闻业史的先躯研究者。正确评价其人,承继他的学术遗产,对于尽快改变我国目前新闻学研究的薄弱状况,是很有现实意义的,这也是对他的诞辰的最好纪念。生平简略戈公振(一八九○——一九三五),江苏东台人。幼年时,曾在伯祖母办的庵学塾读书,后来入了东台高等学堂。他学习非常用功,差不多每门功课都考第一名。凡是读过的书,他都要求自己能默诵。  相似文献   

10.
戈公振先生把他的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的新闻事业,对我国二十年代前后和三十年代初期的新闻事业,从实践到理论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天,我们想借此机会,谈谈他对新闻学研究的突出贡献,以此来纪念戈公振先生。  相似文献   

11.
今年的11月27日,是我的叔父戈公振诞生90周年,10月22日是他逝世45周年。现在老一辈的新闻工作者还能回想起他,但在年青一代的新闻工作者当中,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更很少有人知道他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和对新闻研究作出的贡献了。我想在这篇回忆文字里,谈谈他和新闻事业的关系。我的叔父原名戈绍发,字春霆,号公振,于1890年生在江苏省东台县的一个所谓“书香人家”。他最初读过家塾和私塾,后来毕业于东台高等学堂,曾在家乡的《东台日报》当过编辑。1913年他到了上海,先在有正书局的图画  相似文献   

12.
戈公振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卓有建树的记者和新闻学者.他先后在旧中国有名的大报——《时报》和《申报》工作将近二十年,同时潜心进行新闻学和报刊史的研究,撰写有《中国报学史》、《新闻学撮要》等著作.一九二七年初至一九二八年底,他用自己的积蓄,游历了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考察并研究了这些国家的新闻事业.回国以后怀着爱国热枕,为改进我国的新闻事业奔走呼号.本篇介绍他回国以后不久,在上海复旦大学、大夏大学的演讲.这个演讲稿原载  相似文献   

13.
戈公振先生,是江苏省东台县人,他的原名叫戈绍发,字春霆,号公振。他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新闻记者、中国新闻事业史研究的拓荒者和我国早期新闻学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新闻自戈公而有史"的论断奠定了戈公振在中国新闻史学界上不可动摇的地位.一本洋洋洒洒的<中国报学史>成为戈公振一生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实际上,戈公振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不可多得的全才",除了对新闻史学的研究,公振在新闻教育、媒介经营、新闻实务等诸多方面都颇有见地和建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细微,界目前有关于戈公振先生在上述领域的思想研究已有涉足,遍查文献.尚未发现有关戈公振新闻法制思想的系统研究成果.本文开拓这一研究课题,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我国早期著名记者戈公振先生诞辰100周年,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政府在戈公振故居内举办了戈公振生平事迹展览,参观者络绎不绝。戈公振是我国20年代和30年代初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进步记者,又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人和我国早期的新闻教育家,他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我  相似文献   

16.
现代著名新闻学家戈公振(1890-1935)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中国新闻学研究的诸多原始资料.  相似文献   

17.
戈公振先生从二十一岁(1911年)助编江苏省《东台日报》开始,一直到他1935年10月22日在上海逝世,前后二十四年,始终孜孜于新闻事业,他的遗著"中国报学史"对新闻学和报刊史的研究有一定的贡献.关于戈公振先生生前个人的藏书,相识他的人一直是关心着的.这些书原存放在当年上海天主教徐汇中学内,1956年冬,在上海市教育局和徐汇中学行政领导方面的协助下,由上海市文化局图书资料查工作组负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闻界先驱戈公振生平业绩,最近在他的故乡江苏东台展出。戈公振是我国著名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开拓者和我国早期新闻教育工作者,这次展览内容丰富,史料详实,有戈公振本世纪初进八上海报界,二十年代考察英、美、日等国新闻事业的各个时期的一张张留影;有三十年代采访、考察苏联后介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苏联访问记》手迹和出席国际新闻专家会议的“简派状”等一件件遗物;还有他生前撰写的《中国报学史》、《新闻学》那一本本不朽之  相似文献   

19.
今年11月27日,是我的叔父戈公振九十五周年诞辰。回想到在他生前,我同他生活在一起的时间较长,深得他的亲切关怀和教诲,现特借此机会回忆他生平中的二三事。  相似文献   

20.
蔡斐  陈玲霖 《青年记者》2009,(24):97-98
长期以来,“新闻自戈公而有史”的.论断奠定了戈公振在中国新闻史学界上不可动摇的地位。一本洋洋洒洒的《中国报学史》成为戈公振一生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实际上,“戈公振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不可多得的全才”,除了对新闻史学的研究,戈公振在新闻教育、媒介经营、新闻实务等诸多方面都颇有见地和建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