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  相似文献   

2.
关于“绝对”的故事总是挺精彩。比如,清代曾有人出了个对联让金圣叹对,那上联是“半夜二更半”,金圣叹苦思冥想无言以对,便断定此乃绝对并一直深以为憾。若干年后,金圣叹不幸获罪,就要绑赴刑场开刀问斩了,其时恰逢中秋,于是,也就是在这样一个诀别人世的时刻,他却突然想到了下联,这就是“中秋八月中”。  相似文献   

3.
明末清初,大文学家金圣叹有一天到金山寺游玩,下榻在金山寺的客房。晚上,金山寺长老寺宇和尚来访,两人互出楹联消遣,你出上联,我对下联,越谈越投机,不觉已经到了半夜,金圣叹感到困乏,就问寺宇长老,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此时轮到寺宇长老出上联,寺宇长老开玩笑地说:“这是我出上联的时候,仁兄若是不能对出下联,不准睡觉啊!”金圣叹道:“当然,请长老赐教!”寺宇和尚看看时间不早,随口说:“半夜三更半。”谁知,金圣叹果然一时对不上来,当晚,他老是在那里沉吟,一夜都没有睡觉,寺宇长老见他如此认真,感到非常不好意思,劝说他:“你不要如此认真,我只…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大文学家金圣叹有一天到金山寺游玩。晚上便和金山寺长老寺宇和尚互出楹联消遣,不觉已经到了半夜,金圣叹感到困乏,就问寺宇张老,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此时轮到寺宇长老出上联,寺宇长老开玩笑地说:“这是  相似文献   

5.
明末清初,大学家金圣叹有一天到金山寺游玩,下榻在金山寺的客房。晚上,金山寺长老寺宇和尚来访,两人互出楹联消遣,你出上联,我对下联,越谈越投机,不觉已经到了半夜,金圣叹感到困乏,就问寺字长老,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此时轮到寺字长老出上联,寺字长老开玩笑地说:“这是我出上联的时候,仁兄若是不能对出下联,不准睡觉啊。”金圣叹道:  相似文献   

6.
经典赏月联     
东日 《同学少年》2009,(10):53-53
历代文人喜欢赏月咏月,关于赏月的对联,数不胜数。这里摘录几则,供大家欣赏。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这是北宋诗人苏东坡在一次与家人赏月至深夜时,即兴出  相似文献   

7.
明代著名学者金圣叹因一宗案件被判死刑,临刑前,他的儿子前来送别。金圣叹看见儿子,心中很是悲苦,于是随口吟出一句上联:“莲子心中苦。”儿子因过分悲痛,好久也没对出下联。金圣叹又念出了下联;“梨儿腹内酸。”儿子听了更加悲痛。金圣叹的这副对联用的是谐音双关,“莲子”,实指“怜子”,“梨儿”实指“离儿”,含蓄地表达了心中的伤感。  相似文献   

8.
金圣叹、戴震、翁同和是清代三位著名的学者,他们在临终之前以对联的形式写就了人生的绝唱,总结自己的一生或表达对亲人朋友的眷恋。金圣叹是清代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他评点的七十口本的《水浒》是清代流传最广的版木。清顺治十八年,金圣叹因哭庙案被杀。临刑前,面对儿女,生离死别,金圣叹哀痛无比,遂吟出一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此联妙用谐音双关,字面意思是说莲子  相似文献   

9.
传说苏东坡有一年与家人中秋赏月至夜半,吟出一上联,"半夜二更半",要三个儿子对出下联。虽然只有五个字,难度却很大:首尾必须同  相似文献   

10.
金圣叹,明末清初的文学评论家,曾批注我国名著《三国演义》、《水浒》、《西厢记》等书,为世俗传诵至今。清顺治末年,金圣叹以抗粮哭庙案被牵连入狱,判决斩刑。 在处决他的头一天,其子到狱中看望他,刚一见面,儿子就大哭不止。这时,金圣叹不但没有哭,反而很乐观地安慰儿子说:“别哭,别哭!来,我俩父子来对对联。”当场出一对联是:“莲(怜)子心中苦;”要儿应对,儿子哭得泪人儿一般,想到明日父子就要永别了,哪还有心思应对啊。金圣叹见儿子无心来对,便笑:“娃娃,听着,还是老子来与你对上。”下联对为:“梨(离)儿腹内酸”。对联工整,且含父子生离死别之苦。儿子收泪对金圣叹说:“这都怪你老人家读书过多,才惹起惨遭杀身之祸。”金圣叹摇头道:“非也,非也!儿今后书可读,官不可做也。” 斩首前,按规矩要先赏犯人酒饭,以便死去做一个饱死鬼。金圣叹饮酒时,边饮边说:“割头,本痛事也;饮酒,本快事也,今割头而先饮酒者,痛快,痛快也。”临刑游街示众时,金圣叹不但不怕,反边走边吟诗道:“黄泉路上无旅店,今夜不知宿谁家?”押到北京菜市口刽子手正要杀他头时,金圣叹忙说:“兄弟,别忙动手,我还有信  相似文献   

11.
俗语云: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之夜,许多文人墨客饮酒赏月,乘兴吟诗对联,留下了许多至今仍脍炙人口的咏月之绝唱。半夜五更半;中秋八月中苏东坡与家人赏月,皎洁的月色使他联兴勃发,出了上联,让儿孙续对下联。上联只5个字,但颇有难度,家人绞尽脑汁,无以为对。斯时已到  相似文献   

12.
在绚丽多彩的对联园地中,有一些上联,因构思奇巧,让人难以对出贴切的下联,成了无人能对的『绝对』。这些『绝对』往往关联着一些掌故和故事。例如,清代曾有人给金圣叹出了个对联,上联  相似文献   

13.
赏月品佳联     
据说,有一年,北宋文学家苏轼与家人赏月至夜半,出了一联要三个儿子对:“半夜二更半。”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前后意思一样。他的三儿子最聪明,看到天上的月亮得到启发,对日:“中秋八月中。”真是工整贴切,天衣无缝。  相似文献   

14.
<正>月到中秋分外明。古往今来,我国许多文人墨客中秋赏月,给我们留下了不少佳联,而今读来,令人赏心悦目。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一次在一家寺院小住。老和尚知他很有才学,要和他对句,时值午夜时分,便出联曰:"三更半夜三更半。"金圣叹听了,不禁一怔,正在沉思,见到月明镜圆,想到此时正是中秋,便对曰:"八月中秋八月中。"此乃时间对时间、数字对数字的回环对,老和尚甚为敬佩。  相似文献   

15.
明末清初,大文学家金圣叹有一天到金山寺游玩,下榻在金山寺的客房。晚上,金山寺长老寺字和尚来访,两人互出楹联消遣,你出上联,我对下联,越谈越投机。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组为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其中第88页有汪竹柏先生的《赞汉字》诗:“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对联形式,汉字独创。左右工整,能简能详。既便言志,又供观赏。”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奇葩——对联引入《语文》课本中,让青少年及早接受其熏陶,很有好处。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65页录有几种形式的对联,其中“数字联”:“一夜五更,半夜二更半;三秋九月,  相似文献   

17.
苏州不愧为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在园林中能见到各种耐人寻味的对联,在大街小巷里行走也可发现很多佳联。这当然是因为苏州的不少商家喜欢用对联来装点门面,布置店堂,增添文化韵味。如童葆(bao)春药店,为了改进服务,夜里打烊(yang)后,店门虽然关了,但还开个小窗口,里面有人值班,挂一盏小红灯,窗旁就写有一副对联:“三更到来三更卖;半夜敲门半夜开”。  相似文献   

18.
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 叹少有才名,能文能诗,尤其喜 欢批书,曾对《水浒传》《西厢记》 等名著进行过批注,很有影响。 传说,有一次金圣叹到一个 寺院闲住。半夜起来去找住持, 说他想批点佛经。老和尚说要批 佛经不难,必须先对对子,对上 了,马上给你佛经,金圣叹满口  相似文献   

19.
清代著名诗人周渔璜,年轻时常在某寺挑灯苦读,有时彻夜不眠。此处长老很喜欢他,二人相处十分融洽。一天,长老想试试他胸中才学,就以腊梅含苞未放为题出一上联:“梅蕊未开,光棍先生白嘴”。周渔璜会心而笑,立即对道“椒实既熟,夹壳长老黑心”。该长老听了哈哈大笑,从此更加敬重周渔璜。  相似文献   

20.
《老年教育》2009,(9):40-40
据传说,北宋时的苏东坡,有一年与家人中秋赏月至夜半,吟出一上联,“半夜二更半”,要三个儿子对出下联。虽然只有五个字,难度却很大,首尾必须同字,前后意思要一样。结果第三个儿子苏过最聪明,对曰:“中秋八月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