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广大读者的要求,本刊从今年第一期开始,设置了“家庭与法”栏目,并请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针对广大的父母和孩子在家庭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涉及法律的、具有共性的问题,给予解答,希望能对读者朋友在学法、用法的实践中,起到帮助作用。我女儿上小学二年级,课间在走廊上被奔跑的同学林某撞倒,报告班主任也没送医院。放学后,家长送她到医院检查,诊断为脑震荡。虽经医治康复,但医疗费用该由谁承担呢?浙江省衢州李玉生李先生:你可以要求林某家长和学校共同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教育部颁布的2002年9月1日施行的《学校伤害事故处理办…  相似文献   

2.
[“给”与“拿”]杰克有一位爱钱如命的朋友,有进无出,从不给人一点东西。一天,他同朋友们在河边走着,突然滑进河里了。朋友们都跑过去救他,其中有一个人跪在地上,伸出手并大声喊道:“把你的手给我,我拉你上来。”可是吝啬鬼宁愿给水淹得两眼发白,就是不肯将手伸出来。这时,杰克走过来喊道:“拿着我的手,我拉你上来。”吝啬鬼一听,马上就伸出手,杰克与众人立即将他拉出了水面。“你们不了解我这位朋友。”事后,杰克对众人说,“当你对他‘给’时,他无动于衷,如果你对他说‘拿’时,他就来劲了。”(“给”与“拿”一出一进…  相似文献   

3.
编辑老师:我是学校工会主席,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就要到了,以前学校都是给女老师放半天假,最多也就是看一场电影。这次我想让学校全体女同志过一个有新意的“三八”节,你能给我们一些建议吗?江西 刘萍  相似文献   

4.
侵权     
老鼠、袋鼠和蝌蚪碰到一起。老鼠:"我要和人类电脑商打官司,他们的鼠标侵犯了我的肖像权和名誉权。" 袋鼠:"让我看看!还好,长得不像我但我可以告他们侵犯了我的名誉权。" 蝌蚪:"我得马上去打官司,告他们侵犯了我的肖像权,不然就来不及了。"  相似文献   

5.
在南方的某个小城市,曾经发生过一起影响全国的侵犯未成年人名誉权案。案件的经过是这样的:小A、小B、小C、小D、小E是5个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是特别要好的朋友。临近暑假的时候,他们几个商量,趁着刚上初一,功课不太紧张到海滨城市去玩一次。可是钱从哪里来呢?他们选择了一个铤而走险的办法:盗窃附近商场的钱物共两万多元!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警察很快就找到了他们。法庭在处理这个案件的时候,考虑到5个犯罪嫌疑人的具体情节,决定对他们免予刑事处罚。在法庭进行审理的时候 当地电视台进行了摄像,并在电视节目中进行了…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数理化》2009,(10):50-50
娜子姐姐:你好! 我看很多朋友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烦心事都会给你写信,请你帮忙解决,所以,我也很想给你写信,但却没有勇气,经过一个星期的考虑,今天才决定给你写信,希望你能帮我一把。  相似文献   

7.
快乐的钥匙     
专栏作家哈理斯和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但报贩却冷口冷脸没发一言。 “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哈理斯问道。“他每天都是这样的。”朋友说。“那你为什么还对他那么客气?”哈理斯问。朋友回答:“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的一位朋友李某在镇里买了一所私人住宅,产权人夏某持有合法的产权证。双方在当地财政所办理了购房契约和契税手续。现我县国土管理局以非法转让土地为由,对李某进行行政处罚,让其补交费用每平方米40~8元,另处罚款(均可以讨价还价)。请问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非法转让土地?面对国土管理局的处罚,李某该怎么办?郝胜同志:编辑部转来您的来信,现将有关问题答复如下:从你信中反映的情况看,当地国土管理部门以非法转让土地为由,对你朋友李某进行处罚似有不妥。虽然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了非法转让土地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9.
黄战军 《中国德育》2007,2(1):85-85
有件事对我触动很大,至今记忆犹新。 三年前,我刚接任一个班不久。一次上课时,我发现一名学生(当时恍惚记得他的名字叫“毛哲”)正在桌下痴心地看课外书。我暗示了几次,他全然不知。作为班主任的我气愤不已,脸色一变,严厉地点着“毛哲”的名字批评起他来。这时,另一位学生举手,不恼不怒地给我爆出一道“难题”:“老师,我叫毛哲。您严格要求同学是为了我们好,我们真心实意地理解、感谢您!可您在点名批评时却喊错了名字。您这样做,是否侵犯了我的姓名权和名誉权?”顿时我陷入了窘境。学生们全都屏住呼吸,眼睁睁地看着我,似乎等待着我的发作。面对刚才的失误,我努力控制住情绪,提示自己:“要冷静!千万不能再错下去了。”于是,我走到毛哲同学桌旁,诚恳地对他说:“毛哲同学,非常感谢你指出老师的错误!  相似文献   

10.
姓名:《新作文》生日:2001年1月最喜欢的颜色:绿色(绿色象征生命、活力)最喜欢的朋友:积极向上、爱读书、爱写作、爱思考的莘莘学子们《新作文》自述:朋友/你爱作文吗?/我让你萌发出兴趣的苗,/我将你培育成绽放的花。/我是一片蓝天,/给你一份自由的空间,/让你展翅飞翔;/我是一棵大树,/为你撑起一片绿荫,/让你茁壮成长……/《新作文》———/我是新世纪里,/你最亲密的伙伴。《新作文》简历——致我的朋友$山西省太原市第一热电厂子弟学校!六(1)班(030021)@马小乐  相似文献   

11.
在我的QQ好友里面,你的名字被我分在单独的一组。我给那一组取名:一生的朋友。我不知道这一组的人数会不会随着我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增多,也不知道将来的某一天我会不会把你从这一组移出,但至少六年来,你一直在这个地方。  相似文献   

12.
校园风景     
每次.朋友约我到外面去看风景,我总说学校忙,走不开。次数多了,朋友便生气了,说:“你这人越来越迂,成天呆在学校也不嫌烦,一个破校长就把你拴得不能移步,如今谁还像你这样?”  相似文献   

13.
8点,我妈说:“成天玩电脑不知道出去转转去!”9点,转回来。我妈说:“转这么久,就知道在外面瞎转,不知道在家老老实实待会儿!”当我决定住校时,我妈说:“就你还住校?老老实实待家里吧你!”当我决定不住校时,我妈说:“就你这样子以后出去咋办?就怕吃苦。”这周当我决定回家时,我妈说:“成天不在学校好好学习,整天往家跑。”这周...  相似文献   

14.
黄某是某中学的一名初三学生(15岁),因时常出语不文明,在学校期间与同学关系不太融洽。某日下课,他因出言侮辱别人,和同学争吵了起来。纪律委员林某阻止了他,并将情况报告给了班主任,班主任严肃地批评了黄某,并让黄某作了自我检讨。黄某自认为“失了面子”,因此对林某怀恨在心。2004年5月,黄某在观看录像时得到“启发”。他在家用电脑打印了许多字条,其内容直接针对林某,说林某与同年级的某男生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天黑的时候,黄某把这些字条张贴到了林某家附近以及学校的门口。第二天林某上学时,同学们议论纷纷,个别同学看到林某平常和该…  相似文献   

15.
侄儿齐晓勇:你来信说,考上了技工学校后有许多心里话不知找谁去说。你知道我当过几年技校校长,要我给你说说。最近一位教育界的朋友同我聊起了“技术工人是不是人才”的话题,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想利用这封信,和你说说我个人的看法,供你参考。什么是人才?辞典上说,人才是指有品德有才能的人。在我看来,人才是有层次的,人才是有类别的。就国家来讲,人才结构应是金字塔式。既应有少数的尖端设计人才,也要有大量的技工人才。据调查统计,我国现有职工2亿多,技术工人有7000万。没有成千上万的技工人才,设计出来的产品就不可能…  相似文献   

16.
学会放弃     
一位从国外归来的朋友,让我回答一个问题:“皮球掉进洞,你该怎么办?”我不假思索地说:“这还不容易,往洞里灌水,皮球不就浮上来了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讲了。”朋友听了哈哈大笑:“单向思维!这是我们处理问题的一个误区。”接着,他开始复述国外一位教师的讲课——  相似文献   

17.
张青 《今日教育》2006,(5):37-38
一位远方的朋友在给我的信中写道:“你的孩子们,他们是不是象一群小小鸡,老围着你叽叽喳喳地叫着,你每天在他们中间走来走去,你不怕踩到他们?”我给他回信:是的,是一群小小鸡,可是我更觉得,那是一群天使。  相似文献   

18.
陈忠 《教师博览》2022,(32):24-27
<正>一、不会是梦吧?新学年开始了,我11岁,读小学四年级。10月的一天,校长把我和妈妈找去,跟我说:“外地有位女同志愿意资助两个贫困农村孩子上学。我知道你爸爸在外地打工因意外去世,你妈妈一人供三个儿子读书,还要给你爷爷奶奶治病,生活太困难了。所以,学校决定给你一个资助名额,她每月寄150元钱来。”“这种好事落在我的头上,不会是梦吧?”妈妈不敢相信,又连说谢谢。  相似文献   

19.
学生校内申诉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校内申诉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对学校给予的处罚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其合法权益而向学校有关部门提出重新认定和作出处理的制度,是学生行使法定权利,以求保障其合法权益的行为。从我国的传统看,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如果学生对学校的处理不服而直接向教育行政部门申诉,既容易激化学校与学生的矛盾,也可能使学校丧失一次内部纠错的机会。因此.学生申诉先由学校受理,经校内申诉后学生仍对申诉处理决定不服的,或学生提起校内申诉但学校不予受理的可再向教育行政部门提起申诉。这既体现了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监督管理职能,又给学校的自主管理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一缕飘香 《家长》2012,(4):22-23
"冷处理"不是置之不理,而是用一种冷静的方式把事情处理完。有好多次,朋友都说用了"冷处理"的办法来教育孩子。可我仔细一问,却发现她并不是"冷处理",而是没处理,至少是没把事情处理完。 有好多次,朋友都说用了“冷处理”的办法来教育孩子。可我仔细一问,却发现她并不是“冷处理”,而是没处理,至少是没把事情处理完。 那天,朋友又给我讲了一件事情。 朋友的孩子完成作业后,要穿溜冰鞋下楼玩儿,让朋友给他2元钱买水喝。在朋友给他钱的时候,孩子又提出要买口香糖。朋友没有同意,说家里还有口香糖。孩子一听便开始发脾气,还计较说朋友让他多读了5分钟英语。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还用溜冰鞋敲地板。朋友给孩子讲了几句道理,见没有效果后,朋友说:“你又哭又闹,我不想和你说话,你自己好好想想哪里做错了吧!”这时,恰巧朋友的同事打来电话找她,朋友便出门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