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轻的父母,您是否考虑“凭”着什么去教育子女呢?有人说,做了父母就“凭”做父母的资格去进行教育。这样能教育好子女吗?答案是有资格但不一定合格。那么,父母教子“凭”什么,要怎样去教育子女呢? 一、凭经验,要分析。教子有经验是好的。谈到经验有以下三点,一是自己父母教育自己的亲身感受;二是别的家长教子的做法;三是个  相似文献   

2.
我们应该当怎样的父母,笔者并不比诸位高明,尽管鲁迅先生多年前曾写过我们怎样做父亲,但这一问题至今也未得到多少改观。因此怎样做父母这一问题,没有谁能够对此拿出万能的一劳永逸的法子,来解决家庭教育中的难题。因为不只是家庭是千差万别的,而且子女也是个性各异,所以家庭教育永远只能是一种探讨。那么我们不妨先看一看孩子们需要怎样的父母,听一听他们的话,是对作父母者不当行为的最好矫正。一家媒体对14名学生搞了一个“对爸爸妈妈说句知心话”的小调查,有50%的学生用不尽相同的语言提及“请给我自由,不要再像犯人一样把我囚禁在你们认为很理想的‘笼  相似文献   

3.
《小读者》2005,(5)
一、首先要尊敬孝顺:每一个人都是父母从小拉扯大的,都倾注了父母的大量心血,父母到了晚年,做儿女的应该对父母养育之恩进行报答,不仅要有物质上的赡养,还要有精神上的安慰。所以,不在父母身边时,经常性的问候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在父母眼里,子女永远都是小孩,所以即使父母再唠叨,绝不可以嫌他们烦甚至出现抵触情绪。二、其次不要干涉父母的事:父母有自己的社交、人情、利益开支,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作子女的切忌越俎代庖。尤其是失偶父母再婚问题,子女应为父母自身的幸福着想,支持理解,不能粗暴干涉。三、尽量帮助父母做些家务活:比如和父…  相似文献   

4.
2011年8月24日《京华时报》第10版有一篇报道的标题是:为能与儿子经常见面(眉题)九旬老太起诉儿子轮流赡养(正题)该报道的正题易产生歧义,在“轮流赡养”前应加上“要求”。“九旬老太起诉儿子轮流赡养”的说法,容易被误认为老太起诉的对象是“儿子轮流赡养”,即老太拒绝儿子轮流赡养,认为“儿子轮流赡养”的方式损害了其权益,...  相似文献   

5.
一、学习内容分析【课标要求】选择性必修课程之模块2《法律与生活》2.1熟知监护、抚养、扶养、赡养、继承等民事关系,培育家庭责任意识。【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思想政治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5“家庭与婚姻”第一框内容,分为两目。第一目“父母与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介绍了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抚养和教育的义务、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赡养扶助和保护父母的义务以及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相似文献   

6.
西方社会父母尽义务抚养子女,子女到一定年龄后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组成自己的家庭,然后又尽义务抚养自己的子女。家庭养育子女基本上是像接力赛跑中的传递接力棒一样一代一代向下传递。从父母传到子女是单向的。这种“接力”式的养老模式的出现,是因为在现代西方国家,已有相当一部分的家庭赡养功能由社会机构所代替。美国:亲子关系比较理性在美国,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是显得比较“理性”的。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人很小就有了自立的意识,这种意识不仅影响到与父母的关系(不愿过多依赖父母,从而也减少了与父母共同生活的程度),也影响到与子女的…  相似文献   

7.
刘丽萍 《教师》2013,(3):10-10
为人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子女是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事,但如何关爱子女呢?这是当今社会摆在每位家长面前的一个普遍而严峻的问题。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做父母的必须明白爱小孩子的方法。”他认为:做父母的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可是爱的方法很容易错,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81年前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指出。应把对子女的爱,“扩张”“醇化”为对子女的理解、指导和解放。那时的孩子,现在早成祖父母了,但先生当年提出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请今天的家长们注意不要步入——  相似文献   

9.
瞻养是指晚辈人对长辈人在物质生活上和精神生活上的帮助。我国《宪法》和《婚姻法》都明确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扶助父母,要在物质上给予充分的帮助,保证老人生活安定;在精神上关心、体贴,让父母愉快地度过晚年。扶养是指平辈人之间在物质、精神生活上的互相帮助。如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  相似文献   

10.
老教授和他的独子签了一份“双向自立协议”:儿子依靠自己的能力长大成人,父母老了不用儿子赡养。这试图创立现代亲子关系的实验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后背,也许不高大,但可以为你遮风挡雨;父亲的后背,可能不伟岸,但永远是你的依靠。有句古语,“树欲静丽风不动,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当子女想起去赡养自己的父母的时候,而父母这时已经等不及离我们而去了。让我们珍惜眼前.为父亲做些小事——哪怕。只是捶捶背。  相似文献   

12.
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比"旧法"有了比较大的调整,明确了精神赡养的内容,将赡养由子女的义务拓展为父母的权利,是立法上的重大突破,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明确和完善。物质上的赡养、生活上的扶助以及精神上的慰藉是家庭赡养制度的核心内容。通过比较国外成熟养老制度和模式,并结合我国赡养制度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木匠的儿子     
人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一个“怜”字,道出了父母爱子女却常常不被理解的千万声无奈的感慨。然而,当我们读到这几篇从父母角度写亲情的文章时,我们还是被深深感动了,并对这几位父母以及全天下的父母产生了由衷的敬意。你能说,让儿子去割草挣钱就是不爱儿子吗?让女儿在厨房丁零咣口当就是不爱女儿吗?特别是那位以流血换取儿子学琴积极性的木匠父亲,在废墟中以手挖掘营救儿子的执著的父亲,更让我们在唏嘘与感慨中肃然起敬。好好爱你的父母吧,无论他们采取怎样的方式关注你的成长,他们的苦心和付出都是最无私、最可敬的。  相似文献   

14.
一厢情愿     
天下做父母的,谁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只是许多父母有知子女之明,见子女成不了什么天才,成不了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便说些“顺其自然”之类的话,不再给子女施加压力,其实也就是“想开了”。然而,有些做父母的,既无知子女之明,又想不开,于是便随心所欲或随波逐流地设计子女的前程。看到运动员夺金牌、拿巨奖,便叫子女子体育;听说歌星又有钱又清洒,就叫子女学唱歌;看画家吃香,就命令儿子学画画;瞧弹钢琴走红,便硬叫女儿学钢琴……中国地广人多,这种一厢情愿的干法,也许能找出几个成功之例,然而我们若是举目四顾,恐…  相似文献   

15.
仁岷 《学习之友》2006,(10):31-31
全国妇联开展了“全国婚姻家庭道德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家庭赡养方式中,由于成年子女与父母分开居住的比例在城市高达69.0%,在农村为59.9%,因此老人的赡养也就以分开居住,经济和精神慰藉的方式为主,与老人同住赡养老人是一种补充方式。调查显示,城市居民2001年平均每月为父母(公婆)花销123.85元,而农村居民在2001年全年为父母(公婆)的平均花销是463.76元;城乡子女更多强调对老人物质照顾的满足,而对老人的精神需求重视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加速发展,空巢家庭的数目也持续上升,由此也给全社会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社区、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但是在法律上我们首先应该强化子女为父母的赡养义务,其次要为子女履行赡养义务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有做父母的权利,但并不见得每个人都有做父母的资格,资格只有通过争取才能得来。父母做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其是否成功地赢得了这一资格,而父母资格的合格性与其说是由父母的身份、地位等决定的,毋宁说由父母自身的素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所决定。因此,要想成为合格的父母,就要对自己的资格进行审视。什么是父母的资格?父母的资格问题实质上就是探讨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合理性或正义性问题,这里所涉及的不是“你”是不是,而是说“你”配不配充当父母这一角色的问题。这一问题之根本,就在于对父母与子女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18.
孝慈是处理父母与子女关系的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孝的内涵包括祭祀,赡养,敬养,无违,劝谏,惜生,继志,尊老;慈的内涵主要有亲爱子女,教于有方。孝慈道德有利于“四有”新人的培养,家庭关系的和谐,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民族美德的弘扬。  相似文献   

19.
妈妈不好当     
在电影《盗墓谜城2》的结尾,男主角顶着啤酒桶般的肚子,腋下夹着儿子一路狂奔进安全的地方,然后一屁股坐下,喘着粗气对儿子说:“做父亲……真不容易!”确实如此,但现实中母亲就是难当了,她们在精神和肉体上承受的压力并非做子女的都能明白,读完下文后更有这种感觉,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孝顺父母哦!  相似文献   

20.
某杂志调查表明,中国父母对子女讲得最多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习”,“没出息”。这三句话确乎是中国式的,他们完全可以涵盖中国的父母们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父母的这种期待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三句话的不断重复究竟会收到怎样的教育效果,究竟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怎样的影响,值得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