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是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需要科学地加以研究。本文通过作者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力图在弄清办学模式内涵的同时,对高职院校内部的具体办学模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模式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但它不等同于理论。理论是对实践活动本质的抽象,有相对完整的概念体系;而模式只是对实践活动加以类比和简约化表达,是理论的具体运用。模式具有模仿性和可操作性,但它不等同于实践经验。实践经验是依靠原型实践活动获得:能引导人们认识原型和再现实践原形;而模式蕴含着假说.是对实践原因的改造,并赋予条件和操作程序,使预见现实化。在素质教育中,科学的教育模式是教育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桥梁,是教育经验转化为教育科学的中介。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3.
范式的转化研究:教育理论实践化的桥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式的转化研究,是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向教育实践转化的必经研究阶段,是教育理论实践化和教育实践理性化的中介研究形式。范式的转化研究为教育理论的实践化提供过渡性的知识,具有独特的从理论到实践的价值。没有教育理论范式的转化研究,教育理论就缺乏进入实践的过渡性知识,就难以具有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校本培训:提升教师实践性智慧的一种有效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行的师资培训,由于受科学实证主义知识观、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以及疏离学校实际等因素的影响.忽视了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提升,影响了师资培训的有效实施。在校本培训中采取行动研究、教育会诊、教育叙事等培训模式提升教师实践性智慧,是培训走出低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德育模式研究是德育研究领域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教育模式力图从知识形态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连接问题,[1]没有教育模式的研究,理论的应用性就失去基本的知识依据。[2]本文借鉴国外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理论特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德育模式已成为我国德育理论研究的独特领域 ,其研究形态表现为一种新的以实践叙事为主体的理论方式。德育模式研究正在寻求对德育体制改革的赋权能力 ,努力成为推动德育实践发展的理性工具 ,它的研究价值已经远远超过其自身的理论价值 ,从指导个人教育行为延伸到指导学校整个教育工作系统和作为实现学校德育的价值载体。  相似文献   

7.
教育模式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式”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其要点是分析主要矛盾,认识基本特征,进行合理分类。在教育改革中,运用教育模式理论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构建一个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是促进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师现行体育教育实习模式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师体育教育实习是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极其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探索并选用科学的教育实习模式是提高体育教育实习效果的关键。评述体育教育实习的现状以及现行体育教育实习的模式,可以为体育教育实习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9.
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既是发展高职教育理论探索的需要,也是高职教育发展实践的需要。促进高职教育科学发展,必须科学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半工半读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但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减少盲目性,很多高职院校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该文旨在通过高职生半工半读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促进学理深入,从而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增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重视基础教育,改革基础教育,是"新基础教育"的立足点.建立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体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对人和人的发展两大问题的关注,师生结合的研究,知识结构与教学过程结构的研究等,是"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富有创造性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培训培训是全面启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并保证培训质量和效益的先决条件,也是继续教育的一个崭新课题。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的培训分在培训机构集中培训和在培训任职学校培训两类。集中培训的内容为;继续教育的理论学习;继续教育课程研究;继续教育经验交流;学科前沿和综合性知识;小学教师培训的理论与实践。培训模式的特点有:具有明确的主题性;突出参训的实践性;充分发挥参训的资源。在培训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制订《浙江省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案》;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浙江省教师进修学校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The theme of Usable Knowledge in Mind, Brain, and Education will be a special section that will appear regularly in the journal. The section will focus on the synergistic connections between biology, cognitive science, and human development on the one hand and educational thought, policy, and practice on the other. Efforts to create usable knowledge in mind, brain, and education focus on questions that relate research and theory to educational practice, involving pedagogy and learning, discussions of how best to conduct ethical and valid research that crosses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and consideration of how to use such research to promote responsible policy.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旨在以改革精神,建构现代远程条件下开放教育的教学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基于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结合开放教育在内蒙古地区的实践,提出了开放教育教学模式的指导性框架。这个框架突出了现代远程教育和电大教育的特点和要求,以实事求是、注重发展、人关怀、科学可行为自己的追求,为试点项目的深入,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Education lacks a strong infrastructure for connecting research with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policy. The need for this linkage grows as findings in cognitive science and biology become ever more relevant to education. Teachers often lack 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needed to interpret scientific results, whereas scientists often lack an understanding of pedagogical goals. We need to build an infrastructure that supports sustainable collaboration between researchers and teachers and creates a strong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education. A primary agent of the lasting collaboration between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in medicine is the teaching hospital, where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work together on research that is relevant to practice and the training of young professionals. Education needs analogous institutions—research schools—that join researchers and teachers in living, community‐based schools. In these schools, practice shapes research as much as research informs practice. Research schools will provide a fundamental infrastructure for linking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learning with educational policy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40年来,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发展较快。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运用citespace软件对1978—2018年期间国内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研究机构、研究内容及研究趋势进行分析,归纳出该领域的五大研究方向:双语教学、双语教师及双语教育模式研究,学前和中小学阶段双语教育研究,藏汉和维汉双语教育研究,美国双语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研究,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研究。该领域的研究经历了探索期、平稳发展期、井喷期和新时代四个阶段。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强化濒危语言的教育研究、弥补高等教育阶段双语教育研究短板、开展国外双语教育专项研究等策略,以期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性学习是在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对某个问题进行广泛和深入地探讨,进而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形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所以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是由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创新教育的需要而决定的。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其相互关系方面都可选择恰当的题目而开展。  相似文献   

18.
前些年大家都在讨论比较教育学科的身份危机,然而近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依然繁荣,其生命力何在?笔者重申了作为比较教育方法论框架的国际教育交流论坛这一观点的重要性,认为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世界的多极化和经济体的多元化发展,今天世界各国的教育更需要在真诚沟通的前提下,在教育理论、观念、价值、制度、政策和实践领域互相交流,在具有跨文化性、发展性和预测性的国际性课题中相互合作。由此可见,把比较教育作为国际教育交流论坛,就可以摆脱比较教育学科身份危机的困境,开拓比较教育研究新的广阔天地。  相似文献   

19.
教育文化学和文化资本理论应成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同时还应借鉴采用社会文化人类学多田野地点的民族志研究的考察方法。职业教育文化的研究目标,在于剖析职业教育独特的文化本质与功能,建构具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生态,以期提升职业教育文化资本与吸引力问题。开展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文化个案研究,尤其是大文化区域层级之下的一些亚文化区域的研究,是当务之急。广西首府南宁市职业教育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正是在上述理论认识的指导下展开的。  相似文献   

20.
Comparative education in Asia is witnessing changing discourses, structural opportunities, and invigorated leadership. This article will review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in Asia from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drawing on Bourdieu’s theory on the logic of social practice. After giving an overview of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Asian comparative education, I will describe broadly its landscape noting developments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since 1995, the foundational year of the Comparative Education Society of Asia (CESA). Four main themes are explored: comparative education teaching, professional societies, research centres, and specialist publications. With a baselin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frastructures of the field in Asia and the power dynamics that shape them, I will propose an agenda for Asian comparative education to offer meaningful contributions to multipolar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the field. Priority themes and directions will be highlighted to articulate a stronger Asian voice and leadership in an increasingly diverse and uncertain wor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