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介绍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教学工厂的优势,认为教学工厂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能确保课程与市场需求接轨,促进教职员自我提升,促进学院与企业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模具制造工艺》课程为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具制造工艺课程项目式教学,应以理论够用为度,进行学校的工厂式教学,通过具体项目过程的学习与实施,使学生如同置身于企业实际中,能直接有助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及与企业要求的接轨。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学生体育意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调研大中型工厂、企业体育文化现状,了解工厂、企业对机电、机械加工、制造专业岗位体能的要求,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提高岗位体能和未来体能与体质健康可持续发展出发,打破学科限制,将有效提高岗位体能的非体育项目纳入体育课程,采用"六步法"教学,开发教学情境,对体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进行开创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校本课程建设是带动一个学校专业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由于项目化高职校本课程需将课程项目化,按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实施项目式教学安排,因此须在行业指导下有企业参与才能完整实施。在项目化校本课程开发中各角色定位为:行业进行文化渗透与传承,企业专家定位校本课程;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主体,是课程资源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与受益者,是校本课程的评价主体。  相似文献   

5.
亲亲课程以"善于学习、趣于生活、敢于创造、亲于做人"为课程目标;构建了以学生成长为圆心,以国家课程、体验拓展课程、特长彰显课程为课程圈的"三级同心圆"课程结构;规制了"国家课程校本化"与"校本课程个性化"的课程开发具体运作机制;践行了国家课程、经验拓展课程和特长彰显课程的运作模式;设计了囊括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以及课程设计三维要素的课程评价框架。  相似文献   

6.
教师课程领导力是决定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不同学校存在不同的现实性,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最终只有通过教师的校本转化,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适性化课程。在课程校本转化过程中,如果不同课程开发主体之间的沟通、解释、协商不够充分,各层次课程之间的落差必然加剧。教师可以缩小本校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转化造成的落差,具体而生动地领导着课程,直接决定着课程对学生的适合度。班本课程创生和社团活动课程开发是教师课程领导的基本取径,教师领导着"教谁向何处去""教学什么""如何教学"和"教学怎样",并通过协商、引领和支持,发挥课程人际领导力,促进社团学习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7.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教学体系改革和核心课程开发,做好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对于促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理念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开发基于企业需求又能推动学生职业行动能力建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必要而紧迫的。本文以软件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ASP.NET应用程序开发》为载体,对如何开发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职业行动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课程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喻永康 《出国与就业》2011,(17):117-118
按照企业实际工作任务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的教学模式是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应用型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以生产型实训基地作为切入点,引领学生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务,构建基于工作过程教学做一体的<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模式,为<电工技术>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工业4.0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了诸多挑战,引发了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领域的变革。在工业4.0时代,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教学空间延伸,线上与线下教学呈渐趋融合之势;二是课程类型变革,慕课应用普及,融合式课程开发与运作的需求加大;三是课程思政功能拓展,注重通过教育推进代际共同体发展。高校需变革优化高等教育环境,积极推动代际共同体的发展;高校需与企业、科研机构在高等教育场域发挥协同增效作用;高校需开发有助于高校教师群体之间生成"共情文化"的项目;高校需开发用于工业4.0时代的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测评工具。高校教师需具备融合式课程的教学设计能力、学习促进能力和开发能力,需具备推动学生成长的教育咨询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满足企业数控编程技术人才任职要求,对"数控编程技术"课程实施了项目化教学改革。介绍了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思路,并就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项目、教学实施和教学考核进行了设计和实践。结果表明,该项目课程的开发,突出了对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满足了企业的数控编程人才需求。  相似文献   

11.
要在通识课程实践教学中培育高职学生人文精神,这种来自实践教学的通识教育比理论教学更直接、更形象、更持久。在通识课程实践教学中培育高职学生人文精神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按照通识课程传统的实践教学形式开展通识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二是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开展通识课程实践教学活动;三是围绕专业实习实训开展通识课程实践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2.
李存花 《青海教育》2007,(12):20-20
学校开设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教师也有了参与课程开发的机会。一方面,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被动  相似文献   

13.
在"工学结合"背景下,以提升IT类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以软件开发过程为依据,以项目实现为导向确定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简称"信管专业")的核心课程群;根据企业的实际开发需求,设计了贯穿核心课程群各门课程的课程教学方案;创新设计了从具体的课程知识体系到项目阶段性成果的核心课程群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4.
该文对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的涵义及其理论基础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以初中《计算机病毒与防治》单元为例,对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从资源开发到教学实践展开了教学实验研究,以期对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内在价值、内容开发及其有效性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从而丰富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理论与实践,彰显课程人文精神。该教学实验研究采取不等控制组设计,经过教学处理之后,实验组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得到显著提升。通过教学实验研究,我们认识到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的价值体现在"体验""反思性实践"、促进"开放、合作"的学习文化形成等方面;其内容开发向度在社会、学生与特定的"课程事实"三方面有其具体涵义;其教学不仅可行,而且有效。  相似文献   

15.
张林 《江苏教育》2012,(36):61-62
师生协作是一种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也充分证明杜威的经验性学习理论中提出的:学生从经验中产生问题,而问题又可以激发他们去探索知识,产生新的观念。师生协作是一种教学方法,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自主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来完成工作任务,并"生产"出学科知识和实践知识;师生协作也是一种课程开发的有效策略,就开发层面,我们的课程往往是课程专家与企业工程师开发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缺少话语权,同时,项目一般是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工作任务),没有标准答案,将企业生产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需要有效提炼,如果忽略了学生的体  相似文献   

16.
基于课程的评价有别于传统的"防教师"的高厉害测试,是依赖于教师深度参与、基于课程的评价模式。其评价任务设计直接来自于课程标准和课程材料,依靠预制性的等值性任务检核学生在所学内容上的一般性成果。并通过持续的评价提供关于教学和学习的具体信息,从而为教学的决策提供证据。基于课程的评价,本质上是教师课程能力的支撑点。实施基于课程的评价的过程,是教师理解课程、开发课程和评价课程的能力得以体现的过程,也是教师这些方面能力的提升过程。  相似文献   

17.
张丽 《辽宁高职学报》2015,17(1):75-77,103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仿真实训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开发仿真实训课程势在必行。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通信信号专业,开发了任务驱动型"项目化"仿真实训课程内容,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教学仿真实训课程实施模式,建立了"企业主导"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完善了仿真实训课程管理体系,健全仿真实训课程教学保障体系。这些必将有利于培养出与市场和企业需求"零对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一、为谁开发:追求"学生获得"校本课程开发的产品并不是别的什么课程,恰恰应该是"学生的课程",是追求学生获得的校本课程,应当源于学生、通过学校,为了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校本课程",实质上就是"学本课程"。这种课程,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发展为依归,关注学生学习利益的实现。因此,走向学本课程,应是未来校本课程开发的趋势。学本课程,放弃一切功利主义追求,基于学生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9.
课程标准是建立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基础上,又为课程教学服务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开发以校本课程标准为基础,通过对企业岗位工作任务的调查,从"工作目标到课程目标"、"工作内容到教学标准"、"工作过程到教学实施"的三个转换为突破点来开展课程标准建设.标准开发与工作案例资源库建设并举,为课程标准指导项目化课程的实施提供教学规范,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对《工厂供电》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厂供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按照工程任务课程化的教改思路,结合企业工厂供电设计的实际需要,设计适合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厂供电》课程教学方案,用于教学实际中,以提高学生对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