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文诚 《收藏界》2012,(12):63-65
钟灵毓秀的江苏宜兴,以盛产紫砂壶闻名天下。数百年来,茗壶重器冠绝一世,大师巨匠独步千秋。宜兴紫砂茗壶是我们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陶中瑰宝。喜爱收藏使用紫砂壶的壶友都知道,紫砂壶是由壶体与壶盖两部分组成,两者和谐配合构成了一把既可实用把玩又可欣赏收藏的艺术整体。但有些  相似文献   

2.
田宪孝 《收藏》2007,(12):130-131
泰山脚下一群壶友,对别人不屑一顾的残破了的紫砂壶却视如至宝,经过精心修整 ,破壶每每化为一件件精美的藏品。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1,(8)
各地藏友收到双为杯后,纷纷致电中国白公司,除对双为杯表示赞赏外,还建议公司应该请元首杯的首创者、上海世博会福建馆镇馆之宝的创作者——陈仁海大师再创作一对双为壶,把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两件特殊的事件表达到壶上,成为史上首例双为壶。特别是很多国家驻华使馆大使来电:陈大师,能不能专门创作一款‘双为壶',要具备既能通体全釉、抗菌、智洁,又能炮制营养品、茶和饮酒功能的长寿养生壶?陈仁海回电:有难度,但能挑战。  相似文献   

4.
徐青 《收藏界》2014,(10):148-151
作品简介:以圆珠为钮,壶身、壶嘴昂首挺立,半圆把,无斜肩,内凹口,鼓肜壶身渐敛底。壶式巾清道光同治年间砂壶名家邵友廷创制,线条圆润流畅,手感舒适。作品简介:采用黄龙山纯矿紫砂泥料红皮龙为原料,此壶以方为基,体现壶之刚正端庄,壶嘴则以方引圆,方圆结合,给人方正敦厚之感。壶之提梁又将整壶的精气神提了起来,苍劲而挺拔,给人一种阳刚之美。  相似文献   

5.
《收藏》2009,(7):177-177
宜兴紫砂世家杨明旭教授设计创制的国庆60周年纪念壶。用上等红清水泥精心制作.共制60把.编号发行。此壶为封山之作。  相似文献   

6.
壶说     
壶是佛,壶是禅,壶是福。壶佛一体,壶禅一式,壶福一相。得壶得佛,入壶入禅,納壶納福。"世间金玉何足珍,且如阳羡山间一丸土。"这丸土化作宜兴丁蜀的一把壶,于是壶便和天、日、人融在一起,壶天同寿,壶日同辉,壶地同存,壶人同生。自古道:壶小天地大,壶中日月长。金木水火土,壶是五行  相似文献   

7.
朱有仪 《收藏》2010,(8):162-163
中国嘉德2010年5月举行的春季拍卖会中,一把顾景舟1948年制、吴湖帆书画的“相明石瓢壶”以1232万元的高成交价,刷新紫砂壶拍卖世界纪录。此成交价为七八年前该壶拍卖成交价约30万元的40多倍,比2009年画家唐云所藏的那把紫砂壶成交价300万元也要高出900余万元,可见紫砂收藏热已悄然而来。  相似文献   

8.
《收藏》2001,(8):1-1
由鸿运斋为“APEC”会议创意制作的当代官窑瓷,自第7期《收藏》杂志刊出后,短短30天.200把“玉兰壶”(见图)已基本订购一空。尤其是故宫提前珍藏,更是在全国瓷器藏家中反响热烈。一致评论此壶造型生动、秀丽,外型犹如一朵盛开的玉兰花(上海市花),壶身四幅开光画,依次为老南京路、老外滩、今日豫园和现代化的浦东。  相似文献   

9.
道源,无事。只今可能枉顾啜茶否?有少事须至面白,孟坚必已好安也。轼上,恕草草。京酒一壶送上,孟坚近晚,必更佳,轼上道源兄,十四日。元丰三年(1080年),一位失意才子初至黄州,想邀友喝茶、品酒,于是写下上面两封信札。这就是苏轼的《啜茶帖》和《京酒帖》,收信人则是第一个来黄州看望苏拭的好友——杜道源。  相似文献   

10.
改之 《收藏》2012,(9):123-125
从紫砂壶诞生的明代开始,紫砂装饰就已出现。紫砂壶"花货"从壶身到壶嘴的多部位皆有采用仿生原理制作的;"光货"与"筋囊器"则是通过立体线条对紫砂进行装饰,此点现今也成为鉴别与考量一把紫砂器物优劣的标准。除了壶体自身的紫砂装饰外,另有几项技术,于外在对古朴、淡雅的紫砂器进行装饰。  相似文献   

11.
两年前,一位邮友转让给我两本首日封邮册。里面的首日封,大都是未经过实寄的,唯独有一套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纪念封,不仅是实寄封,且是我国集邮家钟笑炉先生寄给朋友的(如图)。正是因为这套封,我才愿意花不低的价格将邮册买下。随后,把此套纪念封交给一位邮友鉴赏,他过目后说了一句"无落地戳,有点问  相似文献   

12.
养壶     
徐学平 《收藏》2007,(3):45-45
壶的保养一般称为养壶。养壶的目的在于使其更能够涵香纳味,并使壶焕发出本身浑朴的光泽。一把新壶从开始泡第一泡茶的时候就和你结缘了,你就要细心地呵护它。新壶显现的光泽往往较为暗沉,然而紫砂天生具有吸水性,  相似文献   

13.
胡宁 《中国钓鱼》2005,(11):31-31
冬季,不少钓友就开始把钓具收拾起来以备来年春天再战。钓具好收拾,可是鱼饵不好收拾,特别是那些已经开袋的鱼饵,保存不好来年用不成,就是一种浪费。我介绍一种能把开口的鱼饵包装袋封住的方法,供各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何寿松 《收藏》2008,(8):82-82
1995年左右,我在浙江兰溪的一个章姓人家看到一把青瓷提梁式残壶,壶嘴断裂,壶盖缺失,提梁穿口破损。大概是章姓前辈觉得该壶较为名贵,或是祖传物品有纪念意义,光绪戊申年(1908年)曾到银铺用银镶之,底部银皮上有“通议第章,龙最哥窑制”字样,并有一银铺印“久和昌”“丙”。笔者因初涉瓷器收藏,粗略了解哥窑为宋元间五大名窑之一,但至令未知窑址,为陶瓷界一谜。因此一看到该壶底邮有“龙泉哥窑”字样,欣喜若狂,遂以当时半月工资购藏了此残壶。  相似文献   

15.
妙赏一衡壶     
李昌鸿 《收藏》2012,(4):106-109
紫砂壶,起源于北宋,盛于明清。不过,在北宋时期的紫砂,壶身较大,还是罐的形式,到了明代,喝茶盛行,煮茶变为泡茶,要求更小的壶身,因此,从供春开始,壶开始变小。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明代文人士大夫的介入,他们不仅要求好的材质,而且要求有好的造型,要用好的壶来泡茶。这样。紫砂壶在文人的塑造中成型了,也变雅  相似文献   

16.
目前无刷电机以其耗电少、效率高、耐用性好等优点,被模友们广泛采用。但无刷电机和其它电机一样,长时间高速运转后会出现温度过高的问题。有些外转子无刷电机虽设有进气口,但效果不佳。为解决此问题,笔者按照电机端面的尺寸和孔位做了三个铝片,贴在电机侧面;并把进气口的部分叶片向外撬成拱形(图3)。  相似文献   

17.
在家中珍藏的一批老实寄封里,唯独有这么一件,身世成谜。没有人知道它从哪里来,也没有人知道它往哪里去,更没有人知道收信人是谁。刚买入此封时,我把这事情告诉邮友,邮友一直摇头,说什么也不信,“你说封上没有写寄信地址,我相信;你说收信人名字我不认识,我相信;但你说封上的没写收件地址,那我就不相信了。”  相似文献   

18.
郑伟峰 《收藏界》2011,(8):43-45
近日,承蒙香港"城南旧事"史先生割爱相让,本人如愿以偿再获一把"胜利壶"。茶壶品相一流,完美如新,器形规整大方,胎质细腻,釉水滋厚,十分的喜爱。但和一般的有画有饰、有题有款的名家胜利壶有所不同,这把落款年份为1947午的胜利壶壶身没有任何绘画和边饰,只有三面书写流畅的文字,但仔细揣读之下,却喜见深意。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16,(9)
正宁波博物馆藏有3件造型较奇特的越窑青瓷,分别是西晋越窑提梁人物鸡首壶、唐代越窑秘色瓷莲花托盏、北宋越窑三足蟾蜍伏莲水盂。如不做深入探究,一般人不易完全读懂它们的文化内涵,为此,笔者特尝试进行解读如下:罕见的西晋越窑提梁人物鸡首壶(图1)西晋越窑提梁人物鸡首壶是鸡首壶中的一件稀罕物,整体造型独特,为西晋同类鸡首壶中所罕见,目前国内仅见此一件。此壶1995年在浙江余姚市肖东五星墩出土,通高24厘米,口径11.8厘米。盘口,矮  相似文献   

20.
中国集邮总公司《宜兴紫砂陶》极限片中的“清·八卦束竹壶”与邮票比较有两处明显不同:票上壶比片上壶壶嘴、壶柄上的龙头做工更细腻,形象更生动;片上壶身、壶足相连,壶由32根长竹、32根短竹组成,票上壶身、壶足不相连,壶由64根长竹、32根短竹组成。用收藏此壶的南京博物院供稿、江苏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