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同学们,今年国家实行了“两免一补”,我们班一部分生活困难的同学已领到了新书,他们再不为交不起杂费,买不起书发愁了,那么,这些新书的价钱分别是多少呢?请同学们统计一下,然后同桌进行交流,相互检查一下统计的对不对,统计的全不全,  相似文献   

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3.
反思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反思能力的培养,并通过有效的途径,帮助学生形成反思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想从这个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4.
5.
教学内容国标本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0~51页。教学目标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情境,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搭配现象,通过操作提出不同的搭配方案。  相似文献   

6.
"获得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基于"动态的数学观",是一种充满情感、富于思考的经历和探索活动。以"搭配的规律"教学为例,从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实践活动等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李琦 《湖北教育》2003,(9):42-42
一段时间武汉市商界打折风盛行,各商场的活动都颇具吸引力,有“买200送100的”,有“买100送70的”,有“满200减80的”等等。许多老师计算着自己看中的商品到哪一家商场买最划算,打的折扣最低。这时,我突然领悟到,这计算折扣的过  相似文献   

8.
数学涉及较多公式、定理等,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不仅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数学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效指导预习,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基于解题做好反思,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在错误中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反思能力;强化总结反思,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9.
10.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八册第50~51页《搭配的规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对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简单搭配的过程,学习有顺序、有条理,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思考,探索出共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钊 《湖北教育》2003,(7):43-45
片断一 置疑解疑 (学生拿出带来的计算器,在小组里互相介绍自己对计算器的了解,教师参与到其中。然后,教师打开课件,电脑上出示一个计算器,一位学生上台当小老师,介绍计算器的各个键)  相似文献   

12.
华罗庚曾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与方便,因为数学是充满了兴趣的科学,也是最便于自学的科学。可见兴趣对于早期进入数学领域的重要性。兴趣的支撑会加深对数学的认识:通常认为,对数学的认识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数学内在结构的认识,另一方面是对数学学科与外部联系的认识。而低年级学生更偏重后者,如数学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数学  相似文献   

13.
1.问题的提出 "反思"在当代认知心理学中属于元认知的范畴,它是指对自身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知和检验的过程.是学生调控学习的基础,是认知过程中强化自我意识、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主要形式.反思性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的基本特性是探究性,即在考察学习活动的经历中探究其中的问题和答案,重构自己的理解,激活个人的智慧,并在活动中所涉及的各个方向的相互作用下,产生超越已有信息之外的信息,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的学习活动成为一种有目标、有策略的主动行为,不断提出问题,发现有创意的新知识、新方法,尤其是当前把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的能力作为衡量和评价学生成绩优劣的标准时,更应重视反思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仅仅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实际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虚无缥缈又枯燥无味。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为此,老师们都非常重视情境的创设,力求将自己置于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地位,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16.
时代的发展对数学的学习和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充分挖掘教学的内涵,实现数学价值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初中数学教学要展现出数学的思维过程,以学生发展为基本理念,要学生领会和实现数学化,明确数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走进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点燃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竞争意识?如何让数学走进生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与协调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阐述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7.
让孩子们主动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审视现实生活中的相关信息.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以上教学片断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教师以学生熟悉和喜爱的学校大课间活动为素材,引出数学问题,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它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以实现“联系生活实际,让数学生活化”。一、以“生活情境”的导入,引出数学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贴近生活;要尽量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  相似文献   

19.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却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学生学了数学知识后,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数学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与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增强创新能力.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20.
弗赖登塔尔指出:"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现实,应用于现实。"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把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学生学起来也亲切、自然。然而,尽管新课改的口号喊得惊天动地,但现行的小学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