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乡土文化是学校德育用之不竭的宝库。灿烂悠久的盐湖文化,为我院德育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宝藏。我院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育人环境;汲取乡土文化精髓,充实德育教学内容;以乡土文化活动为载体,拓宽德育途径;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吸收企业文化;结合专业,加强道德践履,固化道德品质;发扬蒲剧文化,办好校园文化艺术节,展示校园德育成果,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德育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化在思想道德、伦理价值、审美趣味、生活习俗等方面,蕴含着多重内涵和德育价值。在国际化、信息化背景下,开发乡土文化德育资源,丰富校本德育课程,对中小学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德育工作校本化、特色化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化在思想道德、伦理价值、审美趣味、生活习俗等方面,蕴含着多重内涵和德育价值。在国际化、信息化背景下,开发乡土文化德育资源,丰富校本德育课程,对中小学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德育工作校本化、特色化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德育乃各育之首.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以德育引领教育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极其重要而不可回避的课题.我校注重立足实际,突出自我创建,以学校文化建设为纽带,从农村实际出发,充分发掘乡土文化资源,寻找教育的依托,创办了"三园文化"教育基地,构建乡土文化脉系,使空洞的德育有了实在的载体,也使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展现了独特的风采,走出了一条以校园乡土文化建设引领德育发展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5.
德育乃各育之首。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以德育引领教育的健康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极其重要而不可回避的课题。我校注重立足实际,突出自我创建,以学校文化建设为纽带,从农村实际出发,充分发掘乡土文化资源,寻找教育的依托,创办了"三园文化"教育基地,构建乡土文化脉系,使空洞的德育有了实在的载体,也使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展现了独特的风采,走出了一条以校园乡土文化建设引领德育发展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进程给广大农村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冲击,当前农村小学德育基本忽视或者轻视了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是人们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不断积累总结的社会共同经验,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润着人们的内心世界,与农村有着天然的联系。农村小学更应在德育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乡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热爱乡土文化,培养乡土情怀及家国情结。  相似文献   

7.
乐广吉 《新教师》2022,(3):26-27
学校在发展德育的过程中,立足乡土区域特点,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乡土文化,让优秀乡土文化融于学校的办学思路、德育管理、德育课堂、特色活动中,形成独特的德育特色,使学校的德育有更良好的群众基础,焕发出生命和活力.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中小学文化建设中引入乡土文化资源,是农村中小学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农村中小学文化个性化的必然路径。以乡土文化为基点的农村中小学文化个性化培育和发展,实际上是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乡土文化融入学校文化的前提和基础是正确把握乡土文化内涵实质,提炼乡土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关键是把乡土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融入学校精神文化,内化于神;难点是把乡土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践行于学校文化实践体系,外化于行,物化于形。  相似文献   

9.
乡土文化是一个地方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其中蕴含的风俗习惯、精神信仰、娱乐活动等对学校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化日益加剧、乡村逐渐萎缩的背景下,中学生对乡土文化依旧有着独特情感。作为农村中学,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需要与时俱进,改变德育素材匮乏、德育活动枯燥、德育课程低值的状况,挖掘乡土文化,注入新时代精神,创新德育理念、课程和活动形式,通过引用、挖掘、活化、弘扬乡土文化,泽润学校德育,为学校德育提效赋能,有效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新时代德育。  相似文献   

10.
农村青少年乡村情怀的核心是对乡村的爱与责任。传承红色文化之中国乡村精神,以红色文化培育农村青少年乡村情怀,其德育价值在于有利于增强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及乡土文化自信。要以红色文化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青少年德育精神坐标,形成信念导航、课程融合、大课堂体验的德育运行模式,多方位培养农村青少年热爱乡村、建设乡村的责任意识和恋乡情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之间密切关系的分析,阐述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化的民族性与文化的全球化——圣诞节过后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越来越少,在人们心目中越来越淡漠。文化意识的激烈变动,导致了个人和民族的精神状态的困惑。在接受圣诞等洋节的同时,应当不断地把我们的节日做强做大,把我们的文化叫响,实现新一轮的东西合璧、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丰富整个人类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3.
英汉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心理、地域特征和风俗习惯有明显差异。文化差异性在英汉语言运用中有充分的反映。两种文化的差异倡导文化教学应贯穿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 ,即词汇教学、语法教学、句子与篇章教学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文化在价值体系、风俗习惯、词语文化涵义、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障碍之一,因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应重视文化的导入。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总是以自己文化的习惯来理解对方的话语,常常导致文化误解,因此外语教学应注意语言与文化相结合,注重比较文化差异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16.
文化活动在文化心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化活动是心理现象产生的基础;文化活动形成心理现象的过程;文化活动和心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八十年代的文化寻根派旨在传统文化中找到规范现代性的文化共识,但时代共识的迫切发展却导致对文化共识的忽略,本文旨在探讨现代性的不足及共识的必要,以及文化寻根小说对现代性的反思.最后论及其挖掘与建构了那些文化共识。  相似文献   

18.
我们认为,全球文化战争不可避免,而且已经打响。文化的内核就是价值观,文化之争就是价值观之争。这之中美国已占得先机。我们要努力树立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文章指出当今中国面对的国际形势十分严峻,文化战争一触即发,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崛起进程中",汉字文化圈"却已然失效,半个世纪以来,整个东南亚"去中国化"倾向十分严重,"汉字文化圈"已经被"美国文化圈"取代,导致中国对周边国家影响力大幅减小。因而需要尽快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其一,和平崛起需提升文化软实力;其二,"汉字文化圈"辐射力亟需重建;其三,注重当代人的幸福指数与灵魂安定;其四,"文化强国"战略是中国文艺复兴的希望;其五,和平崛起需注重"文化创新";其六,警惕东亚文化战争与重建中国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20.
旅游的基础力量在文化。发展旅游事业就要强化文化建设。从旅游的角度看,文化建设重点是要搞好特色文化。特色是魅力也是生命。搞旅游就要消除不正确的认识,在重视文化内涵建构的同时,把握区域的现实定位,努力彰显本地的文化特色;要强化和谐文化建设,用最优秀的、"真善美"文化和引导广大民众,吸引广大游客;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改造和更新,保持文化长久的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