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而"立人教育"理念是吉首大学于2010年提出的,它是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其具体目标在于通过高等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成为思想自由,精神独立,有担当的生命个体,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以"立人教育"为指导,推进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实践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的大众创业以及万众创新战略提供真正合格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和现状,探讨了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原则、素质目标、课程结构体系等问题。并以池州学院为例,理论联系实践,提出教师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基础教育的预备教师,他们应具备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专门学科素质、教育素质;其课程结构体系必须体现"三性"即高等教育共性、高师教育个性、基础教育特性;构建了通识类、学科类、教育类三大类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正经历着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任务已经确立。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具有目标指向的发展过程,"建设"是主观追求、"实践"是客观探索,二者构成了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特征,"建设性实践型"也就进而上升为一种发展模式。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为高等教育强国、人的全面发展和促进先进文化,理论体系需要体现理论、制度、道路的三位一体,实施路径包括国家推动的建设发展和学校选择的办学实践。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建设开拓了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新路径,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整体化和综合化趋势的标志,符合"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和走向。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双创型人才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融合,打造融合型师资队伍,构建了电气类专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层次结构、形式结构、科类结构、布局结构四个方面分析浙江高等教育宏观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浙江高等教育结构的对策与建议:以多样化为原则,纵深发展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本科生教育,积极发展专科生教育;适当控制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规模,积极发展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完善成人高等教育体系,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因"专业"施"优化",落实高校依法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的自主权;有效配置不同城市及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6.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下的中国高职教育发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高职教育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发展,游离于高等教育发展之外的高职教育发展不是真正的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变革,促使普通高等教育与高职教育"趋同性"发展;世界高等教育中的"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矛盾运动,引发了高职教育体系变革,高职教育的"科技大学"现象适应了基础教育的学制延伸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中自身结构由专科到本科甚至研究生教育的体系完善.我国高职教育在经历了规模过度扩展之后,面临众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应当紧紧把握世界高职教育发展趋势,处理好"学术性"和"职业性"、"普通课程与专业课程"、"关键能力与专业技能"、"就业与升学"、"职业与生涯"等一系列问题,寻求更好更快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以"问题研究"促进学科建设是发展高等教育管理学的有效途径,"问题研究"反映了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实践特性,是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的必由之路和理论生成活动.在以"问题研究"促进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建设中,要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研究人员和研究活动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法学教育作为美国高等教育的"排头兵",通过其自身不断实践和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积累了诸多经验。尤其是其明确的培养体系和目标、成熟的课程层次设置、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学人员及实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值得借鉴。我国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当做到三个结合: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转型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德育的创新问题日益凸显.立足于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和高校育人实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切实解决好高校德育的立人目标、立人环节和创新路径等理论和实践问题,真正把受教育者的"人"立起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大学生在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全面推动我国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服务学习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兴起和发展的一种教育理论,旨在通过"学术学习"与"服务实践"并重的育人方式,促进学生、社区、高校互惠共赢.实践育人注重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将服务学习理论融入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体系,以期明确实践育人目标、提升实践育人效果、优化实践育人...  相似文献   

11.
李秀 《中学教育》2012,(3):5-11
在当代语文教育家中,钱理群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实践经历,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语文教育观。他提倡语文教育要以"立人"为中心,将人文精神充分渗透于语文教学实践当中。在这样的核心理念的指导下,钱理群逐渐将"立人"的思想应用到了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了"为精神打底"的语文目的观,"人文与开放"的语文教材观,"回归经典"的阅读教学观,"发现与对话"的写作教学观。系统分析并探讨钱理群语文教育观的内涵,积极吸取其语文教育观中先进的思想及成果,将会对推动语文教育事业进一步向前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初步构建了"一目标、二体系、三结合、四条件"的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即培养创新能力的目标;适合培养创新能力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继承性和创造性教育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条件、以"双师型"为主体的师资队伍条件、完善的实验实习基地条件和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条件,取得了满意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3.
评价与监控机制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能够有效地考核、评定和检测高等教育的实际效果.而我国在"双创"教育的发展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双创"教育的研究较少,没有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的选取也没有统一的规范,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和评价基于"双创"的高等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双创"教育,按照目标教育、文化创新和创业精神的要求,考虑到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三个层面,构建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培养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全面控制"双创"教育过程和绩效,促进"双创"教育的实施,为"双创"教育的评估及发展提供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慕尼黑工业大学为例,对德国研究型大学工业设计硕士培养模式进行探讨。首先阐释了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特点及分类,着重指出了"研究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的区别以及研究型大学的历史发展与结构;然后进行具体分析,认为德国研究型大学工业设计硕士培养模式的特点在于:1.明确学科定位,确立人才培养目标;2.在模块化教学体系中,贯穿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3.秉承"包豪斯"教育传统,采取工作坊和学徒制相结合。最后进行了总%结,为我国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新基础教育"研究中,班级建设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实践领域;诸多的中小学教师与高校教育科研人员共同合作,努力实现着班级建设的育人价值。在国际化背景下,21世纪能力及其评价的研究,启示我们要建立班级建设领域的学生发展评价体系。在前期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基础上,"新基础教育"在班级建设领域形成了新的评价目标体系,关注学生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精神发育、学习境界等素质构成。在基于学生班级日常生活的评价实践中,"新基础教育"逐步开发着一系列的评价工具,包括实践活动、日常观察、学生作品、现场展示、调查问卷、专题测试等。在评价途径的拓展上,"新基础教育"研究强调日常评价与集中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就评价过程的推进而言,"新基础教育"注重师生共同形成评价体系,强调群体与个体的多维互动,关注评价与教育的紧密结合。班级建设中学生发展评价体系的建设,也需要形成相关的保障体系,包括教师素质的提升、学校管理的变革与教育政策的发展等。  相似文献   

16.
郑媛媛 《考试周刊》2014,(53):175-176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文章集中分析"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结构的历史渊源与理论内涵,比较两种教育结构的特点,并阐述二者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设立相应的高等教育机构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基础和前提。高等学校结构制约和影响高等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与实现。以高等学校设置与高等教育结构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了"十五"以来天津市高等学校数量和结构的发展变化,分析了"十一五"期间高等学校布局结构调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以类型、科类调整为重点的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等。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高等教育课程沿着基础化、人文化、职业化的方向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以知识与技能课程、方法与经验课程、自我发展能力课程为内在核心,以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选修与必修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与自学相结合为外在形式的多维复杂结构。  相似文献   

19.
为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加快形成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本文从学校重塑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入手,着力重构立足新时代、紧密追踪前沿发展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知识体系,积极探索"三制五化"相结合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治理结构与管理机制,协调推进《2020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的各项改革任务,以此驱动"以本为本"的一流本科教育质量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20.
潘涌 《教育导刊》2007,1(3):4-9
以创新为价值先导、以立人为目标追求的中国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理念、精神结构、课程设置和教育体制诸方面的现代化.而要高效落实全球化视野中的教育现代化,则必须关注作为教育实践主体的教师角色之现代化,确立以"平等者中的首席"为内核的新教师观,探究教师素质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性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