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通识教育课程为研究对象,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例,通过网络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了学生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满意度,分析了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在课程结构设置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了通识教育体验式课程建设与实践,探索体验式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方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应用型工程师培养中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的构建,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实践,提出树立"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确立合理的通识教育目标、构建结构合理的通选课程体系、挖掘专业课程中的通识内涵、实施多样化的通识教育途径等措施,以期培养全面发展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3.
许惠君  卢成林 《考试周刊》2013,(71):167-168
本文通过用层次分析法对课程质量评价模型进行研究,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探讨了通识教育课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旨在为通识课程体系的建设和通识课程内容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8,(2):10-11
通识教育是传统的"自由教育"在新时期的发展,纵观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高等教育阶段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领域进行的相关研究,关于独立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的研究较少。本文以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为研究对象,找出本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落实完成本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改革的任务,为其他独立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课程体系建设是其核心工作。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础。该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学科教育平台课程、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课程和实践教学平台课程构成,每个平台分设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兼具系统性和灵活性,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具有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创业教育已成为各大高校和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而通识教育为创业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即在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中融入创业课程。与传统的创业教育理念不同,通识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当前创业教育课程所存在的问题,在通识教育的视野下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构建了以隐性课程、显性课程相结合的创业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并就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实施提出了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营造校园创业氛围、加强校企合作的创业实践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通识课程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通识选修课程"地球历史及其生命进程"的建设证明,要使通识课程取得实效,就要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团队、教学研究、教材建设等方面抓起,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是建立在基础英语教学定位基础上的,已不能满足以英语为教学语言推广通识教育的要求,应在通识教育视野下改革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构开放式的、以内容为主导的、多元的"基础课程+拓展课程+选修课程"的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这也是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前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已经启动,但是由于经验不足,高职院校在通识教育方面的探索中仍然存有明显的误区,影响了课程体系建设的进度与质量。高职院校应该遵循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原则,合理设置通识教育课程模块,精心安排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培养通识教育课程师资,科学组织实施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着手构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构建"同向同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是新时期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方向,构建"同向同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需要革新课堂教学理念,树立"全课程育人"新理念,要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包括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核心课程"作用;创新通识教育课程,发挥通识教育的育人功能;明确专业教育课程"守渠"责任,开掘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资源,从而形成育人合力。  相似文献   

11.
通识教育的核心是通过统整的知识培养健全人格,使受教育者成为健全的人。因此,应树立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从选修课设置与文化素质教育的思想导向、选修课程与人才培养方案、选修课程体系、选修课管理等方面,阐述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建构与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有效路径,这对于高等院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在,对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时间相对较短,各类高职院校依然热衷于专业教育。虽然所有院校为完善课程体系都开设了很多公共选修课程,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选修课程并没有在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研究通识教育视阈下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及管理,探讨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途径,从而使公共选修课为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实施通识教育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公共选修课是通识教育的基本形式.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公共选修课建设缺乏明晰的理念支撑,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的目标.借鉴美国社区学院通识教育的基本经验,高职院校应从树立通识教育理念.系统构建选修课程体系、规范学生选课制度、MOOC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加强公共选修课建设.  相似文献   

14.
当前,传统高校院校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创新型教师人才培养的需要。重构课程体系是实施创新型教师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从创新型教师人才培养的内涵、课程体系重构的目标定位出发,指出广西师范大学在重构课程体系时倡导四结合,并由此构建了由通识教育、教师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学四大平台的必修和选修课程组成的教师职前培养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5.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是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平台,由于国内高校开设通识选修课程时间短,经验少,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普遍存在课程设置不科学、师资队伍不强、管理不规范、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本文旨在此基础上探讨通识选修课程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将实验教学作为打造精品通识选修课程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高职院校通识课程设置存在着对通识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不清晰,通识课程设置以公共必修课程为主、公共选修课程为点缀,课程结构缺乏整体设计等问题。高职院校应准确定位通识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找准通识课程目标;巩固和加强公共必修课程建设,打造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公共选修课程平台;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课程结构与体系等。  相似文献   

17.
武汉大学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近年来逐渐被我国教育界所接受和认同,许多高校已开始重视并有所实践。90年代以来,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下,武汉大学的本科教育始终坚持“通识”教育理念,努力探索“通识教育”的改革和实践,精心构建全校通识课程体系,精心挑选通识课程主讲教师,精心设计通识课程建设方案。自2003年起,武汉大学全面启动通识课程建设工程,今年秋季,面向全校学生共开出52门通识课程,学生评价高,社会反响好。一、精心构建全校通识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虽然在世界各国大学均有体现,具体通识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构建却各有特色,如哈佛大…  相似文献   

18.
高校通识课程体系构建目前面临多种误区,其中课程设计者对课程对象判断失实及课程内容设计通俗化是最常见的两个误区。优化高校通识课程设计必须着眼于课程对象与课程内容,借助阐释学及心理学相关理论分析,尽可能规避课程体系构建中的相关误区,进而从通识教育目的角度阐释通识课程的教学理念,构建融通博雅人文教育理念,从而有效地实现通识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9.
谢兵 《文教资料》2008,(12):162-164
通识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具有广博知识和人格修养的教育形式,尤其对于本科教育形式,它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教育在地位上应并驾齐驱.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模式是关系通识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开展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构建"研思行"的教学模式将为通识课程提供有效教学的实践保证.  相似文献   

20.
构建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调查了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建设与实施的现状,提出了构建文化素质教育通识课程的六条原则,构建了三大类的课程体系,阐述了该课程体系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