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郑知 《东南传播》2011,(11):53-55
网络集群行为的演变是有章可循的,其一般演变规律在大部分网络集群行为中都可寻见:议题出现后是否存活涉及三方面的因素:网民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及媒介因素。议题存活后通过大量地传播,广大网民会对事件做出反射性的情绪反应。此后,随着事件信息的全方位呈现,网民行为从最初的情绪表达向探寻事件真相和本质的理性行为演变,这个演变过程要...  相似文献   

2.
中国网民数量急剧增多,网络深刻介入人们的生活,网络集群事件随之时常发生.以网络集群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作为视角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正向效应的集群;中性效应的集群;负向效应的集群.大众传媒是公共领域构建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建设一个健康有序的网络舆论场,是大众传媒应有之责任.按照网络集群行为的性质类型,采取不同的引导策略,是有效管控网络集群行为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从“犀利哥”的走红看网络集群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森  许家权 《新闻世界》2010,(6):165-166
几张简单的照片,一段恶搞的文字,把一位默默无闻的街头流浪者推上网络,"犀利哥"的走红可以说是网络创造出来的另一个奇迹。本文对该事件所体现的网民心态和网络集群行为的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互联网已成为公众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开辟了民意诉求的新渠道。与此同时,互联网也带来了一些非理性的不和谐因素,其中尤以网络集群行为的潜在危险性较为突出。结合近年来网络上典型的集群现象,文章分析了网络集群行为的涵义和主要特征,并为引导网络集群行为向正确方向发展提供了规范之策。  相似文献   

5.
网络集群行为与“周森锋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育才 《新闻世界》2009,(12):135-136
本文试结合社会心理学,从网络集群行为的视角解读“周森锋事件”的表现形式、原因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网民对苏家权事件的评论文本数据为样本,进行高频特征词分析、内容分析和情感分析,认为在此次事件中网民表现出了高参与性、高互动性、高针对性、相对扩展性、情感倾向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7.
汤淇 《东南传播》2016,(5):94-95
网络集群行为作为一种强大的舆论力量,对现实群体性事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网络与现实的互动角度,将网络集群行为分成网络诱发型行为,现实诱发型行为,现实衍生型行为和现实互动型行为等不同类型。通过与构成群体性事件的要素——规模、行动和诉求,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等进行比较,最终发现网络只起到一个信息中介的作用,而群体性事件矛盾的解决根本还在于事件本身。  相似文献   

8.
传媒产业集群通过发挥集聚效应、分工协作效应、竞争自强化效应、规模效应和区域品牌效应,可以形成竞争优势。广西传媒产业集群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广西传媒业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品牌基础和人才基础,另一方面,也是传媒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现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和形成传媒产业增长极等的客观要求。广西传媒产业集群在生成之后,应该通过将城市作为传媒产业集群的中心,强化和坚持传媒产业的根植性,不断完善传媒产业链等方式来进行优化,以形成强大、持久的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魏娟 《东南传播》2010,(9):70-72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网络集群呈多发之势,并对现实生活产生了各种深刻的影响。本文认为,从成因来看,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国情、人民民主意识的提升、利益诉求机制表达不完善、网络控制机制较弱等因素导致我国网络集群频发;从类型来看,网络集群可划分为情感表达型、维护正义型、利益诉求型、阴谋破坏型四种类型;从网络集群的过程来看,呈现四个特点:网络集群具有突发性和迅速性、网络集群与现实行动互动、传统媒体与网络群体互动、政府应对策略影响网络集群走向。为使网络集群成为民意表达与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本文提出政府应对的五项原则与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和道德失范的表现,提出了网络信息传播伦理道德调控的必要性,阐述了网络信息传播伦理道德调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探析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的结构要素与生成机理,有助于丰富信息行为研究的理论范式,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现象的解析提供理论与应用参考。[方法/过程]基于I-PACE理论模型框架,从“用户-情感-认知-行为”四个维度,对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进行模型要素解析,构建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字囤积行为机理关系模型。[结果/结论]提出移动社交媒体情境下用户数字囤积行为的具体引导策略,为有效破除数字信息时代下的囤积之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兰 《当代传播》2014,(2):60-63
各种群体性事件的频发已经成为转型社会的一道景观。而互联网自身的传播特征,使得它成为现实群体性事件的扩散器和发酵器,网络群体性事件引起了学者的关注,"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一个概念也被学术界大量使用。但这样一个概念是否科学?本文通过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网络集群行为"两个概念进行知识社会学分析,认为"群体性事件"的概念来自官方文本,被赋予了负面色彩。其实"网络集群行为"这一价值中立的概念更适合用来界定各类复杂的线上行为。  相似文献   

13.
孙超 《新闻世界》2011,(7):123-124
"雷词制造"、"人肉搜索"和"无聊聚集"三种网络集群行为都是网络互动的产物,三者紧密联系亦有所区别。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沉默的螺旋"理论着重讨论"雷词制造"网络集群行为的概念、成因及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杨小林 《东南传播》2014,(1):101-103
本文在深入剖析突发事件中网络谣言产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谣言发生的概念模型。依据对谣言发生和扩散机理的分析,提出了政府应对谣言的长期预防和短期应对机制,并认为在长期预防机制上政府应该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信息透明度,建立健全网络监管的法律规范;在短期应对机制上应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加强网络舆情"把关人"的监测、"意见领袖"的引导、信息发布途径的多元化。通过长期预防、短期积极应对才能有效防范和应对网络谣言的产生和泛滥。  相似文献   

15.
单琨 《新闻世界》2014,(1):69-70
网络集群行为本身具有演变规律,演化的各个阶段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完成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三个方面:群体心理因素;媒介因素;社会因素。这三种因素在网络舆情演化过程各阶段的参与程度和重要程度各不相同,本文旨在研究三种因素在各阶段的交互作用,探讨如何规避各因素的负面影响,正确处理三种因素间的关系,从而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6.
高文苗 《中国出版》2013,(12):37-39
网络的发展催生了多样化的网络行为,而多样化的网络行为推动了网络社会的进步。网络言论行为作为一种新型的人际交流方式,对于网络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网络出版行为作为一种新型的成果传播方式,对于人类文明成果的共享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有效把握网络言论行为与网络出版行为之间的实质,本文主要从内涵、特性、目的等基本内容、主体和客体等构成要素以及程序问题、规范问题、责任问题等实际问题这三个方面来对网络言论行为与网络出版行为的若干异同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7.
肿瘤血管生成(Tumor Angiogenesis)对大多数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是多步骤多因素参与复杂的病理过程.选择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一些关键环节或参与的重要因子作为靶点,研制应用特异性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或抗体,以靶向调控肿瘤血管生成,控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本文对近年来肿瘤血管生成机制和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魏娟  杜骏飞 《青年记者》2009,(19):75-76
集群行为的英文为Collective Behavior,又译作"集聚行为"、"集体行为"或"聚合行为"。在网络空间,也存在着形形色色的未被准确定义的集群行为。为叙述方便,笔者借鉴社会学对于集群行为的评述,将网络集群定义为:一定数量的、无组织的网络群体,  相似文献   

19.
信息内容产业集群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介绍了信息内容产业与信息内容产业集群等相关概念,然后在分析信息内容产业集聚原因的基础上,对信息内容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做出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个人网络行为信息作为大数据分析的关键要素,被广泛应用于新闻内容分发、互联网定向广告、消费者自动化决策等场景之中,同时带来法律风险、伦理风险和社会风险.应明确个人网络行为信息的法律属性,赋予个人信息主体"拒绝权""退出权""删除权"等权利,同时加强对算法的法律规制,为保护个人网络行为信息,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