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庆 《中国教师》2009,(17):26-27
<正>1997年,启功先生为北京师范大学拟定并书写了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一校训强调了教育的两个方面,即"学"与"行",也指明了学校培育人才的两个目标,即"人师"与"世范"。校训所强调的"学"与"行"正是我国的传统教育所注重的。  相似文献   

2.
学校领导力的品质具有教育的领域特征,即教育品质,其最基本的内涵包括以下一些要素. 1.师范性.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十分贴切地描绘了"人师"之"世范"形象.  相似文献   

3.
郑春和 《中国教师》2012,(17):51-55
<正>1959年8月的金秋,我踏入我们北师大的新校园,在生物学系攻读生物科学教育5年,1964年8月的金秋毕业,走上中学生物学教学一线,至今已50多个年头,我是同学们的名副其实的校友。一、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1964年毕业,@我被分配到北京市远郊区的顺义县牛栏山中学,在这所农村中学任生物学教师20年。1984年调入北京四中,任高中生物学教师。2001年退休至今,参与生物新课程改革及教学研究的行列。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市区,无论是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一线还是研制新课标,我都铭记母校"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脚踏实地地为基础教育出一份力、发一分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作者有幸跟随李学勤先生学习甲骨文的前后经历,着重阐述了师从李学勤先生进行古文字学习的缘起、过程以及心得体会,以及从中体现出的李先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非凡的学术成就和人格魅力,并简要介绍了李先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后于甲骨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成就和观点。  相似文献   

5.
《继续教育》2014,(10):F0004-F0004
正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6学校创立于1902年,百余年来始终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坚持内涵发运、创新发  相似文献   

6.
"为X起见"格式通常与"为了"一起被视作表示目的的特定标记。本文通过对"为X起见"格式的语义句法的考察,发现该格式义表达的目的与"为了"并不完全相同。这种格式义所要表达的目的是:使某人、某种抽象事物或某种动作行为处于动作发出者所希望达到的正面的、良好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7.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教师的职责是育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和政治素质,满腔热情地关爱学生,才能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做一名合格的学生爱戴的教师.  相似文献   

8.
徐梓 《教育学报》2006,2(6):67-71,84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这一校训在当今社会之所以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旺盛的生命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沃土,有着2500年丰厚的养料提供滋养。作为北京师范大学校训灵魂的学与行,是传统师德的核心内容。“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传统由“至圣先师”孔子所开创,为一代又一代教师所追求和践行,也为全社会守望和期盼。  相似文献   

9.
特殊的时代赋予了他特殊的经历,岁月的沧桑没有使他失去乐观的本色。王昆扬依然保持着那份坦然与平和,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实现着人生的价值。作为教师,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徐梓 《中国教师》2007,(8):33-34
<正>"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它是启功教授在1996年的夏天,响应学校的校训征集活动提出的。这一校训一经提出,不仅立即得到了北京师范大学全校师生的高度认同,而且很快引起了全  相似文献   

11.
“足的”,《红楼梦辞典》释为“一直的”,但从《红楼梦》本身及相关文献和方言用例来看,其确切意义当为“非得……不可”;“拾头打滚”中的“拾”,《红楼梦辞典》释为“往地上碰”,据对相关文献和方言的考证,其确切意义当为“用头钻,用头撞”;“尽着”,《红楼梦辞典》释为“总是”,但其在《红楼梦》中还可释为“本来已经……偏又……”;“咱们”、“我们”在《红楼梦》中存在特殊用法,即分别用为“排除式”和“包括式”;“别要”是“不要”连说混音形成“别”之后,在剩余因素尤其是原式的影响下“要”音复原的新旧嫁接形式。  相似文献   

12.
"三"字的语义相当模糊,其模糊性较多地体现在夸张运用上。数字"三"可单独成词或句,或与数字"二""四""五""六""七""九"连用,或与表示十进位整倍的数字十、百、千、万连用,用来虚指,表示模糊夸张。同时,由"三"倍之而来的其它非十进位倍数如"六""九""十二""一十八""三十六""七十二"都可表示虚指,以夸张表示模糊语义,这种表达法可看成"三"的延伸。"三"表示夸张的现象,是人类几千年遗留下来的数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致,是人们潜意识里的数字文化理念的折射与反馈。"三"字夸张是一种模糊而非清晰的表达,这种表达增强了事物表现的模糊美,其本身就是一种模糊审美。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教"的本义、基本义、使役义与被动义的语法化演变过程,指出"教"进入兼语式由二价动词变为三价动词是其使役义产生的基础,探讨了使役义用法中"教"与"交"、"叫"的关系。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其使役义与被动义转化的三个条件,指出在劝诫句中率先出现了"教"的被动义用法,并分析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迷宫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利用Dijkstra算法求解"迷宫"的最短路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勰的文学批评观是针对轻浮绮靡的齐梁文风和当时对同部作晶褒贬不一的背景提出的.他的文学批评的客观标准是贯穿于“六义”到“六观”之中的系统批评观。“六义”是宗经的效果.“六观”是考察方法.两者都不能独立成为刘勰的文学批评观。刘勰认为,要正确评价作品。要综合从“六义”“四事”“三准”“六观”这个系统中表现出来的批评方法。“六义”“四事”“三准”“六观”互相联系、互相阐释.它们围绕的核心“情、事、辞”就是刘勰真正的文学标准。刘勰不论是谈文学创作,还是谈文学批评,都是从“情、事、辞”的角度来衡量的。并以其它文学批评元素为补充。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批评体系。  相似文献   

16.
在周代,尤其是西周,天子既应该按家庭行辈制度对父亲的兄长称“伯父”,又要按职官礼制对于二位方伯称“伯父”;既应该按家庭行辈制度对父亲的弟弟称“叔父”,又要该按职官礼制对各位州伯称“叔父”。由此也可见,《逸周书.本典解》成王称周公为“伯父”是没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7.
把“解”类字的韵母读成“椰”类字和“叶”类字的韵母,即读为“ie”音,这是不正确的。无论是从汉语史和现代汉语方言的情况上看还是从音理上看,“解”类字的韵母都应该是“ia,”音。“解”类字韵母读音方面所出现的问题,来自“汉语拼音方案”的影响,而“汉语拼音方案”的不完善则又导源于“注音字母”。  相似文献   

18.
唐宋诗词中,"饶"、"未饶"两词经常出现,表示"逊,不如"与"不逊,不亚于"的意思。考察"饶"的词义发展历程,这一用法并非由自身词义引申发展得来,而是通过"相因生义"获得了"羡"的"羡慕"义,在具体语境下解释为"逊,不如","未饶"也就可释为"不逊,不亚于"。  相似文献   

19.
文章考察论证了《广雅疏证》所使用的“轻重”、“缓急”和“侈弇”三类术语的含义和用法。“轻重”是指四声的不同;“缓急”近乎反切与反切倒用,亦可用如“轻重”;“侈弇”是指呼与等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西周中期之后,古代文献语言中未出现介宾结构音切入,揭示了“於(于)之”消失的原因:由于“於(于)相混,故最终遭到弃用。“於(于)之”,这一现象迄未得到合理的解释。本文从读之”的发音与表示悲切哀痛的叹词“”“呜呼噫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