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民生新闻转型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新闻始于报纸,盛于电视,1999年6月,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栏目创办,迅速成为关注民生、反映民意的标志。电视民生新闻仅用几年时间,便风起云涌,领秀全国。历经十余载发展,电视民生新闻已成为电视新闻的具象符号。然而毋庸置疑,电视民生新闻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转型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张建业 《今传媒》2012,(3):129-130
电视民生新闻一度成为全国各地电视台最火的栏目,如何做好电视的民生新闻,民生新闻应该怎样创办自己的风格呢?作为民生新闻的记者、编辑,在报道中应体现出民生态度、民生情怀。  相似文献   

3.
自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开播以来,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重庆电视台《天天630》、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杭州西湖明珠电视台《阿六头说新闻》等一批民生新闻栏目,都受到观众的空前欢迎,成为当地收视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新闻栏目。电视民生新闻为什么一问世就广受欢迎,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左真 《大观周刊》2013,(7):108-108
电视民生新闻一度成为全国各地电视台最火的栏目,如何做好电视的民生新闻,民生新闻应该怎样创办自己的风格呢?作为民生新闻的记者、编辑,在报道中应体现出民生态度、民生情怀。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短视频成为当下最流行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传统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短视频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制作需要加强创新思考,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将短视频与电视民生新闻有机结合,不断提高电视民生新闻内容质量,才能促进电视民生新闻实现更好的发展。本文对短视频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制作创新进行了思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坚持平民观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将话语权更多地交给平民百姓。但是随着民生新闻的日趋发展,地方台播出的民生新闻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民生新闻作为百姓与政府的话语平台,地方台如何去搭建好这个平台,真正实现为民说话,成为地方电视台关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倡导民生视角、表达百姓话语、体现民生关怀的民生新闻,曾经是电视新闻创新的代名词,媒体提高影响力和收视率的重要利器。随之而来的观众和业界对电视民生新闻同质化、琐碎化、表象化、低俗化的批评也越来越强烈。电视民生新闻亟待转型和提升已成为业界的共识。笔者认为,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提升民生新闻的品质,提高引导水平是电视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电视民生新闻一度成为全国各地电视台最火的栏目,如何做好电视的民生新闻,民生新闻应该怎样创办自己的风格呢?本文就民生新闻记者、编辑如何更好的在报道中体现民生态度和民生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崔恩慧 《青年记者》2009,(16):37-38
1999年5月,福建电视台创办《现场》栏目,实质上已具电视民生新闻的雏形。2002年1月,中国第一个打出“民生新闻”招牌的电视节目《南京零距离》横空出世。2008年1月,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正式更名为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全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民生频道诞生。这成为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稳步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1999~2009年是中国电视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其中电视民生新闻的曲折前进过程尤为引人注目。如今,站在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十年拐点处,电视民生新闻近期所表现出的新特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电视民生新闻的热潮直到数年后的今天仍未消去,从反拔的角度看,民生新闻是对传统电视传播格局和传统电视播报本位的双重反拨。反拔胜利的根本因素是民生新闻内在的民本、民生的本质理念。但是成就民生新闻的这种理念自身理论的不足,又会成为民生新闻在质的层次上提升的障碍。只有回归新闻传播的本位,只有树立人本的观念,才能给民生新闻找到突围的出口。  相似文献   

11.
试谈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的走热,成为电视新闻业界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那么,什么是电视民生新闻呢?正如“新闻”定义的众说纷纭一样,至今为止,并没有一个有关电视民生新闻的公认的权威定义。但是,有关电视民生新闻的核心要素,还是形成了其基本的共识,比如电视民生新闻叙述的角度、叙述的方式,电视民生新闻关注的内容等。本文试从这几方面着手,并结合电视民生新闻应注意的问题,对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谈几点自己的认识。一、平民的视角,平易的叙述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是以传者为中心的。长久以来,媒体的镜头大都存在两种倾向:—是“仰视”,节目“官气”太重,给人一种遥不可及、高不可攀之感,  相似文献   

12.
“新闻报料”成为如今红火发展中的电视民生新闻新闻线索重要的来源,而提供这些线索的“报料人”更是在电视民生新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报料人的产生以及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影响分析,以探讨电视民生新闻中“报料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电视民生新闻如何走出误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晓婷  罗忆 《东南传播》2010,(11):85-86
2002年以来,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电视民生新闻风起云涌,形成了遍及全国的电视民生新闻浪潮。电视民生新闻的成功毋庸置疑,它已成为一些地方电视台提高收视率的杀手锏,唤起了公众看电视的巨大热情,然而。在如火如荼的收视高峰背后,电视民生新闻也走入了某些误区:内容琐碎化、低俗化;局限于事件表面、缺乏深度等。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现今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误区以及如何走出这些误区。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到来以后,多种媒介形式让受众有了更多的选择,短视频成为当下大众最喜欢的传播形式之一,在这一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受众数量不断减少,面对受众获取信息形式的变化,需要充分思考短视频的传播优势,将其与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电视民生新闻的良好发展。本文讲解了当下电视民生新闻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和短视频给电视民生新闻所带来的的影响,并对电视民生新闻借势短视频发展的有效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孙莞 《记者摇篮》2008,(12):78-79
近些年,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以它良好的收视表现和丰厚的市场回报,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国内各地方台的“宠儿”。这股“电视民生新闻热”也为电视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同质化、琐碎化、娱乐化、低俗化等问题已引起业内人士的担忧。其中,电视民生新闻同质化现象最为明显,是各民生新闻节目普遍面临的“瓶颈”。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一种试图改善地方电视台报道本地新闻的努力正风靡全国,当2002年元旦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开播之时,当随后全国各地方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之时,新闻的定义以及判断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的新闻价值都发生了变化。有些学者把电视民生新闻的兴起,称为“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①也有学者认为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符合了中央关于新闻改革的思想,总之,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博得一片好评。民生新闻受宠的原因分析其一,电视民生新闻创造了高收视率,民生新闻成为地方电视台最能盈利的产品。地方电视台在与中央电视台的…  相似文献   

17.
最近几年中,在各大电视台中,民生新闻已经成为比较常见的报道形式之一。在此基础上,民生新闻的发展对于中国电视传播行业而言起着促进性的作用。本文针对县级广播电视台电视民生新闻的优势、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相应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在电视媒体收视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民生新闻成为电视新闻生存和发展的利器。因此,做好电视民生新闻采访至关重要,必须强化民生新闻选题策划,充分挖掘新闻价值,以平民视角关注民生问题,运用多种采访形式,增强民生新闻的精神内核定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自南京零距离播出后,电视民生新闻成为我国各大电视台的新宠。它的热闹荧屏既丰富了电视节目样态,也提高了收视率,可谓一举两得。但是,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的逐步发展,我们也不难看到电视台在运作民生新闻时出现的问题。基于此,针对眼下电视民生新闻存在于采编层面的误区、新闻价值取向的偏差以及职业道德的错位作出分析,并提出坚守三贴近原则,着力打造名主持,强化新闻点评和实现多媒体融合,是提升电视民生新闻品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发展迅猛,它凭借独有的特点和优势,逐渐占据新闻报道的重要阵地,成为新闻媒体提升收视率的重要砝码。首先,电视民生新闻关注百姓生活,贴近基层,具有较强的平民化意味;其次,电视民生新闻凸显服务性,舆论导向直指大众生活,促使新闻具有可看性;最后,报道领域宽,可以全方位扫描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电视民生新闻常以老百姓的"信息管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