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马踏飞燕》,又称《马超龙雀》或《飞燕骝》,1969年出土于甘肃武威一座东汉灵帝时期的张姓将军墓。它充分体现了我国祖先想象力之卓越、构思之新颖以及铜铸工艺之巧妙。《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这匹正撒开四蹄飞奔的骏马体态矫健,昂首甩尾,头微微左侧,三足腾空,只有右后足落在一只展翼疾飞的龙雀背上。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小燕  相似文献   

2.
《马踏飞燕》一文讲述的是1969年出土的东汉时期的铜奔马,以它巧妙的构思和它所包含的科学原理闻名天下,表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文章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了解奔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所包含的科学原理,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时,我借助微机这样处理这一难点:文中涉及到的“重心”“支撑点”两个概念学生都很陌生,而这两个概念恰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我首先在微机上显示出一匹静止的马,用箭头标出马的重心所在位置。(让学生明白重心就在匀称物体的正中心。)接着,演示当用一物体将马托起时,要让马保持平衡,物体的一…  相似文献   

3.
《马踏飞燕》(第十二册)是一篇看图学文,是一篇介绍珍贵文物“马踏飞燕”的说明文。教学时,要紧紧抓住“马踏飞燕”所体现的奇特的艺术想象力和奔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所包含的科学原理这一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铜奔马的特点,仔细观察画面,展开适当的联想或合理的想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铜奔马所显示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创造才能,从而  相似文献   

4.
《马踏飞燕》是人教社新编小语教材第十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看图学文,是一篇介绍珍贵文物“马踏飞燕”的说明文。教学时,要紧紧抓住“马踏飞燕”所体现的奇特的艺术想象力和奔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所包含的科学原理这一重点,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抓  相似文献   

5.
《马踏飞燕》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的首篇课文。这是一篇介绍珍贵文物“马踏飞燕”的说明文。课文以简短的篇幅、精练的文字 ,配合一幅精美的照片 ,介绍了1969年于甘肃武威出土的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马踏飞燕”的造型特点 ,表现了设计者巧妙的构思 ,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在本组教材中 ,这篇课文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观察及思维能力的任务。因此 ,教师可确定如下教学目的 :一是思想方面 ,了解铜奔马所显示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 ,向学生渗透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教育。二…  相似文献   

6.
一、紧扣说明对象,理解主旨紧扣说明对象,理解文章主旨是科学、高效阅读社科说明文最有效的手段,抓住了说明的对象,就掌握了文章的内容,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就把握了作者的观点。例如,2001年高考第17题,以下不属于作者为铜奔马正名的原因的一项是:A.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其名称一直众说纷纭。B.“马踏飞燕”、“马超龙雀”二名跟铜奔马造型相合,但未被采用。C.“铜奔马”一名中虽有奔马,但没有飞燕,不能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之一任知初编辑: 您写的刊登于1993年第7期(历史教学》上的教材图画解释《东汉铜奔马》一文,我仔细拜读后,感觉意犹未尽,故在此再作一点补充。关于奔马右后足所踏究属何种飞鸟,在国内考古界曾展开过热烈的讨论,前些年颇为流行“马踏飞燕”与“马超龙雀”两说。1986年9月,在英国南安普敦市举行的第十一届世界考古学大会上,中国考古学家周本雄公布了他的一项研究新成果——东汉铜奔马的正确名称应当是“马踏飞隼”,从而,为这一艺  相似文献   

8.
铜奔马是一件罕见的青铜雕塑,被确认为中国旅游标志。然而,关于奔马及其蹄下飞鸟的讨论,学术界尚存较大分歧,这件雕塑的命名也至今没有定论。结合摄影史资料和出土材料进行分析,指出铜奔马塑造了真实准确、四肢腾空的奔跑姿势,飞鸟起支撑马身和保持其平衡的作用,同时也以此显示奔马正处于四足腾空的状态。通过对东西方艺术中奔马形象的比较,初步探讨了这种姿势的来源及产生。  相似文献   

9.
《马踏飞燕》是人教版第十二册的课文,因为是新课文,我特别认真地钻研了教材,仔细考虑了学生可能质疑的问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令我难以预料的情况。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仔细看图后,说一说这座铜奔马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有疑问?”有的学生怀疑:  相似文献   

10.
《马踏飞燕》的教学重点在第二段(第二、三自然段)和第三段(第四自然段)。其教学设计如下: 一、指导看图,培养观察能力。 1、设置疑难。看图前提出问题:(1)这是一匹什么样的马?(2)马怎样踏飞燕?(3)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构思? 2、初步解疑。看图时教给方法。(1)整体观察马的外形特点。按马的身躯、体形、鬃毛、四蹄、头、尾、口的顺序看,使学生认识这是一匹奔跑中的骏马,能给人以姿态  相似文献   

11.
奔马图     
这是一匹正在飞奔的马.马头高高昂起,尾巴正在甩动,像要跃出画面.这匹奔马形神兼备,动作协调,它那自由奔放的样子让人觉得酣畅淋漓.这匹马的线条好,有轻盈的动态美,而且马尾和鬃毛疏密结合,浓中有淡,马的嘴、鼻、眼、耳皆生动传神,真不愧为大师级的水准.  相似文献   

12.
奔马图     
这是一匹正在飞奔的马.马头高高昂起,尾巴正在甩动,像要跃出画面.这匹奔马形神兼备,动作协调,它那自由奔放的样子让人觉得酣畅淋漓.这匹马的线条好,有轻盈的动态美,而且马尾和鬃毛疏密结合,浓中有淡,马的嘴、鼻、眼、耳皆生动传神,真不愧为大师级的水准.……  相似文献   

13.
1 马踏飞燕艺术珍品闻名天下外形奔跑原理膘肥身健体形匀称鬃毛整齐四蹄坚韧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马踏飞燕匠心独运重心平衡造型优美卓越的创造才能这篇看图学文通过对出土文物“马踏飞燕”照片的介绍,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的创造才能。板书紧扣图文,从铜奔马的外形特点、奔跑姿势、制作原理等内容,突出它的艺术成就。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图文,观察事物,学习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重点,从而使他们感受我国古代  相似文献   

14.
石英  孟兆山 《江苏教育》2006,(2A):27-27
美国纳尔逊中学大门口有一匹用苏格兰黑色大理石雕成的奔马。它并不代表马到成功的意思。因为那是一匹被剥了皮的马。这当中有个故事:  相似文献   

15.
美国纳尔逊中学大门口有一匹用苏格兰黑色大理石雕成的奔马。它并不代表马到成功的意思,因为那是一匹被剥了皮的马。这当中有个故事:  相似文献   

16.
[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由两篇看图学文和两首古诗组成。 《马踏飞燕》这篇看图学文的图画是一幅出土的铜奔马照片。全文有五个自然段,大致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有两句,第一句说明铜奔马产生的时间和它的历史价值;第二句说明出土的时间及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名闻天下”与第  相似文献   

17.
缘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之说,常乐得伯乐终日昏昏然,直觉得身价陡增百倍。瞧他趾高气扬的样子,连相马的态度也非同于以往。一日,马场上聚集了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马,等着伯乐慧眼识珠。伯乐呢,高傲地在马场内瞧瞧这匹,望望那匹……最后,不仅对马们不屑一顾,还指手划脚地对马们进行了训诫:“如今,我要相的是像徐悲鸿画的那一匹昂首疾驰的奔马。都说‘千里马常有’,可惜你们这些马中,我还没发现千里马。马群中身材高大形态姣好的马,很可能是品性极差的劣马;色彩艳光泽好长得俊的马,很可能是经过化了妆的马;招人现眼装…  相似文献   

18.
美国纳尔逊中学大门口有一匹用苏格兰黑色大理石雕成的奔马。它并不代表马到成功的意思,因为那是一匹被剥了皮的马。这当中有个故事: 这本来是一匹拉磨的马,但它嫌自己的主人——一位磨坊主给的活儿多, 乞求上帝把它换到一位农夫家。上帝满  相似文献   

19.
新意与角度     
古有一则"亡犬奔马"的文坛掌故:一匹烈马在大道上飞驰,将一只横穿马路的狗给踢死了。三名学童同时看到了这一场景,来校后,他们分别向老师作了如下陈述:甲说:马逸,有犬遇蹄而毙。乙说:适有奔马杀犬于道。丙说:有犬死于奔马之下。老师听罢,乃拊掌大笑曰:"妙哉!妙哉!‘横看成岭侧成峰’,此乃可悟作文之要旨也。"老师所谓"作文之要旨"在哪里呢?在"角度"。  相似文献   

20.
奔马     
在我书桌的台灯旁,置着一尊玲珑精致的工艺品——奔马,陶瓷质地,铜褐颜色,底座踏实稳固,周身油光锃亮。瞧那抖鬃扬蹄的气势。虬曲苍劲的尾巴,耳际似有“得得”之声滚过千里草原。就是这样一匹目视苍穹,傲然飞腾的奔马,却经年累月伴着我读书写作,似乎也在时时警醒着我,鞭策着我。这件陶瓷奔马的工艺品,是十年前一个叫马琼的学生在毕业时送给我的。她平时穿着朴素,个头矮小,成绩也一般,因而在老师和学生中是不大引人注意的。之前,我对她也并无多大印象。而马琼同学在送我“奔马“时,却口口声声感谢我对她的鼓励,并说我是她心目中最难忘的老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