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修订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强调,“社会实践活动是本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规定小学至少要有3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的实践活动。同时研究表明,一个人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炼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如果没有把学生放到真实可感的社会实践中去教育,只是局限在狭小封闭的教室里说教,必将导致思想品德课的知行脱节。因此,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以及知、情、意、行各要素的整合,帮助学生内化道德规范;能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针对性,帮助我们有的放矢地解决学生思想上的一些困惑,增加教育的可信度;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锻炼其为人处事的实际能力,并帮助学生树立刻苦的实践精神、认真的实践态度和科学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2.
杨燕微 《广东教育》2004,(12):46-46
当今的思想政治课应该在传授知识、陶冶情操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些可以通过开展活动课的模式来实现。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导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估、考核的法规性文件。《课程标准》明确规定,“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的20%”,“社会实践活动是本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强调要增加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成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在学习评价中,强调了对学生行为表现和道德实践能力的评价,通过评价,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学习的氛围。思想政治课实践活动,包括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两种主…  相似文献   

4.
张仕碧 《成才之路》2011,(12):23-23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标准》指出:"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而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也强调"社会实践活动是本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强调要增加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成分,有计划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初中思想  相似文献   

5.
徐敏 《教师》2013,(30):56-56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它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实现途径。实现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活动教学,需要教师、学校、学生的多方努力。开展小学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具有重大意义:不仅有利于促使小学教育“素质教育”的真正实现,更有利于教师和小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人们在后天的生活中学习和内化的过程。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可以通过开展课堂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游戏比赛等形式,让学生从生活出发,在学习中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活动的实效性,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取得真正的实效,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7.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人的思想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可见,实践性是新课标一个重要特征,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有必要认识社会实践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价值。社会实践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价值到底有哪些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社会实践活动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侧重于认知而忽视情感生活体验,重理论说教,轻生命叙事。但在儿童品德形成过程中,情感体验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情感生活体验有助于道德认知的形成和内化,有助于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提高和培养,并能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它是道德认知转化道德行为的纽带。学生的情感体验对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激励、强化、内化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机会,点燃原有情感、学会借助事例,开展情感体验与联想、优化教学情境创设,激发情感体验、合理引导,内化学生积极情感体验,重新审视小学思想品德课中进行情感体验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9.
林育洪 《江西教育》2002,(22):21-21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强化道德情感,培养心理品质,锻炼道德意志,并逐步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一门重要的修身课程。依据思想品德课是学生修身课这一性质,教师讲完一堂思想品德课,还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只能算完成了一半,而另一半则要看学生的理解与回应和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得如何。我们可以将一堂思想品德课比喻成一首由上下两节组成的教育诗,教师的课堂讲授只是诗的上节,而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理解与回应和引导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才是诗的下节。完美的思想品德课教育诗,要求上节必须做得好…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课教学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所以应开展各项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环境,促使学生对道德规范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从而真正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真正实现道德的内化,真正学会如何做人。   在思想品德课中倡导体验教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多一些社会实践,少一些课堂模拟   基于课堂教学的特点,思想品德课同其他学科一样受到上课时间的限制,因而很多活动便被老师们设计成了课堂模拟活动,这种教学总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我们在感慨“ 5+ 2=0”的同时,是否也该反省一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学习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我们认识到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又要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志与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就必须把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与少先队的活动以及家庭教育都紧密结合起来,光靠讲几节思想品德课就难以达到《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的。思想品德课与少先队活动,在完成《大纲》规定的教育任务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但二者又有各自的特点。思想品德课侧重讲清道理,通过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讲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而少先队的活动则是出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通过引导队员们接触社会实践,在开展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活动中使大家受教育。这就把课内与课外、自上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较大幅度地增加了实践活动的要求,以加强实践教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阶段至少有2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据此精神,从2002年下半年  相似文献   

13.
一、“活动”的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中指出思想品德课“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对小学生应多采用活动方式进行教学”。在“修订说明”中规定小学至少有3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增强实践活动,强调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是促使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在关于印发《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的通知中明确要求,《课程标准》的修订要“转变教育观念,适应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淡化学科理论体系,增强教学的实践环节”。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较大幅度增加了实践活动的要求,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在时间安排中,规定“初中至少有20%的时间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5.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大庆石化总厂教师进修学校李桂芹目前,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学科教学中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现就如何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谈几点看法。一、抓情感体验,促道德内化,提高道德素质情感体验是学生对教育情境中有道...  相似文献   

16.
小学思想品德课作业设置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指出,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而要达成这一根本目的,单靠“听、讲”不可能获得,它必须通过实践操作来掌握。因此,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从学文、激情、明理、导行列内化。都应当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操作训练。内容多元、形式多样、角度多维的作业练习,应当贯串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真正获得“发展”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一个环节,让学生的道德认识在作业中习得,道德情感在作业中升华,道德意志在作业中强化,道德行为在作业中内化。  相似文献   

17.
开展活动课是这次新课改的一个亮点。江泽民同志说:“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经验。”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提出在中小学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并规定开展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的20%。新的课程标准还在每个单元设计了1—3个活动。所以,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韩宁华 《陕西教育》2010,(7):107-107
过去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材内容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比较少.教师往往强调理论观点的灌输.而忽视学生理解、体验和实践的感悟。这种脱离生活的理论教学.淡化了思想品德课固有的科学内涵.很难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我在教学中的实践体会是:只有思想品德课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练,都需要在实践中锻炼。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  相似文献   

19.
实践活动课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它主要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以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为题材,通过各种项目和活动形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自主性、经验性等为主要特征的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认真研究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活动课的特点与功能,对于更好地搞好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思想品德实践活动课的特点思想品德课的实践活动是现代课程结构系统化的结果,它综合了思想品德课自身和社会实践活动两者的特点,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在…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编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较大幅度增加了实践活动的要求。学校、学生乃至整个社会如何面对这一新的变化要求,已成了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从教学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各方特点,浅析了在素质教育条件下如何开展好活动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