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谈谈论文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写作不是问题研究的终结,而是问题研究的过程。选题和选材是论文写作的前期准备,选题的重要性约占30%至50%的比重,选材应讲求质量、方法和技巧。标题、摘要、关键词等的写法要符合规范要求。论点应鲜明正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语言运用要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3.
我参加了人物通讯《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和《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下面简称《嘱托》和《报道》)的采写工作。现在,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两篇通讯采写、构思的过程,谈谈它们产生的具体背景。  相似文献   

4.
文章或报纸消息中引用别人讲的话(有时也引用自己曾经讲的话)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引用,二是间接引用。所谓直接引用,就是照引原文(或原话,下同),不得作任何改动,还要使用引号。所谓间接引用,就是引用原文大意,可以同原文完全一样,也可以有所变动,只要不失原意即可,这种用法不能使用引号。在这两种引用中涉及人的时候应该怎样说,值得留意。下面从杜鹏程的《保卫延安》  相似文献   

5.
什么样的报道记者不出头露面较为好;什么样的报道记者直接出面更有说服力,这都涉及新闻写作中的人称问题。有的同行说得好:人称运用得恰当与否,对新闻写作的成败大有关系。因此,在新闻写作时如何使用人称,也是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新闻写作中最常用的是第三人称。这种写法是  相似文献   

6.
杨玖喜 《大观周刊》2012,(25):197-197
创新教育是目前我国新的教育模式下对各学科在教学方式上的一个主观要求。本文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为例,简单分析了目前我国高中写作教学在创新上所存在的问题,并参考新时期下高中作文写作教育的创新要求。对高中写作的创新教育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写作人物通讯,作者总离不开叙述这一表现手法。可以说,叙述是通讯写作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表现手法。在我所见到的人物通讯中,作者在进行叙述时,采用三种不同的人称,即“我”、“你(您)”、“他”作为“叙述主体”。这个“叙述主体”,就是作  相似文献   

8.
一、性质和特点总结,是把一个部门或一个方面的实践活动,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提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予以认识的一项重要的写作活动。总结写作的过程,就是通过回顾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实践活动,从中明确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经验教训的过程。要写好总结必须深入地了解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最后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请示是机关干部最常用的体,而现实中又经常见到一些不规范的“请示”。请示要报送到上级机关,上级领导要亲自阅读与处理。因此,写好请示十分重要。写请示主要应该注意三个问题。一是什么情况下用请示,二是按照请示的具体内容拟制请示。三是遵守请示写作的一般要求。  相似文献   

10.
梁波 《天津档案》2007,(7):3-33
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平时写东西最常用的文体就算是应用文了。因此,学习并掌握好应用文的写作知识,对提高自己驾驭文字的能力,胜任机关工作是十分必要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徐勤 《新闻三昧》2008,(1):52-53
人物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物新闻包括人物通讯、人物专访、人物消息、人物特写等体裁,狭义的人物新闻专指人物消息。  相似文献   

12.
彭斐章同志5月9日给武汉地区80届函授生作《谈谈毕业论文的与作》辅导报告,曾由穆瀚整理摘要刊载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主办的《图书情报知识》第2期。这个报告,不汉对大学毕业生有指导作用,而且对图书馆界科学研究、写作论文也有普遍指导意义。本刊在此发表报告全文,以饷读者。  相似文献   

13.
谈谈模糊词语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吕绍武许多新闻教科书几乎都强调新闻写作应当尽量少用或不用诸如“最近”、“不少”这样的模糊词。但新闻写作实践告诉我们,许多新闻免不了要用模糊词语,若用得恰当,能起到精确词语不可代替的作用。模糊词语,是指外延不确定,内涵无定...  相似文献   

14.
戴红 《大观周刊》2012,(49):268-268
英语写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的语言学习规律,写永远被排在最后,于是忽视英语写作的现象出现了,高中生应多加强英语写作,利用写作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为以后工作学习打下坚实的外语基础。这样久而久之,必定会由英语写作带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必定会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的成绩,行成良性循环,有利于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5.
不管承不承认,写作者多少有些自恋,尤其是新手.这不是坏事,但表达欲一旦破笼,便过犹不及.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掌握不好"我"与故事的距离,即使是与己无关的纪实作品,作者也硬给自己加戏. 来个隋景模拟.小明交稿了,神情颇为得意,觉得这次写法很不俗.我打开邮件,看到这么几段—— 我的手机计步器已显示2万.全世界都在找苏神,包括...  相似文献   

16.
所谓细节,实际上是指影视作品中的某种能够集中反映事物本质特征、揭示作品题旨内涵或激发观众视听兴趣的“特写”。这里所说的“特写”,并非只指“特写镜头”(当然细节描写常靠特写镜头来表现),它主要指影视作品对特定信息元素的着意刻画、重墨渲染以及突出表达等等。影视作品离不开细节。优秀的影视作品成功的因素之一,往往是其中的一些细节特别能打动人,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可以这么说,细节常常赋予影视作品以灵气并能使之“活”起来。例如,一说起影片《小兵张嘎》,我们会首先想到这部片子的一些细节,如嘎子上树藏枪,嘎…  相似文献   

17.
语病,本来是指不符合语法规律而造成的语言不通畅、影响准确表达语意的毛病,即语法毛病。我们在播音业务中借用这个概念,则是指那些不符合体裁内容、文字特点的有声语言表达上的毛病。譬如新闻体裁的语体特点反映在播音上,要求语言的表达通顺流畅、朴实紧凑、清新明朗、干净利落,不论你的新闻播音具有哪种表达特色(宣读、讲述或其他),都应该具备这个基本的、符合内容与形式要求的语言表达素质。  相似文献   

18.
广告,作为商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已经渗透到现代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传播经济、科技、社会信息强有力的工具。事实上,广告既是推介商品和服务、促进销售的普遍手段。又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风尚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9.
所谓效应,是指某个人或某种事物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应和效果,它分为正效应和负效应两种,负效应是相对正效应而言的。新闻报道对被报道的对象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就是新闻报道的负效应。记者或通讯员在采写某单位或某人物时,由于种种原因,不仅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反而由此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纠葛甚至官司,这种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分析起来,大致可归类为有意识型和无意识型两类。有意识型的作者大都为专职新闻工作者或文学工作者。这类作者的文章所造成的负效应往往直接与被报道者的利益、声誉有关,报道的内容大都为名人的家庭和日常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20.
连俊 《新闻与写作》2001,(12):18-19
述评,是以夹叙夹议、边叙边评的方式来反映国内外重大事件或问题,从而传播新闻信息的一种新闻体裁,它既是带有评论色彩的新闻报道,又是以新闻事实为基础的评论分析。由于述评具有观点鲜明、论说深刻、信息量大等特点,正成为继消息、通讯之后,媒体进行新闻报道使用的又一重要新闻体裁。 经济述评作为述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各类述评写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大到国际国内经济走势,小到老百姓柴米油盐价格的涨跌,都可以采取这种体裁进行报道,适用范围十分广泛。在长期新闻写作实践中,经济述评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侧重面:一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