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一方面体现在收入贫困,另一方面则是教育及培训的贫困.调查结果再次证实了贫困地区农村弱势群体的"贫困陷阱":即低社会资源--低教育水平--较差职位--低收入--低社会资源"恶性循环.帮扶农村弱势群体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农村弱势群体的教育,尤其是其家庭劳动力的非农职业培训,提升其人力资本,进而加强其就业能力,以促使其实现"自救"乃至致富.  相似文献   

2.
基于甘肃农村地区的实地调研对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探讨。分析结果说明:影响西北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投资有很多因素,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的因素。其中非经济因素是影响家庭教育投资的重要因素。家长的民族、宗教信仰、文化程度、传统文化、教育观念以及教育价格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农村家庭教育投资状况,而孩子数量、孩子性别、打工潮、大学生找工作难等因素并不能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资状况。家庭的经济条件状况对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并不直接对家庭教育投资力度产生明显影响,但是当家庭经济状况达到相当水平时,家庭教育投资水平会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周红莉 《成人教育》2015,35(5):44-47
教育投入是家庭生活性消费支出的重要内容,代表着最核心的精神文化需求,与家庭收入密切相关.自建国以来,以经济体制变革为主线,中国家庭收入与教育投入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在收入增长与分化中实现了教育投入性质从消费到投资、教育投入行为从被动到主动、教育投入意向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促使教育投入成为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与家庭生活品质的关键指标.同时,城乡家庭教育投入差异日趋加大,考验着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与教育投入思维.  相似文献   

4.
殷红霞 《教育科学》2007,23(5):14-18
教育投资与个人收入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性,教育投资是提升个人及家庭经济地位的主要途径。然而,个人教育投资也受制于家庭现有收入水平的制约。在西部传统农业区,长期性、高密度性教育投资支出与家庭实际收入水平之间的相互制约性更显著。基于此,本文通过对陕西关中某地的实地调查,着重分析家庭现有收入对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制约影响,通过对家庭收入与教育投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提出改善农村教育投资环境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教育事业的重要承担者,研究家庭教育投资对于整个教育事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通过搜集我国1992—2021年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数据集,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实证分析经济收入、银行储蓄率对家庭教育投资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收入和银行储蓄率对城乡家庭教育投资的影响存在差异。对于城镇家庭而言,滞后一期经济收入和银行储蓄率是家庭教育投资的格兰杰原因,且均对家庭教育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后者的影响效果较小;对于农村家庭而言,滞后一期经济收入是家庭教育投资的格兰杰原因,不仅对家庭教育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影响效果相比城镇家庭更好,但银行储蓄率对家庭教育投资没有影响。为此,建议稳步提升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补贴比例,以降低农村家庭教育投资成本;努力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城乡教育均等化;构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体系,提升农民群体的经济收入;提供教育储蓄产品,间接扩充教育投资总量。  相似文献   

6.
根据明塞尔的劳动挣得函数,建立说明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之间关系的人力资本收益率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河南农户收入结构日趋合理,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英主要收入来源,其非农收入主要受劳动力的技术、健康状况、就业年限和受教育水平等人力资苓因素影响,以及性别、市场进入方式等非人力资本控制因素影响。可见,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与家庭收入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教育作为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一直倍受关注。农村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庭教育对农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孩子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进程。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家庭教育水平低,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加之近几年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农村人口流动性增大。因此,农村未成年人教育相对而言难度更大,家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对农村社会经济乃至整个宏观社会经济发展都埋下了隐患。由此我国农村儿童家庭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给家庭教育带来了层出不穷的新问题,使得广大家长面临"生子容易,教子难"的困惑。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家长,文化层次不一,生活环境、自身修养不同,思想观念陈旧,家庭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当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8.
根据赤峰市农村样本的数据,本使用个人教育水平函数和农业收入函数估计了农村居民教育水平的决定因素及其与收入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教育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年龄组效应、性别效应和地区效应,家庭经济条件仍旧是影响教育获得的一个重要因素;教育对于提高农村家庭收入具有显的促进作用,甚至高于土地和劳动力人数的作用;这其中,初中教育的作用最大;女性的教育对家庭收入与男性有着相似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的状况,本文对新疆托克逊、巴里坤两县的237名学生教育支出数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旨在研究"新机制"实施之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义务教育成本差异性状况。结果表明:我国新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无法负担学杂费和课本费等基本支出而造成低入学率、低巩固率的问题已逐步得到解决,但在可控性强扩展教育支出与可控性弱基本教育支出等项支出上依然存在问题;新疆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教育支出总体上已消除了民族和性别差异,只是在可控性弱教育支出项目中仍然存在教育不公平现象;学生所在年级与机会成本的存在依然对适龄儿童入学和教育公平现象有影响作用。因此,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面向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教育资助体系将是未来义务教育资助政策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教育面临较大的挑战.贵州民族地区集中办学不仅导致贫困农村学校的缺失,并加重了学生上学、家庭教育开支的负担,许多儿童从学校流失.学校是嵌合在社会之中的,而现代化教育模式与民族地区农村的脱嵌,形成“学校-社区”二元对立模式,学校成为孤立于社区之外的教育机构.民族地区学校之所教与学生之所需不符,学生对外来学校的不适应导致心理排斥.民族地区教育新模式应从社会发展的视野,构建与社会一体化的学校,将学生真正纳入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