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公布的出土战国文献材料,绝大部分文字已经被释出,这为我们编写一部多卷本的《出土战国文献汇释今译丛书》提供了有利条件。本课题的研究是基于所有的出土战国文献原始资料之上,写出摹本,从文字考释、词语训释、语句通释、思想内容、时代性和地域性等方面概述以往成果,并形成自己的见解。最后写出对所选的出土战国文献的释文、标点、汇释、今译。  相似文献   

2.
沈玉成先生的《左传译文》(以下简称《译文》),以杨伯峻先生的力作《春秋左传注》为基础,与注文相辅相成,给读者、特别是一般读者增加了许多方便。沈先生在谈到今译《左传》所坚持的原则时说:“翻译采取了直译的方法,即在词义和语法上力求和原文对应,……其有不易直译的,则适当参以意译。也就是说,按照‘信、达、雅’的标准,译文偏重于‘信’,行有余力,才考虑兼及‘达、雅’。”这个原则,无疑是正确的。从古籍今译的角度来说,所谓“信”,就是要正确理解原著,保证译文的准确性;所谓  相似文献   

3.
我年青时就喜爱奇伟的服饰,到老年这种兴致还没有减少。身上佩着精美闪光的一良剑,·头上戴着“切云”的高帽,衣上挂着晶莹的美玉和珠宝。世道污秽浑浊,俊有人了解我,我将朝高天驰骋,一去就不回头。青龙在中间拉车,白龙在两旁相助,我同帝舜一起到美玉园里遨游。登土昆仑,吃着美玉般的花朵,我的寿命象天地一样永远存在,我的品德象日月一样放射光芒。悲哀的是南方的权贵不了解我,明天早晨我要由长江进入湘江。登上武昌的高坡回头观望,唉,秋末冬夜的寒风袭人。我让马在山边慢步,把车子停在长江北岸的方林。我乘篷船由沉江逆流而上,船桨一界起落…  相似文献   

4.
米珠薪桂: 苏秦之楚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饮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相似文献   

5.
《弟子规》今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国家建设事业后备人才的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而人才的培养关键要靠教育。李毓秀的《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少年儿童极好的传统教材。为了让《弟子规》内容精神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古为今用,文章特译了《弟子规》,诚望大家斧正。  相似文献   

6.
我常常读才士们写的作品,私下认为懂得了他们的创作意图。他们写作时使用语言,技巧上的变化实在多呢!尽管如此,美的、丑的、好的、坏的,我还是可以谈谈的。每当自己写作时,更加深知其中的情况,常常担心:构思的意思,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意思对了,又不能用准确的语言文字把它表达出来。原来不是懂得写作方法难,而是运用这些方法难啊!所以写这篇《文赋》来评述前辈作家丰茂华美的文章,并通过它们来论述写作成  相似文献   

7.
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我的太祖叫伯庸。正当寅年的正月,我在庚寅那一天降生。  相似文献   

8.
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我的太祖叫伯庸。正当寅年的正月,我在庚寅那一天降生。父亲研究了我的生辰,就给我取了个美名:名,叫做正则,表字唤作灵均。  相似文献   

9.
作为国家建设事业后备人才的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而人才的培养关键要靠教育。李毓秀的《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少年儿童极好的传统教材。为了让《弟子规》内容精神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古为今用,文章特译了《弟子规》,诚望大家斧正。  相似文献   

10.
人有酤酒者 [原文] 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问之里人其故,里人云:“公狗之猛,人挈器而入,且酤公酒,狗迎而噬(shì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夫国亦有猛狗,用事者是也。有道术之士,欲千万乘之主,而用事者迎而龁(hé,咬)之,此亦国之猛狗也。用事者为猛狗,主安得无壅,国安得无患乎?  相似文献   

11.
南朝宋刘敬叔撰写的《异苑》,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一部志怪小说。笔者近来研读中华书局出版的该书校点本,每有疑问,即记入卡片,反复索解。今就标点方面的问题提出一己之见,望方家见教。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语教材选用了《琵琶行》一诗,其中对"左迁"一词作注为:"贬官,降职。白居易任谏官时,因为屡次上书批评朝政,触怒  相似文献   

13.
夏衍的著名报告文学《包身工》被选为高中语文教材后,根据教学的需要,编者作了一些删改。这些删削和修改,大都是恰当的。但我觉得,编者在语言文字的加工上,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现不揣浅陋,提出自己的看法,向编审者和老师们请教。 1.清晨四点一刻,天还没亮,睡在拥挤的工房里的人们已经被人吆喝着起身了。(加点处原文是“蜂房般的格子铺里”) 原文同第六段“像鸽笼一般,每边八排,每排五户”等句相配合,突出了包身工所住工房的建筑特点,“蜂房般”的比喻也是第二段“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这一描写的伏笔,这是后有照应的“启行之  相似文献   

14.
黄肃秋先生校点的《西游记》是一部有重大参考价值的整理本,但失校、误校偶有所见,本文择要进行补正。  相似文献   

15.
丁茂军 《阅读与鉴赏》2010,(5):80-80,78
《岳阳楼记》作为古代散文名篇被选人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科书》(几年级上册)。文中大多数注释遵循文言文翻译“信、雅、达”的原则,这对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起了很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晖  汪秋明 《学语文》2004,(4):48-48
高中第二册第五单元选有《过秦论》一文,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文中有两处注释不妥,值得商榷,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汉书新注》是自王先谦《汉书补注》以来的第一个《汉书》全注本,《二十四史全译?汉书》是目前唯一的《汉书》全译本,两书对今人阅读理解《汉书》有莫大助益。但由于卷帙浩繁,其中少数注释尚有值得商榷之处,兹列《汉书》卷六六、六七数例,以期对两书修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文非 《学语文》2003,(5):47-47
试验本高中语文第四册节选了《庄子·逍遥游》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少数课本注释或失于粗疏 ,或有欠准确。兹不揣浅陋 ,提出商榷意见 ,供各位同仁参考。一、“故九万里 ,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教材注 :“[而后乃今培风]然后才能乘风 ,而后乃今 ,然后才开始。培 ,凭。”我认为 ,“而后乃今 ,然后才开始”这一注释欠准确 ,它给人的感觉是“字字落实” :“而后”就是“然后” ,“乃”即“才”。“今”引申为“开始”。这实际上是误导。本文中“而后乃今”另见于“背负青天 ,而莫之夭阏者 ,而后乃今将图南” ,而“乃今”还有一处 :“而…  相似文献   

19.
目前《诗经》有多种译本,古代文学研究者开始对《诗经》的翻译进行研究,归纳起来,主要集中体现在题旨的误解、词义的误释、经文的误译等。以现代诗歌形式翻译《诗经》已为广大读者接受。依据几部“国风”译注,从“国风的语义”、“国风的章法句式”、“国风的韵律”、“国风的语言”四个方面谈谈翻译国风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长歌行》今译 园里的葵菜颜色多么青青, 太阳出来晒乾了 ‘叶上的露水。 沐浴在春天的阳光里 自然万物生机勃勃 发出光辉。 但是啊!尝恐怕秋天来到, 花枯叶黄 一片衰败。 看,无数的江河流到东海, 什么时候再向西流回来? 年富力强的时候不 努力向上 奋发有为, 到了老年一事无成 ‘再悲伤也是枉然。 诗的首四句从园中的葵菜写到万物在春天的阳光里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景象。五至八句从秋天草木的零落变衰说到百川东流不复西归的事实,以喻有盛必有衰,盛衰无常和逝者不可复得的道理。末二句点明诗的主题思想,即“少壮须努力”。鼓励人们向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