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上适时地向学生示弱这样的想法,源于女儿初一时在数学课上指出老师讲错的一道数学题。记得那天回来后,女儿很兴奋地说:“今天老师将一道题目讲错了,一开始的思路就不对,一直讲到最后,全班没有一个人发现,老师已经准备讲下一题了,我忍不住站起来说出了自己的思路。老师就将此题又按我的思路重新讲解了一遍,还说我必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师的这一次无意的“弱”让女儿乐了好些日子,从此她不仅没有小看了老师,而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更浓、信心更足。  相似文献   

2.
星期天我和女儿在广场玩兴正浓时,遇到了女儿的老师,相互礼貌地寒暄后,老师面带微笑对女儿说:“作业写完了吗?”女儿紧张地回答说:“老师,写完了。”分手后,女儿说:“我们的老师见了我们班的同学总是问作业做完了没有,这是她的习惯。哎,幸亏我写完了。”女儿无奈的叹息声,引起了我的深思。老师对工作的态度是认真的,她渴望自己的学生能取得好成绩,为此安排了作业并多次督促学生及时完成,时间久了,就形成一种职业性的问候习惯。这种做法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不妨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一下。首先,教师安排了作业,学生肯定要想办法完成,但是如果教师…  相似文献   

3.
一天,女儿从幼儿园回来后,拽着我的衣角,扑闪着发亮的眼睛神秘地说:“老师说要举行绘画比赛了!”这事我早就知道,然而我意识到这对女儿很重要,因此故作惊讶地问:“是吗?你们老师说有你参加比赛吗?”这一问,女儿那双明亮的眼睛顿时暗淡了许多,可怜兮兮地说:“老师没说,可能没有我!”女儿的情况我了解,上小班畏惧绘画,每次作业都说我不会,迟迟完不成作业。到了中班,绘画的胆子大多了,可画面的颜色单调。教师和我多次指出,可女儿就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强词夺理为自己辩解。我有心想通过这次机会改变女儿,就试探着问:“你想参加比赛吗?”女儿想了想说:“我有点想,有点不想。”“为什么有点想呢?”女儿脱口而出:“我想得奖。”“那又为什么不想  相似文献   

4.
女儿问我:“妈妈,你喜欢你的老师吗?”我真诚地对孩子说:“我喜欢我的老师。”女儿一下子激动起来:“我也喜欢我的老师。我的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接过女儿的话,我也给她讲起了自己的老师,和女儿共同沉浸在对老师的美好回忆之中。从那以后,女儿似乎更喜欢上幼儿园,也更喜欢她的老师了。说实在的,如果以一个成年人的看法来回答这一  相似文献   

5.
今天,是个难忘的日子。 下午,我去接女儿时,女儿的老师说:“你的孩子今天举手发言了!”听了老师这句话,我激动得几乎落下泪来。我一下子紧紧抱住女儿,连声对老师说:“谢谢!谢谢!”老师这样一句平常的话为什么会令我这样激动呢?这得从女儿上小班时说起。  相似文献   

6.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当然也不例外。那么,教师如何看待自己出错呢?从教35年、连续10年被评为县模范教师的关美兰老师,在她教学生涯的最后一堂课被学生指出了一个词语解释的错误。关老师不仅在当天晚上到学生家认错,而且让女儿打印343张“更正”给自己教过的已经毕业的每一个学生寄去。这一错使关老师心脏病发作,弥留之际,女儿抱来了一大摞已贴好邮票、准备寄发的信件,她露出了宽慰的笑容,安详地闭上了眼睛。关老师一生犯错可能不止这一次,但“这一错”,让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她以生命之重把诚实做人和知错改错的美德留给了学生。  相似文献   

7.
赵老师: 您好! 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但这次我以一名家长的身份向您倾诉我的烦恼。我的女儿小雨正在上托班。有一天,带班老师当着孩子的面对我说:“小雨今天又没有好好吃饭,不给她五角星。”女儿听了这句话,很长一段时间闷闷不乐。请问赵老师,您认为这位老师的处理对吗?  相似文献   

8.
听女儿的老师告诉我,我女儿上课时怕动脑筋,每次叫她回答问题,她都会呆呆地站着或是东张西望,盼望有人告诉她现成的答案。老师很形象地说她是“等吃落地桃子”。当然,女儿被我教训了一番。但“等吃落地桃子”这句话,却久久地萦绕在我的心中。我自己也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像我女儿这样情况与心态的孩子,在现在的学校、幼儿园中可以找到一大堆。这类孩子  相似文献   

9.
女儿一天天在成长,在她成长的同时,我也受益匪浅。那天刚好星期天,我带着女儿急匆匆赶去坐公交车,女儿在路上捡到一张学生IC卡。表面看去,这张卡有点磨损,估计还能用。我问女儿:“你准备怎么办呢?”女儿不假思索地说:“我要去学校把这张卡交给老师,让老师再转交给丢失卡的人。”我说:“我也是老师,你就交给我好了。”“那怎么行,你可不是我的老师呢。”看着她那副认真的样儿,我只好期待着明天女儿会带回老师的好消息。  相似文献   

10.
周末,我带女儿在街上玩。忽然,女儿兴奋地喊道:“秦老师好!”便跑过去。我循声望去,女儿幼儿园的秦老师已蹲下身子,张开双臂将女儿揽入怀中,亲切地说:“黄冠好!秦老师带你去玩好吗?”女儿拍着手说:“好好好!”女儿今年4岁多,性格活泼,见熟人很热情。看着师生俩一起快乐地游戏,我想:幼儿园的孩子对老师就是亲热。又一次,我带孩子回家,看见女儿的班主任迎面走来,我提醒她:“蔡老师来了!”可是女儿没作声。这时,蔡老师走近了,叫道:“黄冠。”可她仍没作声。我尴尬地俯身说:“快向蔡老师问好!”她这才不情愿地吐出:“蔡老师好。”遇到两位老师,…  相似文献   

11.
前段时间,我读了端木的《“我以生命担保她行”》这篇文章,文中涉及的关于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的问题,确实令人深思。同一学生,中、美教师对她的评价竞然差异如此大,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文章大致的意思是:端木女儿进入高中时,学校要分文理科班,她报了文科。问何故,女儿答:“老师说我没有数学脑子”。老师这样一句评价,使她对理科失去了信心。接着,班主任老师提出一大堆“必须及时改正”的缺点,对她做了“全面”的评价:缺乏理科方面的才能,缺乏逻辑思维能力,学习不够努力……此后,女儿理科成绩明显下降。最后,曾是一个快乐、不甘人后的女孩…  相似文献   

12.
于漪老师在《引导学生打开认识的窗口》讲座中讲到:“把学生的无意知觉引导到有意知觉轨道,这是发展学生观察力的首要方面。”从老师来说,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训练时,也应变“无意”为“有意”,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无疑是很重要的。要老师对指导观察训练变“无意”为“有意”,首先要对这项工作提高认识。于老师说:“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  相似文献   

13.
女儿今年七岁了,从还没上学时,客厅的墙壁上就给她挂了一块黑板,在玩耍之后,她就在黑板上乱涂乱画。女儿上学后,就常常在黑板上写字或画画,有时还学着老师的样子让我和妻子端端正正地坐着当她的学生,以此来过一回教师瘾。我们乐意配合女儿,毕竟这也不失为复习当天所学知识的好办法。女儿过生日许愿的时候,神秘兮兮地对我爱人说:“长大以后要当老师。”看着女儿灿烂、稚嫩的笑脸,我无语,心里为之一痛,心里只想对女儿说:“女儿,长大后切莫做教师”。  相似文献   

14.
女儿妮妮从小就不喜欢唱歌跳舞,我们夫妻俩也没觉得这是什么缺点,就有意无意地回避着女儿的这一弱项。我们认为,只要女儿是快乐的,我们也就快乐了。转眼间女儿3周岁了,该送幼儿园了,我们兴高采烈地为她做好了入园前的所有准备工作,妮妮像个小大人一样,很潇洒地向我们挥挥手迈进了小班教室。她的入园表现深得老师的欣赏,之后更是令老师感动——她主动劝说和关照哭闹的小朋友,她也由此荣登了“班长”的宝座。但好景不长,一个月后,女儿不愿去幼儿园了,每次接她都是闷闷的。老师说妮妮怕上音乐课,让我们回家好好引导她。我与丈夫四目相望,音乐舞…  相似文献   

15.
一天,女儿忽然问我:“爸爸,你喜欢你的老师吗?”瞬间,我作出了反应,真诚地对孩子说:“我很喜欢我的老师。”女儿一下子就激动起来,“我也喜欢我们的老师,我们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接下来,女儿讲起了自己的老师,我也真诚地给女儿讲起了自己的老师的情况,和女儿共同沉浸在对老师的美好回忆中。从那以后,女儿更爱上学了,更喜爱她的老师了。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学生爱提问题.有些问题无意之中“考”了老师一把;有些问题则是学生故意出难题.想试探老师的智力、学问等。无论学生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考”问。教师都应该认真对待,机敏地巧答,否则会影响教师自身的形象,降低在学生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一篇“女儿,长大后切莫做教师”的文章在网上引发众人讨论,这位父亲苦口婆心列举当老师的众多不是,一心劝诱女儿长大后能另谋他路。时隔几日,另外一位母亲也给女儿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信,希望她将来做教师。一边是教师面临的种种悲哀,一边是他们头顶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环。到底是做老师还是不做呢?在这里,我们不打算对两位家长的观点进行任何的评判。我们将这两篇观点截然不同的文章编发出来呈现在大家的眼前,也并不是要大家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是非对错的认定,而是希望藉此能够引起大家对教师这一职业本身所存在的种种矛盾、困惑、冲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与追问。  相似文献   

18.
圆明缘 《师道》2006,(5):10-10
近日一篇“女儿,长大后切莫做教师”的文章在网上引发众人讨论,这位父亲苦口婆心列举当老师的众多不是,一心劝诱女儿长大后能另谋他路。时隔几日,另外一位母亲也给女儿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信,希望她将来做教师。一边是教师面临的种种悲哀,一边是他们头顶上“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环。到底是做老师还是不做呢?在这里,我们不打算对两位家长的观点进行任何的评判。我们将这两篇观点截然不同的文章编发出来呈现在大家的眼前,也并不是要大家对他们的观点进行是非对错的认定,而是希望藉此能够引起大家对教师这一职业本身所存在的种种矛盾、困惑、冲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与追问。  相似文献   

19.
曾看过这样一篇小品:中国父亲端木,拿着赴美读高中的女儿寄来的美国各科老师的评语,大跌眼镜:这真的是我的女儿吗?!她“有语言天赋”,她“乐观积极”,她“优雅”而有“创造性”,她有“人格的力量”,她是“宝贵的财富”!其中一位美国老师在推荐女儿上大学的信中说:“我以性命担保她行!” 这句话让一个父亲的心无比惊讶又深深地震撼。因为仅仅在4个月前,端木送走的那个女儿,是一个被老师批评为“没有数学脑子”,垂头丧气地对着父亲说“我厌学了”的孩子。  相似文献   

20.
一次,一位家长跟我谈起她儿子对老师的不满:别的孩子与老师打招呼时,老师总是点头微笑,可她儿子招呼老师时,老师好像总是听不见。所以她儿子得出结论:老师不喜欢他。我相信这位老师是无意的,也许是顾不过来,也许是身体不适,也许……可孩子很在乎,老师无意中打破了一颗纯真童心的平衡。一次,我碰巧在大班厕所听到两个孩子的“悄悄话”。一个男孩高兴地对一个女孩说:“今天老师摸我两回头。”女孩更自豪:“这有什么了不起,今天老师还亲了我呢!老师就是喜欢我。”教师可能没把这当回事,但孩子很在乎。一次,一位家长声泪俱下地要求园长给孩子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