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新的发现、发明、研究和创新,其核心在于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是教育。21世纪需要创新人才,呼唤创新教育,能否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事关民族发展的后劲。因此,积极开展创新教育,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切入点,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是我国教育肩负的最具挑战性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我国跨世纪改革与开放的战略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需要的是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重视和加强学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是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本文想着力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导致的"应试教育"的弊端,日渐显露,它不能培养出跨世纪和适应竞争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要求我国的教育模式应从根本上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因此,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项重要而伟大的工程。  相似文献   

5.
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这一任务只能落在教育这一杠杆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因而全民素质的提高只能落在教育工作者身上,班主任更责无旁贷。在二十一世纪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繁多而艰辛,责任重大,对班主任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英语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强烈,从而使得我国的教育模式应从根本上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长期以来一直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体制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却严重“营养”不良,已不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因此,消除应试教育,实施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劳动素质教育和审美素质教育等七个方面。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各级各类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不少成绩。同时我们也十分遗憾地看到…  相似文献   

8.
学校教育环境现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明进步,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高素质人才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学校教育环境的塑造。针对当前学校依然存在的“应试教育”环境,提出了营造创新的宽松教育环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多媒体计算机引入教学是我国教育从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这一点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毋庸置颖,计算机引入教学将对培养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而重大的历史任务,需要以法学教育为基础,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新时代,如何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熟悉我国法律体系且能够解决我国现实问题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成为当代经济法学教育,乃至于法学教育的重要使命.立足经济法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深刻把握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原则,探究如何创新经济法学研究生培养机制,以期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输送更多高素质法治人才.  相似文献   

11.
<正>21世纪的人才要具备创造能力、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其中,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是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需要优质的教育。众所周知,填鸭式教学、唯分数论严重约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行政化教育、应试教育越来越阻碍社会的发展,经过高考名校高强度应试训练而进入名牌大学的  相似文献   

12.
面对21世纪科技迅猛发展,教育文化的多元性,我国的教育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已经引起教育人士的重视。李岚清副总理在视察沈阳音乐学院时指出:“一个高素质创新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只有艺术修养的人才会成为创造型人才。”由此看来,作为人文教育中坚的艺术素质教育直接关涉到创造型人才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发展科技必须办好教育。我国的基础教育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高民族素质已成为事关全局的战略问题。民族素质取决于人才培养,人才培养取决于教育,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无疑,教师素质就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应试教育限制了个性的发展。高校必须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如何加强素质教育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构建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浅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素质人才 ,而我国的大学英语传统教育模式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针对传统教育体系的弊端 ,提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国内竞争越来越激烈,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就越来越迫切。特别是在加入WTO后,中国面临许多严峻挑战,而应对挑战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即复合型、国际化、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就要改变过去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在目前高校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学校开设艺术课程,进行艺术素质教育,对高等教育发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及研究与开发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职能起到很大作用,也能适应大学生个性化、创造性、道德修养等方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7.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时代发展到20世纪末期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大突破。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基础教育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关键是要培养和造就适应于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师范院校是教育的工作母机,因此,对师范生素质教育的方法研究也就成为师范院校责无旁贷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质量的基础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加强师范生的素质教育,以适应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在科学研究和经济建设领域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国家创新体系其核心是建立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人才的体系,即建立教育创新体系。如何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就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但是,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和教学事务管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存在着一些不利的制约因素。 一、应试教育模式从体制上遏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应试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内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特点是,把知识性的…  相似文献   

19.
曲华 《教育教学论坛》2014,(50):202-203
从对比中美孩子的分数与能力入手,分析我国教育造成"高分低能"的各种原因,对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学校的"应试教育"进行了分析,试图在分数和能力之间寻找平衡点。最后从完善成绩评估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培养出真正的高素质高能力人才。  相似文献   

20.
田瑞 《宁夏教育》2007,(7):37-38
在学校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能否使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德育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国传统教育中的德育存在着形式化、简单化的问题,习惯于利用政治和德育课作单纯空洞的说教式的灌输,故收效甚微。而物理教学中的物理学史教育,就能克服这些弊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