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课程政策、学校教育哲学与办学理念、教师专业发展、课程资源、行政支持、家长与社区参与六大方面的条件。从山西省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系统的情况看,现在的农村中小学学校教育哲学与办学理念不符合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师资水平堪忧,没有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农村地区潜在的课程资源丰富但开发能力欠缺;校本课程开发缺乏行政支持;家长与社区不支持校本课程。因此,农村中小学要开发有效的校本课程,需要改变学校的办学理念,加强师资培训,加大行政支持力度,促进家长与社区的参与。  相似文献   

2.
娄华英 《上海教育》2016,(Z1):42-43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育资源支持,需要课程开发者的智慧,需要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家长既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张江高科实验小学在这方面作了有益尝试。家校合作——校本课程开发的新途径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整合学校、家长与社区的资源,但实践  相似文献   

3.
任何学校都处在一定区域内,学校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地区文化传统等因素都会影响学校的发展及其课程建设。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注重地域资源与校本特色的有机结合。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社区环境,师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挖掘其潜在的课程资源,开发出特色的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施国娟 《文教资料》2013,(16):139-140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校本课程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如何开展好校本课程,使学生真正从传统的教育中走出来,成为每个教育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然而校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没有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校本课程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从哪些途径来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是一个极为有价值的问题,作者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情况,从学校理念与目标、地域文化、学校人力资源、区域资源等方面作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影响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包括校本课程目标的制定、资源开发过程、实施过程等方面)的因素很多,在各种因素中,学校文化建设对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影响最大。因为学校文化是学校文明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开发场所是在学校,开发主体是学校的校长、教师,以及校外的学生家长、社区人士等。主要开发活动是制定学校课程计划、实施课程并评价课程。与国家课程开发相比,校本课程开发有三个独特的特征:其一,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民主参与的、开放性的课程决策过程。校本课程开发既有学校内的教育人员,也有学生及其父母,还有学校外的社区人士等,众多人员参与其中,而且尊重参与者的意见和声音,体现出校本课程开发民主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7.
一、开发校本课程“回民文化传统教育”的意义我校是全省唯一的回民子弟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我校的办学特色。我校有历史传统,有丰厚的社区民族资源,有回族教师学生,这些都是开发与实施这一校本课程的有效资源。“回民文化传统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能使学生了解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是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它强调充分利用学校及社区的课程资源,调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等一切力量,开发符合学生需要和特点的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个体性、差异性的要求。它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大大丰富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本土化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流程,主要包括建立组织机构、开展调查评估、设定目标、集体审议论证、师资培训、课程编制、课…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课程开发是民主开放的过程,能尊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教育制度内权利与资源的重新分配,也是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以及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高校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改革和高校自身改革的良好机遇,同时也遇到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教育观念、师资队伍和课程开发能力等现状的严峻挑战。高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条件为明确教育哲学、办学宗旨、改善学校组织、强化教师培训、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投入以及加强课程开发的评价等。  相似文献   

10.
一、何为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究、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学校根据本  相似文献   

11.
调查发现,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主要采用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方式,独立的校本课程尚未出现。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教师的能力和精力欠缺、管理力度不足、信息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条件差等问题。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外援、加强有效管理、充分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水平是促进裕固族自治县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青海藏民族聚居地区H州G县校本课程开发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态度积极,但是民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展现出形式化和空洞化的实然样态.原因在于,当地教育部门的态度不积极,学校组织的教师培训不到位,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明晰.从文化危机理论视角,提出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目的的综合性、主体的多元性、资源的多样性、形态的灵活性和评价的主观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甘南藏族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甘肃甘南藏族中小学为个案,探讨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问题。甘南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不论在语言文字、历史、文学、音乐、美术、戏曲方面,还是在建筑、医学、天文历算等方面,都有卓越的创造和杰出的成就。这些既是甘南藏族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与特色所在。也是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在农村中小学开发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由于农村地区差异性大、教育文化发展不均衡,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是现阶段农村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最佳方式。农村中小学应根据各自特色开发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课程,同时应注意四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黑龙江省乌拉嘎镇鄂伦春民族小学为研究对象,从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民族文化课程设置、民族文化课程校本研究等三个方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民族小学利用民族文化校本课程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指出了民族学校在民族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与迷茫,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三级课程”的试行,校本课程开发已受到了我国课程理论界的关注。本文从教师资源出发对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与策略:实现教师的专业自主,提高课程开发意识;在实践中研究,提高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以人为本,变革教师的学生观以及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融合。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民族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最关键的是没有将学校教育之“根”植于民族文化之“土壤”之中。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在于开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决定了在我国民族地区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策略包括在国家课程标准和各学科教材中反映多元文化的教育内容、跨省区联合开发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因地制宜开发民族地区校本课程资源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Curriculum reform with a school-based approach is often assumed to offer schools and teachers autonomy at the site level, thus enabling them to develop a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nd pedagogies to better fit the needs of students. Over the past decad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has encountered issues that deserve worldwide attention and discussion. By reviewing the experiences of two schools in Hong Kong and drawing on international evidence, this study identifies key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i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reform in three areas. Intellectually, there is a lack of a strong and broad shared knowledge base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s a result, most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nitiatives have been piecemeal, fragmented and shallow. Structurally, many teachers have wasted time ‘re-inventing the wheel’ when developing school-based curricula. This effort has left them without sufficient time and energy to be effective in teaching. Culturally, reliance on school management to steer school-based reforms has prevented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culture in which teachers have the autonomy to make changes in their daily practices. Without cultural changes, curriculum reforms are not sustainable or effective. This study proposes a cooperative platform that integrates the strengths of central intelligence and school-based initiatives to maximise support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t the teacher, school-site and system levels.  相似文献   

19.
Mainland China has been embarking on a nation-wide education reform as part of its modernisation project for the past few decades. A relatively under-researched topic is teacher agency in non-elite schools where educators critically shape their reactions to new situations brought about by the reform. Focussing on the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n China,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some educators from non-elite schools respond strategically to new opportunities and resources by promoting indigenous knowledge via engaging teaching methods. The essay illustrates, through two examples, how non-elite schools seek to provide the best kind of education available to their students by integrating Confucian and ethnic cultures into the formal curriculum. China’s experience demonstrates the exercise of teacher agency that arises from the interplay of human efforts, available capital and contingent factors. It also highlights the potential of utilising indigenous sources and synthesising them with non-local sources as part of implementing education reform.  相似文献   

20.
民族地区农村初中教师在能力方面的不足,已经成为新课改在民族地区农村初中顺利实施的瓶颈.本文在分析目前民族地区农村初中教师的在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从确定能力培训目标、选择能力培训内容、采用有效的能力培训方式、建立能力培训效果的评价机制等方面开展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能力本位"校本培训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