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燕子》的第一段,作者抓住燕子活泼可爱的特点,写了燕子的羽毛、翅膀和尾巴。教学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去理解的。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一段,看看作者是抓住几个方面来描写小燕子外形的? 生:作者是抓住羽毛、翅膀、尾巴来描写小燕子外形的。师:读了这段,你们觉得小燕子怎样? 生:活泼可爱。生:小巧玲珑。接着我一边背诵课文第一段,一边把剪好的涂了色彩的小燕子的羽毛、翅膀、  相似文献   

2.
一、学习第一段,感受水乡水多、水美 1.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第一段.想想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师(从资源库边拖边问):"水乡什么多?" 生:水多.(拖出"水多") 2.你从哪些词看出水多?再读读课文第一段. 指名回答:千条渠,万条河.(从资源库中拖出) 3."渠"指的是什么?谁来说说?(指名回答) 让我们在图上找一找哪条是"渠".(点击出"渠"图片,拉大) 4.像这样的河与渠在水乡有多少?自己数一数,数得清吗?(数不清)  相似文献   

3.
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实际水平,进行了“填歌词”的初步尝试。我选择了《小朋友,想一想》这首歌。第一课时,我让幼儿学唱第一段歌词:“小朋友,想一想:什么动物鼻子长?鼻子长,是大象,我先出示大象图片,同时播放第一段歌词的录音,让幼儿轻轻跟唱;  相似文献   

4.
我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五年制第八册32课)时,采取紧扣中心,以问促读和读中有思的教学方法,只用了二课时,就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初读全文,找出中心。教学开始,首先提出问题:①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什么事?哪一句是本段的中心句?②根据这一中心句,再从课文末段中划  相似文献   

5.
一、情境导入 ,创设自由表达的氛围1.放草原风光片 ,学生欣赏。 (配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2 .草原美吗 ?看后 ,你想说些什么 ?3.教师导语 :是啊 ,看到这一碧千里、牛羊成群的大草原 ,听到蒙古族歌手浑厚、嘹亮的牧歌 ,老师的心和你们一样 ,也飞向了那广阔无垠、风景如画的境界中 ,如此美丽迷人的草原风光 ,课文哪一段文字做了淋漓尽致的描绘。二、合作学习第一段 ,渗透读书方法指导1.静静地读第一段 ,边读边想 :从这些语言中你体会出草原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把使你产生这种感受的句子标出来。(设计思路 :语文学习应有静有动 ,静静地读是…  相似文献   

6.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通过几件事赞颂了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重点回答了第一段中提出的:“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这一问题。乍一看,其它各段还可以,只是第三段“谈碰壁”似与这问题无关。可是在进一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我觉得恰恰相反,这一段正是回答第一段问题,突出文章中心的好材料。为什么呢?首先就本段与第一段关系讲,鲁迅先生一生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便是具有不屈不挠的坚韧不拔的斗争精神。而第三段正集中表现了这一点,这也正是鲁迅先生赢得很多人尊重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不正好从一个  相似文献   

7.
讲授高中语文第五册<群英会蒋干中计>第二节第一个问题"周瑜形象的初步认识及其他",我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一段,明确了如下内容:周瑜接曹操来信之后,只读信封便勃然大怒,"掷于地上",不顾鲁肃劝阻,"喝斩来使".然后提出问题:周瑜为什么会生气?周瑜为什么要生气?"会生气"与"要生气"有何区别?  相似文献   

8.
一、揭题 二、讲读第一段 1.(抽读第一段)白杨树生长在怎样的环境里?这儿连用了三个“没有”说明什么? 2.“茫茫”写出了大戈壁什么特点?“浑”是什么意思?“浑黄一体”呢?课文中哪句话具体地写了“浑黄一体”的景象?(出示灯片,引导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环境的恶劣)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幼儿园常识教育的任务和内容1.幼儿园常识教育的任务是什么? 【答案】《幼儿园教育纲要》对常识教育的任务讲了三点(见进修教材118页第一段)。进修教材把它展开,提出了“教育任务的五个基本点”,即:①丰富幼儿关于社会和自然方面的粗浅知识,扩大幼儿眼界;②培养幼  相似文献   

10.
我在备课时发现,《落花生》一文的第一段最后一句话“……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没过几个月”不妥,当时在办公室提出来和几位老师讨论。有的老师说:“《落花生》是名作家许地山写的,没错。”也有的说:“‘没过几个月’,就是‘过了几个月’的意思。”我想:“没过几个月”和“过了几个月”根本就是相反的,怎能互相代替呢?还有一位老师说:“没过几个月就是时间不长的意思,谁都能懂,何必吹毛求疵?”再有,“没过几个月”,到底过了多长时间?时间概念不清。  相似文献   

11.
粗心的表弟     
我的表弟行行,比我小一岁,十分粗心。有一天,我们一起读故事书。轮到表弟行行了,他第一段就来了一个哭拉的奶牛,我很奇怪,就问他:什么是‘哭拉的奶牛'?他把书指给我看,说:喏,这不是‘哭拉的奶牛'吗?我看了看,大笑道:拜托,是‘哭泣的奶牛'。行行生气了,把书一扔,说:不读了,打游戏去。  相似文献   

12.
本期导读     
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应该诵读什么?诵读多少?怎样诵读?《诵读指导例谈》,以《翠鸟》第一段为例,提出了诵读指导的具体步骤和方法。《语文作业改革的再思考》一文,例举语文作业改革中的种种“做秀”现象,提出:语文作业的设计要从形式的新颖、有趣转向内容的质变;要从多元智能的展示转向立足学科本位;要从大量的机械重复转向思维含量递增。听了于永正执教《对话想象作文》后,生发出这样的感慨:原来作文教学还可如此简单。简单的教学目标、简洁的教学设计、简便的教学方法、简易的教学媒介———《简单是一种境界》。课外阅读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导读重点: 1、学习本文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方法; 2、了解说明文语言要准确严密的特点。导读步骤: 1,第一段(1-4节) ①快速读课文,思考:1-3节着重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第4节说明了什么内容? ②指导圈点第4节:“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第二段(5-13节): ①快速读课文,思考:文中提出了哪些改造沙漠的办法? ②讨论后,圈点:“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植林种  相似文献   

14.
1.课文分五段,各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每段中找词语或句子作小标题。说说课文反映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思想品质。第一段:写“我”对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第二段:写伯父鲁迅先生在与“我”  相似文献   

15.
(教师播放第一段动画: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熊哥哥大y拉着熊弟弟小i的手高高兴兴地出去玩。兔姐姐大w带着兔妹妹小u挎着篮子开开心心地去采蘑菇。画面上出现了两个音节:yiwu)师:这两个音节,不需要拼读,是整体认读音节。怎么读呢?小朋友想不想试一试?生:我会读第一个音节。(学生尝试读,读正确了)师:你为什么这样读呢?生:因为这个音节前面一半是声母y,后面一半是韵母i,所以音节就读yi。师:其他小朋友是怎么想的呢?(又有两名学生试读,发言大体相同)师:你们真是会动脑筋的好孩子,说得很有道理。现在,老师也想读一遍(教师范读)。你们听出来了吗?…  相似文献   

16.
《梅兰芳学艺》是原苏教版第三册中的一篇选文 ,现国标本中仍选用。与两年前教学时不同的是 ,我采取了不同的设计。且看课文第一段的教学设计 :(第一段原文 :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 ,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 ,不是唱戏的料子。)原设计 :1 轻声读读第一段。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然后检查读词“眼睛”、“他的眼睛”、“没有神儿” ,(注意轻声、连词、儿化)最后检查读段情况。2 问 :这一段讲了什么?梅兰芳拜师学艺遇到了什么情况?“没有神儿”是什么意思?“不是唱戏的料子”说明了什么?他心里会怎样?3 总结 :是的 ,他会多么伤心失望啊!让…  相似文献   

17.
师 :我们已学过了《鸟的天堂》的第一段 ,作者和他的朋友们荡舟前进 ,沿途观赏到美丽的霞光水色 ,仿佛进入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卷。“鸟的天堂”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请大家看录像。(学生看录像 )师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大榕树的 ?生 :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大榕树。师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个顺序 ?生 :“河面变窄了”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 ,“船在树下泊了片刻”等语句显示出这一顺序。师 :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了大榕树 ,这棵大榕树有什么特点呢 ?请看投影。生 :有大而且美的特点。师 :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大榕树的“大…  相似文献   

18.
问:我在写作文时,喜欢分三段,第一段开头,第二段讲事情的经过,第三段就是事情的结尾了。我知道,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能分三段,可是,到底应该怎么分段呢?  相似文献   

19.
一、复习第一段——创设情境激起情感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五课,读——生:(齐答)大禹治水。师:这里的水指的是什么?生:(齐答)洪水。师:洪水见过吗!生:没有。师:没见过不要紧,我带来了。请大家看一看。(播放录像:洪水肆虐泛滥,冲毁田地、房屋的情景)师:这洪水怎么样!请你说。  相似文献   

20.
听浙江来宁教师倪丽芬讲课是一种艺术享受.下面简介倪老师教小学地理《云贵高原》的情况,和我听课后的一些感受.铃声刚落,师生相互问好后,倪老师和蔼问道:“前几天同学们捐钱干什么?”一学生答:“慰问老山前线的英雄叔叔”.“对,那么老山在什么地方呢?”又一个男学生回答:“在云贵高原”.“好,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云贵高原’.”(教师板书“云贵高原”.)就这样拉开了教学的序幕.接着,教师提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课文第一段.然后引导学生看祖国政区图,认识云贵高原的地理位置、范围.教师提问:“云贵高原位于祖国什么地方?包括哪几个省?‘学生答:“在祖国的西南,包括云南、贵州两省”.教师手指地图:“云贵高原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