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善心理障碍的几种运动处方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查阅资料,本文发现一种现象,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比例之高与,大学生去 心理咨询中心的人数之低,两者极不成比例。为此,提出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障碍 的治疗价值,并根据各种心理障碍的类型和运动项目的特点制定了7种运动处方,以 求学生能坦然地走进“运动治疗渲泄室”。  相似文献   

2.
厌学属于一种学习行为障碍,如今厌学情绪已经弥漫到大学校园,如何解决这一现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许多教育工作者认为,有效对策之一就是采用心理咨询干预.本研究旨在采用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射学习原理矫正山东体育学院部分大学生厌学行为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从教育与发展的角度提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利用学校体育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建立完整的心理保健网络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障碍呈上升趋势,其主要原因有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化因素、社会因素。克服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有: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消除心理压力、培养社交能力、开设心理咨询课程等。  相似文献   

5.
体育运动对提高大学生逆境商数(AQ)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才的激烈竞争,高校除了对大学生的智商进行培养外,对他们进行逆境商的培养显得更为迫切。参与体育运动对他们的逆境商培养具有很好作用,能提高大学生面对逆境时的应变能力,使他们面对逆境时能采取积极方式。让学生在走向社会时,更快地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提高学生逆境商的探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心理障碍的类型及运动处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至今,全国1000多所高校已有30%的大学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江苏省27所高校联合成立了“大学生心理专业委员会”,协调负责省内各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尽管如此,有些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比例仍然较高。大学生对心理障碍认识不足,常常把它误认为精神病,而不敢主动的面对心理咨询老师。根据自己十多年从事体育教学与科研的经验以及近几年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实践与体会,特推荐以下运动处方。一、孤独、怪僻型:假如你觉得自己不大合群,不习惯与同伴交往,那你就应选择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坚持…  相似文献   

7.
有氧运动作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措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十余年来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上,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措施的研究比较少,并且绝大多数的干预研究集中在个别心理咨询的干预效果研究上,缺乏形式多样的有效治疗和干预措施;从整体上说,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工作尚缺乏多方面、多角度的探索,本文通过一个侧面将有氧运动作为一种干预因素来研究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长跑周期性运动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和提高机体抗疲劳的意志力。但是,自1995年以来,大学生800m跑(女)和1000m跑(男)与1985年的学生成绩相比有明显的下降。为此,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变革学习方法,以有效地发展学生耐力素质,提高健身效益。  相似文献   

9.
学校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这项教育是否进行得好,对于学生以后走人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体育能调节学生身心矛盾,减轻心理压力,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同时,它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康意识、主动探索与勇于实践的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对培养大学生体育课学习自信心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是指相信自己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的一种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健身运动锻炼,本研究制定以发展人体柔韧、耐力、力量、灵敏、速度、增重、全面发展及瘦身为主要内容的八类共15套健身运动处方,并在大学课外活动中进行处方锻炼实验,探讨各类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实验制定的各类健身运动处方能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健康,而且不同的健身运动处方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1.
现代大学生由于受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出现自我生理、心理等障碍,严重地制约着学业的完成。而通过体育保健教学途径,则能达到使大学生放下包袱,改善不良的健康状况,提高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实现体育的目的——增强体质,进而使学生掌握终身体育锻炼的方法,不断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2.
了解和评估大学生人格中自我意象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3名大学生做随即抽样,采用香港中文大学林孟平编制的“罗杰斯自我意象问卷(RSIQ)”做心理测验,全部数据用SPSS做统计分析。结果:53.20%的学生为高自我意象,46.80%为低自我意象.其中,6.4%存在自我意象障碍;女性、北方学生、低收入家庭和城市学生自我意象问题较多;多子女学生和南方学生自我意象较优。结论:大学生自我意象基本良好,但还存在不同的自我意象问题,对此须负诸心理咨询和辅导,以促进其个性中的自我意象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要求,结合大学生体育教学的特点、排球专修课的特点及培养目标,从教学方法入手,通过实验,认为运用“小群体学习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熟练地掌握专项技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和构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的形成与培养,能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并且由于他们正确的体育意识而影响其他人参加体育锻炼,从而促进体育社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五次课教会大学生滑冰的教学小尝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介绍一种5次课使大学生学会滑冰的教学小尝试,并对教学方法和体会进行论述,旨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较快掌握速度滑冰运动的基本动作和技能,真正能达到提高冰上课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健美操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保证,通过对河南大学1999、2000级的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着许多问题。而健美操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意志品质,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心理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西藏民族学院大学生体质的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西藏民族学院实施《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后学生的体质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全面了解该校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健康水平,以及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西藏民院实施《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后,体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明显提高,学生体质水平逐年提高.但学生体质总体水平偏低,男、女生之间,藏、汉族之间,不同年级之间体质水平发展不均衡,今后在体育工作中应注意采取措施,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为出发点,以普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攻防含义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实验结论显示:攻防含义教学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能提高教学效果和提升学生文化素质,能更好地适应教学改革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高校运动保健课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实验比较方法,旨在通过运动保健课教学,为体弱大学生的终身健身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思想基础。实验证明,开设运动保健课,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再认识,深入体育课程及教学改革,尤其在体弱大学生的思想上,更加深了加强锻炼意识;对于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素质,提高学生健身意识及手段有着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的关系。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阐明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体育在健康心理教育中的作用,并对如何利用体育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健康水平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