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电视法制节目的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毅 《现代传播》2006,(6):164-165
电视法制节目在电视传播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由于其反映内容所具有的先天的冲击力使得电视法制节目从一开始就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已经成为各电视台激烈竞争的一个重要领域。根据2006年度“全国电视观众生活形态调查报告”显示,在电视观众关注的社会问题中,社会治安、三农问题、医疗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都赢得了观众的高度关注。其中,社会治安是国内大部分观众(56.42%)目前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不同社会背景观众的关注度均在50%以上。而在该报告中所调查的37种节目类型的影响力排序上,除了电视剧、天气预报和新闻报道这三大传统节日类型之外,紧随其后的就是法制类节目,其影响力达到51.51%,参照国际上成熟的法制节目类型,目前我国电视法制节目应该有以下几个类型。  相似文献   

2.
加强电视节目的计划管理 ,实现电视节目的优化目标 ,满足观众的需求 ,才能收到最佳的宣传效果。那么 ,如何在我们的电视宣传中 ,实现电视节目优化 ,提高宣传效果呢 ?一、加强电视节目的针对性过去 ,许多人一直把单纯提高节目质量作为提高电视宣传效果的方针和措施 ,但效果并不明显。这是因为电视观众是一个很难琢磨的欣赏群体 ,心理结构、知识水平、职业差异、价值观念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 ,构成了观众结构的多层次性 ,每个层次的观众都希望从电视节目中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节目。观众的这种不同层次 ,使他们对电视的态度、行为就不同 ,电视…  相似文献   

3.
吴健 《新闻前哨》2005,(5):54-54
电视理论界、电视工作者如今对电视观众的研究日益兴盛,纷纷从收视率、观众审美心理等不同的研究视角与思路,揭示出电视观众特性的不同层面。那么电视节目与电视观众之间的纽带究竟是什么?现有研究成果大都承认电视的首要功能是文化功能。就本质而言,电视节目与电视观众之间是种文化关系。  相似文献   

4.
电视观众的需求和心理对传播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当前社会,电视观众的社会心态和价值取向都有新的变化,观众对于电视信息的接受上也比以往有了更大的不同,但是电视观众的需求和心理还没办法从现在的电视新闻编辑中得到满足。基于此,从分析电视观众的需求出发,提出了以电视观众的需求为基础的关于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思路,旨在促进电视新闻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交电视:传统电视的社会化生存及其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化媒体形塑观众的收视习惯,也造成观众对传统电视的疏离,但传统电视媒体又借助网络社交视频重聚电视用户.“社交电视”通过社交网络重建电视观众群,其“弱关系”的“信息桥”功能为电视从业者积累社会资本与职业声望,也使电视观看行为不再孤立和封闭,为电视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收视选择、收视体验与技术应用平台.  相似文献   

6.
电视商业化被批判由来已久,"庸俗化"、"文化荒原"、"金钱至上"、"社会病态"等观点屡见不鲜.观众对电视商业化的投诉也主要体现在"广告太多"、"广告时间太长"、"广告制作粗俗"上.在电视传播过程中,无论是传统广告,还是植入式广告,都充斥着明显的商业化气息,使得无数观众都在被动收看,有电视观众戏称看电视剧是"广告插播电视剧".久而久之,许多电视观众就会产生负面的心理联想--广告几乎无处不在,电视商业化让人反感.这种对电视广告的排斥心理体现了许多电视受众对电视商业化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7.
电视频道专业化是目前电视传播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一、专业频道——电视台求生存的产物首先,专业频道顺应了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不同层次电视观众的不同需求。电视观众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要求电视媒体关注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面对广泛而分散的受众群体,电视媒体必须走专业化的道路,开设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栏目,才会使观众快速识别,  相似文献   

8.
许加奎 《青年记者》2012,(14):48-49
电视观众行为特征 在社会中,观众是作为大众传媒受众(读者、听众和观众)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的,具有大众传媒受众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多、散、杂、匿和自由接触,以及时空上与传播者相分离等.除了具有社会群体及一般大众传媒受众的基本特征外,作为电视传播的对象,观众还有属于自己的、具体而独特的电视接收特征.  相似文献   

9.
观点摘编     
我国电视观众的收视行为与需求2008年第3期《电视研究》刊载了中央电视台委托国家统计局进行的第五次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电视观众规模为12.05亿人,文化层次以初中以下学历为主,占观众总数的69.06%;同时收视条件得到改善,农村家庭通过有线网收看电视的比率已达47.12%;2007年,观众户均能收看到的频道数量为32.4个。比2002年增加一倍。在观众收视行为上,电视依然是人们接触的主要媒体;日收视时间在3小时以上,对电视节目的自主选择余地更大。  相似文献   

10.
唐旭 《传媒》2015,(9):62-63
上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与行为矫正技术.进入互联网时代,这种学习与行为矫正变得越发明显,尤其在观众与电视节目互动、相互影响方面.借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观众可以更加便捷地实现与电视节目的互联互通.同时,通过现代计算机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电视节目可以全程了解到观众的情感和思想变化,以此对节目进行调整,最终使节目朝着电视媒体“议程设置”方向发展,在满足电视观众观看节目的同时,可以提升观众的电视媒介素养,收到更大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电视人物专题片的成功摄制,至关重要的是题材的选择.电视观众群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普通的百姓,电视事业的繁荣有赖于他们的热情参与,基层电视工作的生活氛围、工作职责都与他们息息相通,“凡人小事”是联系观众的情感枢纽.电视编辑记只有通过自己手中的摄像机聚焦“凡人小事”,展现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才能与电视观众的心靠得更近.  相似文献   

12.
在电视新闻的这个天地中,除了一部分时政新闻,对电视观众极具收视感召力的是大量的社会新闻。近年来,省市级电视台相继开设了一系列主要以社会新闻为主的新闻栏目,它们凭着社会新闻与观众的贴近性、现场感强等特点,充分调动了电视观众的收视兴趣。可以说电视社会新闻处在异军突起、如日中天的阶段,但同时也显现出了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电视作为一种深受观众喜闻乐见的大众传播媒体,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节目主持人好似电视屏幕上眩丽的花朵竞相开放。纵观众多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每个主持人的言谈举止都是不一样的,他们在主持节目的过程当中留给观众的屏幕形象是各具个性特征的,桃花红李花白,这一个个不同的特征色彩,就是人们所说的不同气质风格。比如有的热情好动,亲切大方,有的精力旺盛、反映敏捷,有的安定稳重、情绪内向等。这些不同气质风格的主持人主持的电视节目使广大电视观众觉得电视荧屏多姿多彩,满足了不同需要,使大家百看不厌。  相似文献   

14.
热播IP剧审美效果的文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奕  梁煖 《传媒》2016,(13):75-77
根据美国大众学者约翰·费西克的"文化经济"理论,电视作为文化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所产生的意义、快感和社会认同是由电视观众所决定的.电视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喜爱,是因为它实质上是现实生活中各种关系的再现,是电视受众各种欲求的主体体现.本文通过对走红荧幕的热播IP剧进行文本分析,分别从"世俗叙事""奋斗神话""美人计"三个层面来探讨热播IP剧是如何顺利实现意义、快感和社会认同,并"生产"和产生审美效果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电视观众需求的变化,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电视媒体与观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电视媒体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就必须拿出精品力作,充分认识到生产精品节目的重大意义,创建良好的精品节目生产机制。  相似文献   

16.
时下,很多学者认为,电视观众的心理有诸多特点,比如随意性、交融性、互动性等.电视观众心理是把电视新闻传播者的意图转化为观众行为的中介.观众心理的这个中介功能是实现其社会效益的关键.电视以屏幕形象为主,辅以声音、文字及音响效果等手段的电视艺术,成功地实现了人类视觉和听觉的延伸,满足了受众多方面的心理需求.这是电视风靡世界的缘由.也正因为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的心理需求,电视的欣赏空间和欣赏方式有别于其他任何艺术.  相似文献   

17.
郑岩 《新闻窗》2010,(1):111-112
在现代社会,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是大众文化,而大众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中影响最大、受众最广的又是电视传媒。现如今,观众已经把看电视当做一种休闲和娱乐,轻松和愉快已经成为电视观众的主要追求。同时,在电视传媒越来越商业化的现代社会,电视广告已然成为当今电视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传媒数字     
中国:电视观众已达12.05亿在最近中央电视台举行的"200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新闻发布会上,有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4岁以上电视观众总数为12.05亿人,比20年前增加了一倍多。99.89%的中国家庭拥有电视机;观众户均收看的频道数量为32.4个,比5年前增加一倍;93.72%的观众闲暇选择看电视;有九成电视观众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观众收看电视行为与心理分析张令振自从1958年我国创办电视台以来,我国的电视事业经过35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据有关部门统计,到1993年6月,我国已建有电视台614座,电视机社会拥有量达2.4亿台,电视观众人数超过了8亿,而在这8亿观众...  相似文献   

20.
电视媒体如何赢得观众?观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电视节目?他们的收视心理是怎么样的?这一系列问题长期困扰着许多电视从业者。为了能为电视从业者提供比较准确的关于观众收视动机的信息,使他们制作出的节目能获得较好的收视效果,一些电视人对电视观众的收视动机进行过各种各样的调查和理论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指导了电视节目的制作。笔者试图对中美电视观众的收视动机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指出中美电视媒体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