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陆游168首咏梅诗中,采用了"一"与"多"的对举(对立)这种艺术手段,"一"与"多"的形态通常是以梅花与它物、时间与空间的组合方式出现;部分咏梅诗中梅花数量的多少与情感表达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即梅花繁多时陆游情感表现出乐观、豪放之情,梅花数量较少时陆游情感流露出孤独、寂寞之感。通过陆游咏梅诗中"一"与"多"的研究,对充分领悟诗人坚强面对生活、乐观对待挫折的精神,对深入理解和把握陆游的整体诗风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影片《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最大的特色是导演张一白对于城市空间的视觉建构。这种视觉建构并非单纯地展现城市空间,而是有其独特的表现功能,即在展现城市空间的同时,与人物情感的表达形成一种呼应关系。在这种对应关系中,雨雾迷蒙的城市空间成为了人物挣扎探寻情感的场所,快速流动的城市空间,代表着人物漂泊不定的情感漫游地,而跨越地域的城市空间则变成了人物传递沟通的情感互动场。  相似文献   

3.
《背影》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细读原文课发现文章前后存有诸多含糊矛盾之处,原因就在于它是一篇回想之作,回想是一种选择性恢复,必然不能重合于事情的原貌,通过背景"还原"可探明作者行笔之中的取舍。时隔八年的回想之作必然蕴含着回想的艺术,《背影》潜藏的场景情感关系十分复杂,是实在场景与回忆性场景的交织与融合,也是朱自清八年前与八年后情感的叠加。  相似文献   

4.
弗兰克"空间转向"上的理论贡献主要是通过三种时间"空间化"来完成的。三种时间"空间化"分别是场景时间空间化、情节时间空间化和"纯粹时间"空间化。弗兰克的三种时间"空间化"有逻辑顺序,其空间化的程度按照从福楼拜到普鲁斯特、从客观到主观逐渐增强。场景时间空间化和情节时间空间化是"一体两面"的,情节时间空间化是场景时间空间化的"内面","纯粹时间"空间化却是场景时间空间化、情节时间空间化的"内面",是叙述时间的直觉化、心理化的结果。场景时间空间化、情节时间空间化侧重于客观技巧层面,"纯粹时间"空间化侧重于主观感觉层面;场景时间空间化、情节时间空间化是具象的,"纯粹时间"空间化是抽象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三种时间"空间化"叙事理论具有前瞻性与实践性,影响了很多小说家的创作,取得了丰硕的创作成果。  相似文献   

5.
“亲近”与“疏远”是人们在日常生活里常用的一对反义词,通常指人们根据相互间关系的距离而表现出对人对事的相应态度.对于亲朋好友便亲之近之,由此而产生的诸如养育之恩、手足之情、肝胆之义之类的情感和认识.同理,人们对于那些坏人恶势便自然地会疏而远之.缘此也能产生出相应的情感和认识.这种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所演绎出的二元律和距离度的基本规则为:亲而近,疏而远.如果上面所及者主要就亲情关系和情感关系而言的话,那么,有些时候人们在言及人际关系和时空关系的时候,还能引出另一种认知.比如在谈到日常生活的枝枝蔓蔓,特别是在遇到困难而得到周围人们的帮助时,人们便会感叹“远亲不如近邻”.不言而喻,这里的“远”和“近”更多地是从空间的距离感来认识的。如果人们遇到燃眉之急。必须要在一定的时间限度得到其所需要的东西而不能,人们或许要发出“远水救不了近火”、“远水解不了近渴”之类的感叹。当然,这些也是就时间与空间而言的。由时空的逻辑所推导出的物理规则为:近而近,远而远。  相似文献   

6.
场景的非典型编码蕴含动词的非典型概念或说话人对情境的不同诠释。英语场景的非典型释解包括其主语编码和宾语编码两种情况。场景主语编码蕴涵的是场景与参与者之间的静态领属关系,场景的宾语编码体现的是参与者与场景之间的对抗关系。这两种句型,从概念上说,与汉语存现句结构对应。汉语存现句结构与英语场景非典型编码标识小句虽然侧重的对象有时不同,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即通过提升场景标示的实体的显著性,吸引读者对所述对象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7.
借助空间社会学的视角和相关理论,重新审视教学空间就会发现,教学空间不单单是一种物质性空间,更是一种社会性空间,内在包含关系空间、权力空间、情感空间等多样的空间形态。关系空间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空间相互作用中的关系状态;权力空间展现了课堂教学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权力制约和规训机制;情感空间则融注着个体情感和集体记忆,是空间主体情感归依和社会认同的场域。以空间社会学的视角再审视教学空间,是想提醒人们正视教学空间的价值以及充盈教学空间的社会学内涵,更是希望借此视角来透视课堂教学生活、揭示教学空间背后隐匿的教育理念,进而推动学习环境的改进、师生双方关系的和谐建构以及促进教师空间观、学生观和教学观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宁夏教育》2008,(2):80-80
1.把“三维目标”误解为三个目标。不少教师在备课时把“三维目标”并列起来。这样,“三维目标”就变成了三个目标.导致一节课分成三大环节,先解决知识与技能,再解决过程与方法,最后留出一点时间来解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对“三维目标”最大的误解。首先,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而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它们的统一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不是一种知识与技能对应一种方法与过程、对应一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一、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周期性形成多解空间周期性:沿波的传播方向上,相隔n(n为自然数)个波长的质点,其振动步调是完全相同的.时间周期性:机械波在一个周期内不同时刻图像的形状是不同的,但在相隔时间为周期的整数倍的不同时刻,波形图线是完全相同的.波的空间周期性与时间周期性统称为波的周期性.当题目中没有给定波传播的时间驻t与周期T的关系,或没有给定波的传播距离驻x与波长λ的关系时,机械波的这种时间周期性和空间周期性必然导致波的传播时间、速度和距离等物理量有多个值与之对应,即产生多解.这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可分别表示为:传播距…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高考中,三视图是必考内容.笔者认为,求解三视图问题的关键在于抓住三视图与直观图间的相互转换中的对应关系(包括位置、数量关系).1实现三视图与直观图间转换的前提空间想象能力是用数学处理空间形式,探明关系、结构特征的一种想象能力,是一种对几何结构  相似文献   

11.
轨迹记忆法是通过将学习项目与特定序列的空间位置按序相勾连来增强记忆的一种方法。轨迹记忆法能够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为小说整本书阅读中情节、场景、人物的记忆和理解提供了新方法。轨迹记忆法在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包括借助空间位置加强对小说情节、场景、人物的记忆;借助空间位置增强对小说人物关系和形象的记忆;借助空间位置的时间更迭加深对小说思想主旨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声无哀乐论>所涉及的音乐美学问题很多,但主要包含相互联系的两层含义其一是说音乐的本体是来自外在的自然,因而不包含哀乐之情;其二是说人们在倾听音乐时之所以产生哀乐之情,这并非音声使然.音乐与情感各自独立,但是在对应的关系层面上两者产生了关系,这使得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出现多种不同的现象,声无哀乐和声有哀乐都有其合理的一面,由此可以看出嵇康论述音乐与情感关系的全面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对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许多学者指出他片面地分离了主观情感与音乐客体,但本文作者却从这篇音乐美学论著中发现了二者的密切关联,即主观情感向音乐客体的移情现象.这种关联不是必然的,而是建立在一种对应关系的基础上.总的来说,嵇康的思辨是很完整的,他并没有简单地将论点定格在情感与音乐的截然分离,而是把二者的关系放在另一个层次上,从而使得主观情感与音乐客体之间的关系复杂而全面.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图像底层视觉特征与高层情感语义间的语义鸿沟,分析色彩与情感的关系,建立情感空间,采用概率神经网络建立图像颜色特征与情感空间的映射,融合图像底层视觉特征和人类情感特征,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感性图像检索方法。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效果,为图像情感语义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李泽华 《文教资料》2008,(35):61-62
舞蹈是一种以肢体来抒发情感、表达情感的无言艺术.是动态的雕塑.为了与观众进行最直接的交流.更容易与之产生共鸣,舞蹈的表演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舞蹈表演是舞蹈演员在舞蹈艺术的时间和空间中以自身不断变化的人体动作姿态和表情,按照舞蹈编导的艺术构思和具体舞蹈形象进行二度创造、塑造艺术形象,进而完成舞蹈作品创作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神韵”说的理论体系中,王士衤真强调视觉画面的营建,而不主张对主体的情感作直接全面的陈述。对诗歌情景关系的解读,呈现出一种从时间到空间、再从空间到时间的反复运动状态。这种时空互渗现象构成了情景关系的特殊形态。  相似文献   

17.
李婧 《华章》2009,(11)
北宋词人晏几道和南宋词人姜夔都写作了大量的恋情词,本文从二人情感表现、空间场景、使用意象、词作风格几个方面来具体探讨二人的恋情词作,并简要分析二人词作不同的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绝少有原生态的,大抵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直接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景物描写,一是融入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情感的景物描写.前者借助景物来表现作者情感;而后者,不是直接地展现作者的情感,而是借助景物,来表现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的情感.前者一般不会给读者带来阅读障碍,这里单说后者.此种景物是作品中人物眼中之景,此种景物之“情语”也是作品中人物之情.例如,鲁迅的《社戏》,写小伙伴们划船去听戏途中的景物描写:写景,就是在写人物“心情”.在阅读过程中,如何界定景物描写与人物刻画的对应关系,往往会成为阅读中的难点.下面就以小说《芦花荡》为例,试作说明.  相似文献   

19.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过程,而且是情感活动的过程,即课文作者的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的沟通、融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教师之心与作者之心、学生之心彼此灵犀互通,教学场景呈现强烈的情感共鸣状态.这时候,学生处于兴奋的状态,有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参与教学活动,思想高度集中,头脑清醒,思维灵活,记忆深刻,创造思维的火花在“共振共鸣“中进发,教学中以情激情,教学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阅读教学过程不仅是语文知识传授、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而且是情感活动的过程,即教材的创作情感、教师的教学情感和学生的学习情感三者的沟通、融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教师之心与作家之心、学生之心,达到心心相印、情情相通,教学场景呈现强烈的情感共鸣状态。这时候,学生怀着一种兴奋的心情和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参与教学活动,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