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认知心理学家和数学教育工作者对于估算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已形成广泛共识.9~12岁儿童估算策略选择的发展特点有:在估算时能选择多种策略,且策略的使用频率不相同,取整使用最频繁,其次是先补偿,转换和分解策略的使用频次最小;随着问题难度的增加,估算策略选择的最佳击中率降低;随着年龄的增长,估算策略选择的个数增加,估算策略选择的最佳击中率上升;估算策略的选择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估算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能否恰当选择策略是估算过程的关键.近二十年来国内外有关儿童估算策略选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估算策略的归类、策略选择的理论模型、估算策略选择与能力发展3方面.儿童估算策略的选择受到计算形式或数字类型的影响,估算过程的元认知干预能提高儿童估算策略选择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估算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能力,而能否恰当选择策略是估算过程的关键.利用自编估算算式题,考察小学四~六年级儿童在有无策略指导两种条件下估算策略选择的情况.结果发现:经策略指导后,四~六年级儿童的估算策略选择的最佳策略击中率显著高于无策略指导组;估算策略选择的个数也增加了,其中四年级增加得最显著,其次是五年级.研究表明,估算策略技能的短期指导、干预对四~五年级(10岁左右)儿童的估算策略选择有更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关于儿童估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估算的分类、估算的心理表征与理论模型、估算的策略与能力发展、估算教学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对我们今后的相关研究和儿童数学教育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54名4~6岁儿童为被试,采用实验法考查儿童依据知觉特征、主题关系及分类学三类标准进行分类及跨分类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4岁儿童能够按照知觉特征、主题关系及分类学三类标准进行分类,且分类能力发展已经比较成熟.(2)知觉特征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影响不同,4岁和6岁儿童依据知觉标准分类的成绩显著好于5岁儿童.(3)6岁儿童的跨分类能力发展基本成熟.(4)自然情境下,学前儿童分类时优先考虑自己的偏好,并遵循知觉特征——主题关系——分类学分类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6.
周意 《教育导刊》2011,(3):20-23
运用访谈法研究4岁~6岁学前儿童的恐惧源时发现:学前儿童恐惧源既有现实存在的事物,也有虚构的不存在的事物.学前儿童的恐惧有多种主客观原因,恐惧的来源有多种途径.学前儿童在恐惧源上存在一定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学前儿童对某些事物具有一定程度范围内的恐惧是一种正常的精神成长现象.面对幼儿的恐惧,应尽早地找出他们恐惧的事物、恐惧...  相似文献   

7.
自控能力是5岁-6岁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应届毕业班幼儿的抽样观察和追踪调查,分析了幼儿自控能力形成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培养幼儿自控能力的相关策略。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控能力,对于幼小衔接和入学准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舜 《教育导刊》2011,(8):24-26
文章对319名1岁~3岁儿童进行了亲子关系调查,从母亲生育年龄、教养人的文化程度、孩子父母的职业、常住家庭成员人数、家庭月收入支出、业余时间支配、陪伴孩子的时间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考察亲子关系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动作发展,通过开展适当的家庭训练策略,包括训练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和正确的坐、站、走姿势,培养孩子锻炼身体的兴趣和习惯,以及在实践中的动手能力和运动中的自我保护能力等,促进其动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4~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特点及培养策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实验情境考察天津市某幼儿园4~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儿童分享行为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儿童分享行为没有显著性别差异;儿童对不同分享对象的分享具有显著差异,即通过努力获得的奖品分享最多,自带的心爱玩具次之,意外获得的食品分享最少。在此研究结果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儿童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以增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1.
0-6岁特殊儿童教育体系建构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教育对于特殊儿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很多国家已经形成了0-6岁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体系,我国许多地区也已经开始对普通儿童进行托幼一体化的探索实验,对0-6岁婴幼儿进行整体性的教育.但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问题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制定政策法规,构建起0-6岁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网络,以满足特殊儿童早期教育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城镇幼儿的身高、体重、坐高、胸围、皮褶厚度等基本指标和坐高指数、胸围指数、克托莱指数等派生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旨在为了解幼儿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4-5岁幼儿感数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感数指通过视觉迅速而准确地识别小数量集合数目(一般在3-6个项目以内)的能力。幼儿感数能力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幼儿数学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本研究以4—5岁幼儿为研究对象,采取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探究数量大小对学前儿童感数活动的影响及其感数能力发展的年龄特点。结果表明:(1)3以内的数量大小对感数成绩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当数目大于3时,数量大小对感数成绩的影响差异极显著。(2)当数目在3以内时,4岁和5岁幼儿感数成绩的年龄差异不显著;当数目在4和5时,两个年龄组感数成绩的年龄差异显著;当数目为6时,年龄对感数成绩的影响差异不显著。(3)感数能力具有后天发展的可能,应积极发挥早期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生涯规划对个人的发展尤其重要,它涵盖了生命的出生到结束,在幼儿时期进行的生涯规划主要是职业生涯前的规划,目的是为了以后的生涯发展做准备。帮助幼儿时期生涯规划的方式是生涯体验,它是幼儿与生涯内容进行直接接触的一种经历,主要包括生命体验、生活体验和职业体验,这三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为幼儿将来的人生指明方向、规划路线。  相似文献   

15.
3-6岁纳西族儿童颜色命名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8种常见标准颜色片为材料,对130名云南纳西族3-6岁儿童进行了颜色命名研究。结果表明:纳西族儿童颜色命名的能力随着年龄增长逐步提高;纳西族儿童对不同颜色的正确命名有一定顺序,即先是黑、白、红,然后是绿、蓝、黄,最后是橙色和紫色。纳西族儿童的颜色命名特点既与认知发展有关,也与纳西族语言和文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文章主要从责任心和亲社会行为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水平从小班到大班是逐渐提高的,中班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水平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2)幼儿责任心的发展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尤其是大班幼儿已经具有较强的责任心;男孩和女孩责任心的发展趋势不同.(3)幼儿的责任心与幼儿的合作、分享和助人行为之间表现出了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在汉语儿童语言习得研究领域,有关频率副词的研究是相对薄弱的。在我们调查的1—5岁汉族儿童语料中,只出现9个频率副词。依据吴春相提出的频率副词的认知语义基础,儿童语言中的频率副词可分为三个语义层次:高值、中值和低值。儿童优先习得高值频率副词,这与儿童记忆能力的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父母的教育观念通常指父母在教育和培养子女的过程中,在儿童发展、教育方式、教育途径、子女的可塑性、成功教育的信心、对学校教育等方面所持的观点.该研究采用对鸟鲁木齐市四所幼儿园的254名家长(其中母亲180人,父亲74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父亲比母亲更赞同环境决定的教育观念;家长对孩子上学及择业的期望很高;父母教育观念的维度配对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张金荣等编制的《中国儿童人格教师评定问卷》,对来自湖南14个地州市54所幼儿园的3731名3~6岁幼儿的人格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湖南幼儿的人格普遍处于中等发展水平,其中智能特征维度得分均值最高,情绪稳定性与亲社会性维度得分均值相对偏低;存在显著的年龄、性别差异,不存在显著的地区及园所性质差异,其中4岁幼儿的发展变化最明显,女孩在智能特征、认真自控、亲社会性维度上的得分略高于男孩,而在外倾性和情绪稳定性维度上的得分略低于男孩.家长与幼儿园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对幼儿人格教育的重视,在正确认识和对待幼儿情绪特征的基础上,更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儿童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3~5岁听障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的情况,采用2×3×6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运用自编"3~5岁汉语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测试",调查听障儿童的六类形容词习得情况,比较其与健听儿童的差异,探索听力情况对儿童理解形容词的影响。研究发现儿童形容词理解能力极显著地受到听力情况、年龄和形容词类别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健听儿童的形容词理解能力好于听障儿童;(2)3~5岁健听儿童与听障儿童对形容词的理解能力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