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大数据时代,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的犯罪同时呈现"数字化犯罪"和"犯罪数字化"特征,需要国家惩罚犯罪的技术手段和法律应对同时跟进。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电子数据"证据种类以及《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收集提取和审查判断电子数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的电子数据审查判断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落实,既需要寻找域外的相关制度经验作为适度借鉴样本,更需要从程序规范上设置基本制度框架。通过在刑事诉讼中建立电子数据真实性推定制度、统一的电子数据鉴定规则和电子数据证据链,建构我国刑事诉讼电子数据审查与认定的基本程序规范,帮助法官实现"自由心证"与"科学认证"相结合,进一步推动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
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子书包已然十年后,通过对电子书包与电子书、电子课本关系的梳理,从"实"与"虚"的两种隐喻重识电子书包,认为应将其内涵真谛从以往关注"实"的硬件设备转换到关注"虚"的应用服务层面,并建议采取一种关联、开放、分级式的发展思路,提出"媒体—功能"二维建构和"核心、可选、扩展"三级配置的电子书包系统的功能建模,探讨了电子书包学生端与教师端的耦合建立,最后分别从学生、教师和教学三个角度展望了电子书包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近期有不少热心读者打电话来编辑部反映,本刊原来的电子投稿邮箱存在不能顺利投稿的情况。编辑部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从即日起将本刊的电子投稿邮箱更换为:zwxchuzhong@126.com。欢迎大家继续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尤其是近期"电子书包"的应用与试验加速了信息时代教育改革探索的步伐。电子课本是电子书包的核心内容,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该文站在电子课本标准的视角之上,主要聚焦于当前基础教育中教师对于电子课本的认识与应用需求,通过实地调研、结构化问卷、个别访谈的方式收集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揭示电子课本发展与应用过程中需解决和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最后对教师观念、电子课本的形态特征、人性化设计、出版和应用等方面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期有不少热心读者打电话来编辑部反映,本刊原来的电子投稿邮箱存在不能顺利投稿的情况。编辑部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从即日起将本刊的电子投稿邮箱更换为:zwxchuzhong@126.com。欢迎大家继续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6.
"人的形象"是思考教育问题的逻辑起点,在以电子媒介交流为主导的当代,"电子媒介人"已成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人形象。电子媒介人的出现使儿童教育不得不直面如下遭遇:"合法性危机"、"童年的消逝"、"自然缺失症"。为更好地挽救儿童教育,我们要以"学习共同体"来应对"学校合法性危机",以"儿童是社会行动者"理论重估儿童教育中的"童年消逝"现象,将"身体生活"作为儿童成长的基点,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相似文献   

7.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越发重要,但是这方面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提出如何做好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信息化教学要素,提出"学校--电子教室"、"教师--电子课件"、"学生--电子作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学校要按照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构造建设电子教室;教师根据学校提供的电子教室的教学环境和学生作业情况构造电子课件;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在电子教室里上变电子作业。这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要想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最终达到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必须从软硬件上对三要素进行最优的、综合的配置与协调,从而解决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如今,一些学校顺应时代发展趋向,逐渐完善了电子图书馆或电子阅览室,但同时却忽视了纸质图书阅读,不少学校图书馆进书数量逐年减少。与传统的文本图书相比,网络可以即时、快速地提供海量信息,图文并茂,搜索简捷,有着明显的阅读优势。但当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时,过早地让他们介入电子阅读,则极易走入“浅阅读”的误区。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电子语言越来越成为交流的主要工具,本文在收集大量电子语料基础上,通过整理、分析和研究,认为电子语言具有高度依赖媒介技术、高度糅合各种信息表达方式和加速社会"去权威化"和"去中心化"三大显著特点。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发展,社会环境巨变及语言自身变化发展规律又是电子语言形成的主要原因,同时,电子文本已有取代传统书面文本趋势,因此,电子语言从什么是电子语言翻译,电子语言翻译什么和电子语言翻译标准是什么三方面对传统翻译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1.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越发重要,许多高校这方面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分析这些问题,并从抓好高校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制度建设、培养适应档案现代化管理的人才、坚持“双套制”的归档原则这几个方面提出如何做好高校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电子书包是一种新型的移动学习媒体,其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校—社"协同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文章界定了电子书包的概念,分析了电子书包的系统构成、功能特点以及应用的基础与条件,探讨了电子书包的教育应用模型,并对电子书包的应用案例进行了分析与阐述。电子书包的应用可以加强"家—校—社"之间的协同互动,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2012年通过的新刑诉法将电子数据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形式予以确立,使得理论上关于电子数据依附于"视听资料"、"书证"等证据形式的观点不再站得住脚,同时对于电子数据的定义也应结合其与其他证据形式的关系来理解。在此基础上,对电子数据的审查判断应由过去"先归类、后判断"的做法转为对其合法性与真实性的考察,合法性上应注意具体合法标准的完善,真实性的判断在现有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尚需通过强化证人出庭作证、落实专家辅助人制度等方式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高中政治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抽象又枯燥乏味,以"电子书包"为依托、手段能够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政治阅读水平。通过了解什么是"电子书包",运用"电子书包"技术终端创设教学情境,师生互动交流,合作互助阅读,营造生动有趣、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高中政治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项目的示范应用深入推进,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且形式各异的电子课本。电子课本国家标准正在制定过程中,相关标准草案界定了电子课本,但其属性与"电子书"和传统的"教科书"的特性存在交叉与融合。文章从"电子书"和"教科书"的角度出发,对电子课本的概念、属性、特性和功能进行系统剖析,利用概念地图工具、Wiki百科共建知识的方法,明确电子课本的术语概念,将电子课本的特性与属性区分开来,并进行对应分析,以更好地揭示电子课本的内涵,完善电子课本相关标准草案,推进电子课本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日益发展,昔日新生事物" 电子书包" 逐渐"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课堂学习的一种辅助工具.在华东师范大学项目组制定的《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术语》国家标准草案中,将电子书包定义为一种个人学习的信息化环境的集成体.它整合了电子课本内容(资源)、电子课本阅读器(设施)、虚拟学具(工具)、数字化学习终端(设施)及连通无缝学习服务(平台),实现课堂展示课堂交互教学活动,为师生、生生之间的自主、协助学习和反馈提供有效支撑服务,这与心理健康教育育课倡导的"互动"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17.
加强专业特色建设是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式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和立足点。本文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整合优化、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三个方面阐述了凸显"航空电子"特色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的具体措施,为应用型大学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提供了经验和范例。  相似文献   

18.
电子书包发展中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的成立,"电子书包"在教育中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讨论尘埃落定,其发展进入正常轨道。本文从电子书包的定义、使用对象、内容、系统功能及应用五个方面进行探讨,为其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与普及作出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电子阅览室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场所.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电子阅览室"网吧化"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止电子阅览室"网吧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应用实践,提炼电子书包与初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明确了新授课及练习课、复习课的基本教学流程;提出电子书包与初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电子书包多组件参与探究"等教学策略,以及电子书包与初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班级空间与微信平台融合"等家校互联学习策略,以期为电子书包环境下创新教师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