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同五 《安康学院学报》2003,15(1):13-15,39
清朝末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政治改革中,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在经济改革中,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在教育改革中,废除科举,办新式。这些改革促进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其资本主义性质十分突出,使中国有了现代国家的雏形。  相似文献   

2.
"清末新政"时期,清王朝被迫通过建立"代议机构"、废科举与兴学堂等举措,藉以挽救自身的统治危机.与此同时,随着民主革命运动的迅猛发展,大众传媒蓬勃兴起,各种政治团体纷纷成立,从而使中国近现代的政治社会化过程首次出现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新景象,呈现出政治发展层次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时代特征.这一时期的政治社会化客观上推进了"新政"的进行,尤其是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思想启蒙和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清末新政时期的谣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末新政期间,各地“讹言繁兴”,谣言蜂起,并逐步汇合为强大的反对新政的社会舆论,最终以暴力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历史现象的出现,与清末新政时期普通民众的社会心理有着相当大的联系。由于当时社会的急剧变动、普通群众的落后意识和清末新政给普通民众带来沉重的捐税负担,趋利避害的社会心理驱使普通民众视清末新政为“病民之政”,因而不断信谣传谣,乃至掀起反对新政的武装斗争,冲击了新政的深入开展,动摇和瓦解了清朝的统治。  相似文献   

4.
清末新政时期安徽习艺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新政时期,安徽政府积极举办各项新政,创办习艺所为其中一项。习艺所的创办,对维护安徽社会的稳定、促进安徽实业的发展以及保存民间手工技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和开办经费的困难,习艺所的积极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清末新政的真正原因、主要内容和实际作用,并将其与“戊戌变法”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慈禧实行新政,纯粹是迫于内外交困的形势,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而不得已采取的“让步”措施;她本人也并非“中国近代化的最大保护神”,而是封建专制制度的顽固护卫者。  相似文献   

6.
清末新政时期,张人骏一直出任地方督抚大臣。张人骏对于新政的态度颇为复杂,尽管内心并不赞成,但因职责所在而实际上又不得不推行。尽管如此,张人骏在各处所办新政也并不纯属表面文章。事实上,无论是办学堂,派留学,练新军,还是筹办宪政,张人骏在各省督抚任上均按部就班进行。山东、河南、山西、广东与江苏宁属地区的新政,实际上并未因张人骏担任督抚而受阻。推行新政的地方督抚情形非常复杂,可见清末新政改革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7.
清末新政时期自开商埠的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开商埠是近代中国区别于条约口岸的口岸类型,1898年首批自开商埠设置之后,清廷曾下令“展拓商埠”,但除了广西南宁之外,应寥寥。大量商埠的自开是1901年以后的事。此时,经过义和团运动的教训,在新政的有力推动下,自开商埠开始成批涌现。新政期间,中国主动开放的通商口岸不仅数量多,而且城市的规模等级也明显提高,自开商埠成批出现,不仅有利于抵制列强侵略,而且有利于所在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清末新政时期袁世凯教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袁世凯教育改革思想的产生及其废除旧科举、倡导新教育等内容进行较全面的论述,指出其教育思想和实践对近代教育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清末新政前后 ,地方督抚权力不断增长 ,逐渐成为一支独立的能够左右清廷政局的政治力量。晚清督抚不仅积极倡导新政 ,参与新政决策 ,还对科举制度的废除、君主立宪制的推行等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形成“督抚新政”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中央权威和政治信誉的下降 ,而地方督抚较之中央具有更多易于变通的因素 ,加上因民族危机、统治危机而产生的忧患意识激发了督抚自身思想的转化 ,使其对清末新政的领导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901年到1911年的清末新政时期,城镇政府管理机构朝着司法与行政分开的趋势发展,出现了如警察和城市自治组织等管理机构,清末新政时期的城镇管理机构改革,蕴含了许多现代性的因素,它是中国城市现代化历程中有益的初步尝试,对当时及其以后的中国城市管理改革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清末西藏新政改革是清中央政府在内忧外患、统治基础摇摇欲坠的情况下,为巩固其在西藏的统治和主权、抵制英帝国进一步入侵西藏,而开展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其力图从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层面对西藏社会进行改革。本文将从社会背景、改革的内容措施及改革失败的主客观原因来对此次新政改革进行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清末新政之教育改革,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制度基础上,伴随着对中国以科举制为核心的传统教育制度的解构,促成了许多新的具有现代化特征的积极教育制度因素的大量出现。这次教育改革从教育立法、教育结构、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角度推动着中国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完成了中国的教育制度由传统向近代的历史更替,实现了中国之教育制度由无系统向系统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晚清政治小说作家多分布于社会经济文化发达且率先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影响的闽粤、江浙和湖广三地。一方面,他们接受过系统的儒家思想教育;另一方面,他们又接受了西方进步思想文化的影响,自觉地肩负起启蒙与救亡的时代使命。从事政治活动是晚清政治小说家主要的社会存在方式,小说创作不过是他们从事政治活动的一种手段.但却适应了救亡图存的时代需要,并对后世文学创作政治化倾向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与传统教育和同时代的男子教育相比,多层次,多类型的晚清女学在内部组织管理诸方面具有鲜明特色,晚清女学处于初创期,发展较不充分,呈现出不规范性,实用性和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5.
16.
1901年至1911年清政府宣布推行“新政”,提出了包括发展实业在内的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广西当局积极响应。大力倡行,通过设立实业机构、调整实业政策,兴办实业教育,招徕外资等措施,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推动了广西实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晚清政府为加强舆论控制稳固统治而出台了系列有关新闻出版的法律。按这些律条的制定可将晚清的新闻出版政策的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晚清政府企图通过立法的手段来行专制的目的,其对新闻出版的监控反呈现出某种更为严密强化的趋势,但在近代西方法律体系的冲击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争取言论出版自由斗争的影响下,清朝的新闻出版立法又表现出某些貌似开明的法制近代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18.
开办新式学堂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借助清末兴学的潮流,资产阶级革命派把新式学堂发展成为自己宣传和组织革命的阵地,徐锡麟任教和兴办新式学堂的历程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最终,新式学堂演变为培育革命力量的基地和清末革命浪潮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9.
清末最后三年,载沣采取集权政策,将中央和地方权力收归到自己及其亲信手中,从而引发清廷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这场政争的性质不是单纯的满汉之争,而是对清末预备立宪领导权的争夺,是预备立宪的缓进和急进之争。政争对清末宪政运动的进程和清朝的灭亡都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