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80后”指中国1980-1989十年中出生的人,因其特殊的成长环境而备受公众和媒介的关注,是一个时代的文化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以“80后”网络话语文本为研究对象,从话语分析角度出发研究网络媒介构建的“80后”身份和形象特点及其构建方式,同时结合“80后”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分析“80后”网络媒介形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80后"文学以作家出生年代命名,它处身的时代氛围凸显了其代际的差异。"80后"文学较以往的写作更明显地突出了青春的元素,承平的社会历史难以将"救亡"、"革命"等诉求渗透进文本而成为深厚的根基。图书的出版发行成为"80后"文学的关键性一环,出版集团通过伴随文本重构文学,并且以团队的力量生产文学,资本市场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着"80后"文学。印刷媒介的变迁和网络媒介的兴起构筑着"80后"文学新的机遇和危机。  相似文献   

3.
80后世代关于青春的文化再现、知识建构与文化场域、媒介空间的关系密不可分。这种文化再现与知识建构,围绕着一个世代的青春生命的成长,其中涉及的核心要素,是一个时代文化场域的转折与变迁。媒介作为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在本质和内容方面对这一世代建构具有潜在的、重大的作用。对于80后世代文化取向的研究,无疑会拓深我们对晚近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80后"的情感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同时渗透到了日常生活层面,并在以影音为核心的媒介所构造的大众文化中日益明晰。怀旧也由个人经验演变为引人注目的集体记忆。"80后"集体怀旧这一现象在影像等媒体作用下发生发展,其背后具有独特的心理内涵和深刻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80后"的情感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都在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同时渗透到了日常生活层面,并在以影音为核心的媒介所构造的大众文化中日益明晰。怀旧也由个人经验演变为引人注目的集体记忆。"80后"集体怀旧这一现象在影像等媒体作用下发生发展,其背后具有独特的心理内涵和深刻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后奥运时代的到来,大学教育受众群体的主力军"80后"大学生呈现出许多不同以往的群体特征。本文揭示了"80后"大学生的生存外部环境与内心世界,并提出了如何在新形势下根据"80后"大学生的特点对其进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倡导和谐教育理念、宣扬主流价值标准等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浅析“80后”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中,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取向的出现值得关注。我国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首先在"80后"青年一代人身上显现。对逐渐步入社会并担当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重任的"80后"青年一代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进行研究,将对了解我国社会价值观转变方向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80后文学在2004年《时代》周刊命名的推波助澜下迅速崛起并壮大,堪称当代文学的一个异象和奇葩。但是80后文学似乎并没有被当代主流文坛所纳入,如同游子一般徘徊在当代文学殿堂的门口。对于这一时代的特殊的文学产物,当代文学是否能够以海纳百川的姿态接收这个游子般的文学形态。80后文学有很多值得我们期待。  相似文献   

9.
堵力 《云南教育》2007,(10X):12-12
“80后”是优点突出,缺点也突出的一代,他们有着他们的前辈身上并不明显的特点。当前辈们无法解释这些现象时,就产生了偏见。有人指出,“80后”作为一个群体划分,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年代概念的提出,是极其危险的,它意味着断裂整个时代,取消其他考量因素,从而引出“一代人的悲剧”这样一个庞大误解……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80后"逐步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主力,"90后"也日益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体,"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在高校里的相遇,其关系的表现与发展必然成为学校关注的焦点。通过阐述当前限制"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关系发展的因素,立足"80后"辅导员的优势和不足、"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性,探索出促进"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关系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具有代际差异特征的"80后"文学呈现三极分化的趋势,在完成终结"意识形态写作"这一历史过程的同时,彰显了一种"非主流"的文学趣味,呈现出网络时代的精神风貌和新媒体文学风格。虽然止步于传统标准的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却从文学走向社会,从精英视野走向公共领域。"80后"文学不但余波未了,其非凡意义还将不断凸显。  相似文献   

12.
80后母亲是80后年轻女性与"母亲"这一传统角色相结合的复合型角色,针对这一新的特殊社会群体,分析了她们面临的社会角色与母亲角色、自我角色与母亲角色、时代角色与传统角色等多重冲突,并从矛盾的统一性出发,提出了协调这些角色冲突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主要是“80后”的一代,笔者研究分析了“80后”成长的背莆和特性,阐述了对“80后”的评价,提出了高等教育相应的人才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4.
论"80后"小说中的"半成人"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后”写作基本上属于未完成时成长小说,从成长小说的叙事语法来说,“半成人”形象的塑造是其重要艺术价值。这种半成人的特质在于:独立/依赖、坚强/脆弱、孤独/狂欢。家长制下的伦理桎梏、意识形态的规训以及消费主义无孔不入的诱惑三管齐下是“半成人”的文化生成机制。但,“80后”最终长大成人还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运用自我同一性地位量表,对135名80后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和大学毕业生同一性状态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大学毕业生同一性整合水平高于在校大学生。这说明工作经验促进了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整合。  相似文献   

16.
饮食时尚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反映,它的兴起和繁荣在迎合我国当代青年求新、求变和追赶时尚等心理特征的同时,也给“8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与身体健康等方面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应当教育“8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时尚观念,纠正其不良的饮食行为和习惯,确保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一国两制"承诺香港的政治体制50年不变,这50年是香港与北京不同政体的融合,也贯穿了80后一代人生命中最辉煌的时段。运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发现京港两地80后青年专业人士在工作、生活领域都面临着缺乏向上流动的机会,常常选择辛勤工作的方式来克服"地位恐慌"。然而,京港两地专业人士对于是否给彼此带来竞争和威胁这一问题持不同观点,由于两地人才政策等因素,跨境工作人士难以融入当地生活。这些不同境遇的根源在于两地历史文化、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差异。因此,京港双方应借助经济发展的平台,促进文化政治的交流和融合,以经济依存带动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8.
“8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80后”大学生的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对福建省6所高校812名本科生的问卷调查中显示,“80后”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向上,但思想的多样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高度关注个人价值,人生追求趋于现实;信仰追求与思想困惑同在,理想信念趋于淡薄;自主意识强烈,思想独立性明显增强;烦恼和压力增加,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80后”大学生思想的新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80后”教师职业倦怠心理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是社会各行业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在改革开放初期成长起来并走进教师岗位的“80后”,他们的职业倦怠又有一些新的成因。利用社会、学校、教师个人等措施来化解和改善“80后”教师的倦怠心理,调动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可为高职院校教师的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80后"曾备受文化研究、社会研究、文学研究者的关注,随着"80后"教师占教师队伍比例的增加,对其专业发展的关注日益加强。通过选择青岛市市南、市北、四方、李沧4个区和市教育局部分直属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和访谈两种调查方式,对青岛市"80后"教师的状况做一次尝试性的描述,并就如何促进"80后"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