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邵志远  袁侃 《青年记者》2007,(16):29-29
“不怕通报,就怕上报”、“有困难、找媒体”都是人民群众对媒体监督功能的形象评价。但是媒体在其影响力迅速扩大的同时,其角色功能也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异化,特别是其在行使舆论监督这一功能时,出现了错位和越位,对于政府行政、司法公正和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影响,违反了社会主体各司其职的精神。“媒体审判”,也有学者称其为“舆论绑架”的现象开始频频出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新闻舆论监督和其他权力一样需要进行规范,对其进行有效的规范、制约和监督,否则,就会造成新闻舆论监督的“越位”,导致新闻对舆论监督自身监督的“缺位”,这种“越位”和“缺位”使得新闻舆论监督权力的绝对化,以至权力被滥用,滋生腐败。  相似文献   

3.
李晓红 《青年记者》2007,(24):81-82
如今,“有偿新闻”作为一种媒介腐败现象,对媒介的公信力造成了严重危害。与此同时,“有偿不闻”现象也在悄然升温,成为媒介腐败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有偿不闻”是指媒体从业人员在进行舆论监督的时候,主动或者被动,直接或者变相收受报道对象的“封口费”,对监督的对象不再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4.
林凌 《当代传播》2007,(5):12-14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舆论监督在揭示事件真相、呼唤社会公正和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闻媒体正确处理舆论监督的原则是:不缺位,也不越位;恪守媒体角色,公正介入监督事件,在一些特殊领域遵从特殊的监督规律,讲究新闻舆论监督的时机和形式.  相似文献   

5.
戴晓蓉 《新闻知识》2005,(11):91-93
关于媒体在司法报道中的角色定位,到目前为止在业界、学界都一直是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有部分人认为,媒体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对于社会生活进行干预,对于司法行政等社会环境进行有效的监督,这种舆论监督是合理合法的,不存在所谓的越位现象;然而,也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开始纷纷指出,目前在我国,媒体在其影响力迅速扩大的同时,其角色功能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异化,  相似文献   

6.
杨敏 《新闻与写作》2006,(12):36-37
记者的行为要接受法律的监督和约束,不能超越法律允许的范围,不当法官,不做判官,不可包打天下,到位不可越位,更不可错位,真正起到“舆论监督,政府镜鉴,改革尖兵”的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是媒体从事新闻传播的一项重要功能.作为最经常、公开、广泛的一种监督方式,舆论监督对营造民主氛围、优化政治环境、维护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本文立足于地方性媒体,提出了开展舆论监督必要的环境与条件以及需要规避的几个误区,并以杭州文广集团的实践为样本,从“四个统一”入手,提出了地方性媒体开展...  相似文献   

8.
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质的“度”,提倡新闻舆论监督的“度”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从新闻舆论监督的效果上来讲,它的难度并不仅仅是记者的紧张和辛苦,而是难在对“度”的把握上,即整体的一种火候,需要在客观、公正的报道中达到预期议程设置的效果。反思近年来在新闻实践中舆论监督个  相似文献   

9.
媒体扫描     
处理好媒体社会责任与做好舆论监督的几个关系徐兆荣在《媒体社会责任与做好舆论监督》一文指出,新闻媒体应该正确认识和认真处理好媒体社会责任与做好舆论监督的几个关系。一是缺位与抢位的关系。就是监督得不力、不足,不到位,与不顾一切的,盲目的、越位的监督及监督得过度、过多、过滥的问题。二是监督与研究的关系。这实际上是  相似文献   

10.
媒体的舆论监督被视为继立法监督、司法监督以及行政监督之外的第四种监督,它是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媒体的权利,也是每一家有良知的媒体所应具有的基本职业操守。正确地行使媒体的舆论监督权,可以有效地弥补其他三种监督的不足,从而更好地保障民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舆论监督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题中之义,也是公民基本权利,当家作主地位的延伸。然而,近年来,恶意阻挠媒体监督的事件却屡次曝光。这当中既有当事者民主法治意识淡薄的原因,也有媒体自身报道失实、职业理想偏离等方面的原因。笔者以近日的"记者黑名单事件"为例,以期对我国的媒体舆论监督做一较为全面的"把脉"。  相似文献   

11.
王广文 《视听界》2006,(2):89-90
一、“解决问题”的误区一些媒体在具体操作中,把该不该进行舆论监督和进行舆论监督以后问题能不能解决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混同起来;把舆论监督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演化为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是不能监督的问题,进而演化为不该监督的问题。舆论监督不能为了监督而监督,舆论监督的确是为了解决问题。需要弄清楚的是,舆论监督要解决什么问题?舆论监督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一般讲,舆论监督要解决的问题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促进或推动所监督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得以解决。这是舆论监督的直接目的,可称之为舆论监督的附带效应。第二个层面,通过监督…  相似文献   

12.
许静 《新闻前哨》2007,(5):80-80
在新闻实践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对某事、某单位或某人的舆论监督有“头”无“尾”,缺乏力度,导致公众对媒体产生“怀疑”和“不信任”。要消除这种“不信任”,新闻舆论监督就必须“寻根究底”。一  相似文献   

13.
“监督合力”一词由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并在“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这是对我国未来五年监督工作的总体指示,对于媒体及舆论监督研究者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秦广艳 《记者摇篮》2006,(10):46-47
有舆论监督,就有反舆论监督,媒介有“舆论监督”种种之良策,也就有“反媒体监督”种种之对策。反舆论监督力量的生成是多方面的,其共同指向是对监督的抵制,抵制采访、行政干预、关系说情、法律诉讼。不少记者在采访有关舆论监督稿件时,经常遇到各种阻力,有的甚至被强行阻挠、跟踪恐吓、暴力殴打、限制人身自由等,即便有了采访结果,也会遭遇“发稿难关”。一些地方和部门及其主要领导之所以抵制舆论监督,主要是怕出丑、怕揭底、怕把自己的问题摆上台面。他们以“有损形象”“影响稳定”为名,大力展开反舆论监督之攻势,设置重重障碍、百般刁难…  相似文献   

15.
孙健 《记者摇篮》2010,(9):22-23,16
一篇好的舆论监督稿件不但要事实准确、内容清楚,还要经得起被监督者逐句逐字地推敲,经得起“法律真实”的检验,才能很好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又能让被监督者心服口服地接受监督,促使其纠正错误行为,同时,写好一篇“百密无一疏”的舆论监督稿件,也是记者维护媒体形象、维护自身权益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16.
明明是开展正常的舆论监督报道,却被有的地方政府能躲就躲、能推就推。个别地方干部这种“舆论监督过敏症”需要脱脱敏,涵养闻过则喜的雅量。媒体做舆论监督,只要媒体立场公正、方式合情合理、监督有理有据,就理应得到配合维护。对舆论监督的“反感”,源自对监督工作的“敏感”。少数地方基层干部为迎合上级领导“更看重成绩成就”的心理,长期报喜不报忧;个别干部对舆论监督有偏见,认为媒体只能“抬轿子”不能“扯袖子”;还有部分地方片面以负面舆情多少考核下级工作,导致基层干部滋长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心态。  相似文献   

17.
有效实施舆论监督要实施有效的舆论监督,也就是说要达到舆论监督的目的,就得注意两个问题,一是选择的问题,要注意挑选涉及大多数人利益的而又能够解决的社会问题展开调查,实施舆论监督。二是方法的问题,在方法上可以实行“四步棋”的方法:第一步,提出问题;第二步,引导群众讨论;第三步,找相关领导谈处理意见;第四步,最后整改处理的结果。当然,不是所有的舆论监督都要走这“四步棋”,有的只需走其中的“三步棋”或“两步棋”。湖南省《常德日报》的舆论监督基本上都达到了舆论监督的目的,这主要得益于注意了“选择”和“方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媒体舆论监督"?有悖法治精神吗?--与魏永征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了魏永征教授发表在2002年4月29日《经济观察报》上的《“媒体审判”有悖法治精神》一文 (下简称“魏文”) ,我觉得文中的一些基本观点乍看起来似乎有点道理 ,但认真推敲 ,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妥之处 ,现提出来与魏教授商榷。媒体舆论监督是“媒体审判”吗 ?魏文中首先认为“新闻媒介超越法律的规定 ,越俎代庖 ,以新闻报道干预、影响审判独立和公正的现象”是“媒体审判”。接下来列了一些具体“媒体审判”现象 ,如 :媒体说嫌疑人“灭绝人性”、“罪不容诛” ,要“严惩不贷” ,通过嫌疑人的父亲的口说“儿子犯了这么严重的罪 ,怎么判…  相似文献   

19.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广电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要坚持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坚持新闻舆论监督的“三度”不减,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把舆论监督的重点放在民生领域,掌握对外与对内的尺度,加强稿件把关和记者监管,做到四个“有利于”,确保导向正确,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20.
司法与传媒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司法独立与舆论监督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就在于司法独直与媒体监督之间缺乏“和谐”的平衡点,或者说,怎样既实现维护司法独立、又能够加强媒体监督。关于司法与传媒的关系的争论,一种普遍的观点就是,新闻媒体介入司法、对案件的报道和评论,会形成媒体审判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