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刘来 《考试周刊》2011,(20):34-35
"哲学"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式,并不是绝对纯粹的,而是与各种文化紧密相连的。一百多年中国哲学的创作史,就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以西方的哲学文化框架(这种框架可能是实用主义的、实证主义的、生命哲学的,也可能是马克思主义的)重新释解、改造中国本土文化,构造适应当代社会生活场景需要的"新"哲学的过程。本文通过中国哲学来研究中国艺术,通过中国艺术表现哲学精神。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陈来先生著作《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基本观点的叙述,来展示先生自八十年代以来对于现代中国哲学的研究成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生对现代中国哲学的深入研究和独到把握,以及对于理性与价值、现代化与民族性、文化创新与文化认同等问题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陈来先生著作《现代中国哲学的追寻——新理学与新心学》基本观点的叙述,来展示先生自八十年代以来对于现代中国哲学的研究成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生对现代中国哲学的深入研究和独到把握,以及对于理性与价值、现代化与民族性、文化创新与文化认同等问题的深切关注。  相似文献   

4.
新时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当前的现实问题,形成新的哲学理论和观点,正确指导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挑战,应当从不同的理性向度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关注国内外的现实发展、透析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斟酌中西当代文明,积极回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所面临的新挑战,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天文哲学—生命哲学—文化哲学作为具体的哲学理论形态,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天文哲学是孕育生命哲学的母体,具体指天文哲学的宇宙模型激发人类从哲学层面探索生命的奥秘,天文哲学宇宙模型中的两个世界——能量和质量是生命哲学的起源。文化哲学是由生命哲学衍生的子体,具体指生命哲学追求"永生"唤起了文化哲学的出生;生命哲学关注"生存"助产了文化哲学的降生。从总体上来讲,天文哲学是原生形态的哲学理论体系、生命哲学是次生形态的哲学理论体系,文化哲学是再生形态的哲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其实质是"真正的生活理论"、"真正的生活哲学"。对中国化马克思哲学形态的研究应该加强对马克思生活哲学的中国化研究,在与中国传统生活哲学结合、以解决重大现实生活问题为依据、以生活批判为手段等途径中,建构中国化马克思生活哲学。同时,以马克思生活哲学指导中国的现实生活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生活哲学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另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本文旨在探讨后一方面的结合问题 ,指出了二者相结合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结合的途径和方法。最后本文强调二者相结合最好的途径就是“化理论为方法”,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化为研究方法 ,用于中国哲学史领域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是世界高等工程教育领域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中国工程教育在新时代新作为的重要发力点。"新工科"的教育理念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哲学内涵。在文化自信的语境下,文章试从中国传统哲学层面分析"新工科"的实践原则、方法论、面向未来的适应方略等内涵。通过哲学阐释,有助于我们更加认同新工科的教育理念,在认知与实践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中更好地把握新工科。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它传入中国时起,便开始了它的中国化历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中有两次伟大的飞跃,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毛泽东哲学思想和邓小平哲学思想.在新的世纪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就是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10.
撇开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仅从纯粹的文化传承角度看,任何民族与任何时代的思想创造都离不开知识视野与思想视野的扩展。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发展历史,就是通过“三教纷争”再到“三教合一”的历史过程而实现的。佛教与道家道教思想的发展也是如此。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就需要通过对三大思想传统,即中国哲学传统、西方哲学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的融合而实现广义的当代中国哲学的创新。而就狭义的中国哲学而言,在思想的视野里至少要通过融合新仁学、自由意志、社会实践等观念,实现自己的创新。全球化的时代早已经到来,“世界哲学”的观念已经产生,而且正在形成的过程之中,而“世界哲学”恰恰要实现自己“求通”哲学的本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不是一种语言视域中的概念,二者可以视为具有类似的宇宙论起源,但核心范畴不同,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进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向度不同。目前,西方哲学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向:知识论向语言论的转向。但中国哲学由于汉语作为象形文字的局限,在新一轮哲学发展方向的选择上无所适从。正确地审视中国哲学的缺陷,以西方哲学——"philosophy"的视域审视我们的哲学,在今天的哲学界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神圣世俗观是解读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视角。和西方思想传统不同,儒佛道经典哲学在本体论、人生论和修养论层面上片面强调神圣与世俗的交融、贯通,消融了神圣域和世俗域的固有界限,表现出形而上学特征。立足于对生活世界的深度阐释,现代中国哲学构型强调世俗界域中的问题意识,在吸收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哲学现代性观念基础上重构形上核心义理架构,进而塑造出现代中国哲学话语系统和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13.
休闲是"成为"的过程,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休闲哲学强调心灵的自由与生命的超越。文章从主体性、日常性、勿执性、有时性四个维度探讨禅宗的休闲哲学。禅宗指出,"本性即佛"、"自净其心",使个人通过对生命本性的认识,以自我对生活目标的设定与行为方式的选择为途径实现身心的解脱;"平常心是道",将理想与追求外化于人的日常生活,实现随缘人生;"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处于日常事务之中又不执著于妄念、杂念;"日日是好日",瞬间即永恒,全心于当下,在生命的分秒中感受休闲。  相似文献   

14.
中国哲学何以成为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元问题,也是哲学界一直争论的问题。近代学者从求同的角度出发论证了中国有哲学,但其论证有很大局限性;持同样观点的一些当代学者在求同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中国哲学的民族特色。另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证了中国无哲学的观点。实际上,植根于中国文化有机体中的中国哲学是世界文化的殊相之一,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从现有研究成果看,持这一观点是比较客观的。  相似文献   

15.
现代犬儒主义教育哲学批判具有对现代教育进行全面整理与反思的特征。现代犬儒主义既是现代教育哲学问题之所在,也是现代教育哲学危机之表征。这是一种比虚无主义更极端、更普遍的时代病症。现代犬儒主义不仅是哲学的犬儒化,更重要的是生活、体制的犬儒化。现代犬儒主义是一种新的意识形态,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实践话语,它产生了一种既无能量,也没有深度的教育实践。超越犬儒主义之要津在于重塑精神生活的价值。公共生活、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是现代教育哲学致思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6.
哲学是追求生活中的智慧。哲学教育的目的和功能在于使人学会思考、教人经得起痛苦和磨炼。在素质教育视域中,哲学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当前中国高校普遍存在以"非哲学"的方式进行所谓的哲学教育。哲学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以"哲学对话"的方式恢复哲学教育的应有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中西人生观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人崇尚一元化,理想生活和世俗生活合二为一,较少超越意识;西方人崇尚二元化,理想生活与现实生活可以独立存在,并行不悖,有强烈的超越意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追根溯源在于中西宗教意识起源殊途而不同归。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方人生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不同,尼采认为,"生命"是哲学的唯一主题,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哲学史的内容。与此相关,健康的时代产生的哲学是肯定生命的哲学,衰落的时代产生的哲学是否定生命的哲学。尼采本人的哲学思想即是对生命的伟大肯定和超越,而这些思想是他本人健康状况和生命意识的反应。"生命"是尼采哲学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对比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真理标准、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识证明理论、阴阳思想和历史动力观之间的异同,探索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适当地进行中国传统哲学的渗透,以求得哲学教与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超越"思辨哲学"的历史性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楹 《教学与研究》2007,1(7):49-54
文章从五个层面分别阐述了马克思哲学在批判"思辨哲学"的历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理论品质,具体表现为马克思哲学是"作为非哲学的哲学"、"改造世界的哲学"、"从人间到天国"的哲学、必须"被消灭的哲学"以及"解放哲学",由此将马克思哲学定位为"生活哲学";最后以马克思哲学为观照标准,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必须解决的四大主要问题,从而深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活实践中,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