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首先在农村展开的。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改革原来人民公社的经济体制,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这场改革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功,改革后农村新的经济体制已经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变革中,人民日报的舆论宣传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作为最初参与农村改革宣传报道的记者之一,今天回想起来,许多事情历历在目,感触很多。农村从改良到改革中国农村的改革,有个实践和认识的过程,我搞农村问题的报道也有个实践和认识的过程。我从“干校”回到报社,正好遇上周…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1995,(6)
宣传深化农村改革的好消息报纸的任务之一,是及时地传播改革、开放的新成就、新经验,推动改革的深入发展。刊登在1994年6月26日《涪陵日报》一版头条,获全省’94度好新闻一等奖的《南川县冒出一批“绿色企业”大户》,就是很好的例证。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相似文献   

3.
常听人说,农村改革的摄影报道不如前几年有气势、有深度,更有人感叹,潮头部看不清了,朝哪里深呀。显然,农村改革摄影报道的深度正在成为我们思想“取景器”里的调焦中心。记者应当怎样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不断改革摄影报道本身,有所突破与创新呢? 奔流与漩涡农村改革摄影报道,直接发端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然其深度追求则始自记者在农民群众中的调查研究。刚开始,农村改革摄影报道发展流向并不明朗,报道也显得分散,1979年9月终于以全国最早反映责任制政策兑现的“棉花姑娘的喜悦”为标志,确立了以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改革主流。一时间,来自鲁西北、豫东、淮北、苏北等地的摄影报道形  相似文献   

4.
发轫于30年前的中国改革开放,首先来自于小岗村的实践.实践引发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此后中国农民和农村释放出的无穷潜力,为早期改革的成功提供了若干发展动力。然而,改革30年后,中国农村和农民收入并没有持续改革初期的持续增长。相反,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中国在经历了奇迹般的增长后,“三农”反而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十余年来,我在新华社记者的岗位上,踏改革之浪,记时代之史,跟随着我国城市副食品购销体制改革的脚步,不断地对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经验、新情况进行一系列报道。闲暇之时,对跟踪“菜篮子”改革的往事作一番回顾和总结,颇觉感触良多。 一篇内部报道的启示 1984年初,我采写了一篇题为《广西昭平县改革猪肉供应办法》的内部报道,说的是桂东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县,在广西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又向连续亏损20年、被人们称为“蚀本公司”的县食品公司开了刀,对全县非农业人口的猪肉供应办法大胆进行改革,取消了定量牌价供应,给予牌市差价补贴,放开价格,随行就市。改革后的第一年,即1983年,县食品公司一举扭亏为盈,消费者得到补贴后,到市场随意自由选购,以往批条子、走后门买好肉、多买肉的现象消失了,各方皆大欢喜。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第一步改革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后,第二步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第二步改革和第一步改革相比较,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矛盾,难度比较大,阻力比较多,这就给农村报道带来一定困难。如何象宣传第一步改革那样宣传好第二步改革,把农村报道搞得有声有色,很值得每个记者,尤其是农村记者思考和探索。胸中有全局方能站得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周口地区率先打破“一大二公”的旧体制,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长期被压抑的积极性迸发出来了。那时侯,记者站的同志觉得到处是典型,到处有经验,新人新事层出不穷,报道题目多得很,写出了不少绚丽多  相似文献   

7.
一增强新闻报道的指导性,这是无庸置疑的。我们刊登或者播出新闻报道,为了什么?就是为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群众,推动工作。一九八三年四月三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联合捏合两种效果》的新闻,报道了河北省赤城县农村普遍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出现了两个用不同方式组织起来的经济联合体:一个是由富山村大队社员朱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农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已连续十几年粮棉油产量稳居全国前6位。然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安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更加突出。仅农村人口平均收入一项就低于全国平均数100k以上。因此,安徽的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相当繁重,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要求也更为迫切。1997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的决定》,开始了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安徽人民广播电台积极发挥广…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全国性“乡镇企业科技进步与绿色道路”的研讨会,会后,我写了一篇《异军突起后怎么办》的通讯报道。通过写这一报道,我深深体会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对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科技记者,我认为当前要紧紧抓住宣传拥有八亿多人口的中国农村,如何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乡镇企业的重要问题。同时,我们要深入研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对科技宣传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战略决策。从此,改革的春风吹遍吉林大地,并率先从农村兴起。就吉林省而言,包产到户经营方式的出现并不晚于安徽和四川,其经历与皖、川两省也极为相似。吉林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点是:先出现自发包产到组的责任制,不久又出现了包产到户的责任制。当时的德惠县万宝公社新立大队小洼子生产队贫穷出了名,被人们称为“小花子”屯。  相似文献   

11.
去年4月,《人民日报》记者艾丰在郑州作了《关于多侧面报道的思考》的学术报告(见本刊1986年第10期,其中提到北京龙潭湖破冰救人的报道是:“多线条,多色彩、多侧面”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个先例。艾丰同志认为《人民子弟兵奋力破冰救青年》这篇报道(原载1980年1月19日《人民日报》),有三个优点,一、它报道先进事迹的同时,也报道了落后的一面,是反衬;二、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处处有雷锋。有“雷锋”,也有不学雷锋的人。这样报道反映了生活的现实,群众感到真实,增加可信性和说服力;三、通过对反面言行的报道,向人们提供了一个更深刻的社会问题——经过十年动乱,社会风气遭到败坏,对青少年的教育十分迫切。这样报道的思想意义就更深刻了。最近,我重读了这篇通  相似文献   

12.
当前的农业报道在各大媒体的版面上不是很活跃,“露面”的机会比起新经济、网络、信息、国企改革等话题要少得多。这既有一个时期读者口味、媒体导向等方面的原因,也有我们农业报道自身的原因。认真分析这一原因,对搞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报道有着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初期,农业报道曾一度独领风骚,留下诸如《看粮囤》、《故乡人民的笑声》、《熊头儿还乡记》等名篇,通过一幅幅画面纪录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中国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为什么这些报道不仅农民爱  相似文献   

13.
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总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这个哲学命题,在我们新闻工作者宣传安徽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过程中,同样得以认证。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农业政策长期受“左”的东西的影响,农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大呼隆”带来大家穷,“瓜菜代”成了农民的家...  相似文献   

14.
安徽是农业大省,是农村改革发源地,是税费改革试点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安徽尤为重要。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实践证明,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健全机制保障,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新农村报道的相关策划,也必须紧扣深化农村改革这个主旋律。2005年12月30日,中宣部《新闻阅评》以“《安徽日报》宣传科学发展观特色鲜明”为题,对《安徽日报》去年10月下旬起,策划推出的“建立新机制建设新农村”55篇系列报道,给予充分肯定。这组大型系列报道策划,正是紧扣新农村建设中以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农…  相似文献   

15.
最近,我参加了一个全国性“乡镇企业科技进步与绿色道路”的研讨会,会后,我写了一篇《异军突起后怎么办》的通讯报道。通过写这一报道,我深深体会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对中国农村改革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科技记者,我认为当前要紧紧抓住宣传拥有八亿多人口的中国农村,如何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乡镇企业的重要问题。同时,我们要深入研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对科技宣传的启示。中国乡镇企业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实现的。它为世界经济发展增加了一个新的模式,为第三世界农村经济发展探索出了一条道路。邓小平同志说得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农村改革的巨大收获。据1月16日人  相似文献   

16.
编辑参考     
农业产业化:农户应唱主角据《中国改革报》97年1月8日报道:被称为中国农村“第二次飞跃”的农业产业化,正在全国农村蓬勃展开。但目前各地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对其内涵解释不统一,政策着力点也各不相同。农业部政策法规司丁力近日认为,只有农户才是农业产业化的主体,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农户与市场的连接。丁力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广大农户的家庭经营完全可以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现在出现的问题,如农业生产的波动较大、农民收入增长较慢等,主要原因不在农户的家庭经营,而是亿万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连…  相似文献   

17.
记者要善于独立思考。他对采访到的大量材料应进行分析研究和思考,找出事物的相互关系、内部矛盾和客观规律。如果做不到这些,报道往往没有深度,有时还会掩盖事物的本质。我最近遇到两件事。第一个事例: 去年春天,我下乡采访,有位县委同志兴冲冲地对我说:“我们县里出了一件新事,几个农民办起了一个农工商联合开发公司,只开办了一个多月,就赚了很多钱。这事证明在农村实行以户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向农工商联合经营方向发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农业生产责任制已推行多年。十几年的实践证明,改革是成功的,广大农民是拥护的。但是,有些摄影记者认为农村摄影报道难搞,特别是认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后,生产规模小;有些地方乡村机构不那么健全,给习惯于拍摄“大兵团”作战场面和喜欢组织摆布拍摄的同志确实带来了不便和困难。一呼百应、人山人海、红旗招展的壮观场面是拍不到了,加上住村跑田头,就是比不上在城里采访舒服和  相似文献   

19.
韩猛 《大观周刊》2011,(13):90-91
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社会变革,和中国的历次重大改革一样,税费改革起源于基层。它对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农村分配关系起到重要作用,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利”,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在改革起到巨大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农民负担反弹的问题。因此,要推进改革稳步进行,我们必须要做好相关配套改革和工作。  相似文献   

20.
曾几何时,农业报道让我们的许多老记激动不已,安徽凤阳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掀起了农业体制改革报道的高潮,农业报道为发轫于70年代的农村经济改革推波助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近几年,我们细加分析,发现我们的农业报道与推进城市化、加快个私企业发展、加入世贸组织、国企改革报道相比,无论从内容、题材、深度等方面都逊色,怎样做透做深关系民生大计的农业报道,让我们的农业报道更好地为农说话,向农说话,为农服务,我的体会是要做好做活市场农业这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