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是个从小在爱的沐浴下长大的人。所以我很感性……”这是我发表于2004年第9期《山东教育》上的文章中的一句话。如今回味起来,怀着深深的崇敬与感恩,叙说我与《山东教育》爱与被爱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李雪峰 《山东教育》2004,(31):59-59
1994年8月,初为人师的我,踌躇满志地走上了我少年时就憧憬的三尺讲台,实现了当一名教师的夙愿。我满腔热情地工作着,想把教育教学工作搞好。可事与愿违,我的班级管理方法和课堂教学方法不受学生欢迎。面对学生的质疑问难,我不是游刃有余,而是“江郎才尽”。真正领略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丰富内涵。如何摆脱这一困境呢?我想起了在实习时就见过的无言的老师——《山东教育》。  相似文献   

3.
感动 感悟     
宁言 《宁夏教育》2006,(10):1-1
宁夏教育通联工作会议在银川召开后和《宁夏教育》的几位编辑聊这次会议,他们有许多的感动,也有许多的感悟。会上,上级领导和会议代表对《宁夏教育》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们认为《,宁夏教育》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准确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宣传自治区关于  相似文献   

4.
孙守美 《山东教育》2011,(1):120-120
《山东教育》——邂逅的美丽 邂逅《山东教育》是刚毕业那会儿。在同事家,因为是教师,所以对教育刊物情有独钟,随手抽出它翻阅一番,里面来自一线教师的具体生动的事例顿时吸引了我。借回家,细细咀嚼品味,感觉精神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浸润,于是一口气将它读完。  相似文献   

5.
洪波 《教育文汇》2011,(1):63-63
初识《教育文汇》2004年1月。2003年底,我校打算征订一份教育杂志,选来选去,结果看上了《教育文汇》。杂志一到手,朴素大方的封面很吸引人;打开一看,一篇篇文章极有个睦,清新、明快、轻松、亲切而又富于文采的叙事风格别具一格,非常接近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  相似文献   

6.
陈锋 《宁夏教育》2009,(3):33-34
学习方式的转变,不只是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要大胆尝试,善于思考,敢于质疑,方可取得实质性的收获。本期编辑的一组文章,是一线教师在新课改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望能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伙伴     
吕海燕 《山东教育》2005,(34):13-13
作为一名教师,每次看到自己的文章在某刊物上发表.总是兴奋不已。喜悦之余,暗暗下决心:今后要写得更多.写得更好!一次.捧着一本印有自己文章的《山东教育》细细翻阅,突然产生了这样一种想法:都如此年龄了.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还这般欣喜异常,将心比心,如果把孩子们的习作电在成铅字“发表”一下.对他们是否电会有促进呢?  相似文献   

8.
读者反馈表     
李芳友 《山东教育》2005,(19):122-122
《山东教育》什幺时候创刊?恕笔者不知。但自本人从事小学教育后,一不小心就与地相识相知井深深地相爱.且感情日笃,三十几年来.无论教育工作多么繁忙,教学任务多么繁重,也难令我将之淡忘,  相似文献   

9.
后勤工作是学校的保障性工作,它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因此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我们从小处着眼,注重细节,以精细化管理。感动式服务,走动式办公作为工作上的准则,时时处处急学校之所急,想学校之所想,努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为一线教师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0.
开窗     
李崇杰 《山东教育》2004,(31):59-59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宽大的房间里有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在埋葬她的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自己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愁云为之一扫,心中顿时明朗。  相似文献   

11.
细数感动     
王琴 《教师博览》2006,(9):56-56
从没想过,会有这样一份杂志以这样的方式带给我这样多的感动—— 不容易 2005年冬日的一个下午,暖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柔柔地照着一切.正在学校听课的我收到了《教师博览》的来信,撕开封口,我看到了令人耳热心跳的文字:“你的文章将被录用!”一同听课的校长见了.真诚祝贺的同时,由衷地说了句:“能被《教师博览》录用文章,可不容易。”心旌摇荡、热血沸腾的我再细看信封,才发现白底蓝边的正面格外养眼,“读教师博览.做博览教师”的背面格外亲切。那一节课,上课老师教了什么.我一个字都没听进去.只记住了校长说的那三个字——“不容易!”  相似文献   

12.
激情三月     
《教育科学论坛》2004,(4):79-79
本期《教师之友》,有几篇章值得向大家特别推荐:首推《思痛路》这一组专题章。这个专题是《那一代》的一个自然延伸。关于此,专题的按语部分已经有所交代,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自《那一代》刊发以来,虽然读好评如潮,但客观上,编辑部还是承受了相当的压力。对于是否是“炒作”,我们不想申  相似文献   

13.
2000年10月订阅杂志时.我在《全国报刊杂志目录》中得知江西出版着一份《教师博览》,我减少了往年订阅的一份教育杂志.改订《教师博览》。2001年第1期《教师博览》到手,美轮美奂的封页及目录中的17个栏目给我清新欣喜的感觉.阅读杂志中的每一篇文章.既像平易近人的大师给我诠释教育的精髓.又如学养丰厚的智者给我讲述智慧的教育故事.疲惫的我犹如吃到了从未尝过的滋补珍品.心旷神怡一词不足以表达我如释重负的感觉。  相似文献   

14.
近日,偶然读到《我们学不了“名师”》一文(《山东教育》2007年3月),心情颇为沉重。文章作者说:“我和周围的老师总是热切地盼望这些名师们能带给我们一些普普通通的课,让我们一看就明白,一学就管用,越‘简单’越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多年了,在自己热爱的这片土地上,我收获了很多。我深深地感受到,老师们只有不断发展自我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长期以来,作为从事教学的一线教师们,课前埋头书堆,辛勤备课;课堂上慷慨陈词,大汗淋漓;课后埋身题海,批改作业勤奋不辍……可是,这样的努力并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们越来越依赖老师,甚至已经是高中生了,碰到不认识的字就问老师,哪怕手边放着一本《现代汉语词典》。  相似文献   

16.
张岩 《教育》2008,(4):5-5
我是一名基层教师,一个偶然的机会,拜读了《教育》旬刊的文章,感觉自己走入了一个装潢精美的餐厅,享受了一顿营养丰富的教育大餐。  相似文献   

17.
2007年3月的《山东教育》中有这样一篇文章《“拉出去考”是一种伤害》,读后感受颇深,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18.
一则“教育感悟”在《山东教育》上发表了,这让我兴奋不已,也给一个刚踏上三尺讲台的年轻教师莫大的鼓励。 那一则“教育感悟”是由一个同事的鼓励开始的。她在看《山东教育》时说:“你看这‘教育感悟’写得真好,都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过的,他们体会得很到位,很深刻。”我接过来,认真看起来。这些“教育感悟”都是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认识的升华,读后确有启发。我说:“我们能写出这么好的感悟吗?”  相似文献   

19.
在《山东教育》今年1、2月合刊上我读到了常丽华老师的一篇文章,名为《一本让你静静流泪的书》.写的是她引领学生读《一百条裙子》的经历和感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感谢     
新的一期《山东教育》又来到了我的手中,望着你那熟悉的面庞,闻着你那淡淡的墨香,读着你那一篇篇真挚、生动的文章,我又想起了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