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 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浓浓亲情,撩人心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第五单元的课文,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亲情的丰富多样性。其中前三篇《风筝》《羚羊木雕》《散步》均以作者的亲身体验,叙写亲情故事。《风筝》是鲁迅先生对儿时的一件往事及其带给“我”的一段思想情感经历的描写与剖析,体现了手足之情,读后启人思考。  相似文献   

2.
<正>新课程改革倡导和鼓励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善于对教材进行梳理整合,灵活地使用教材,使教材发挥出强大的文本价值,以达到教学效率最大化。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具备"开窗放入大江来"的胸怀和气魄,树立大语文观,吃透课标,吃透教材,大胆创新,既立足于文本,又跳出文本,积极寻找出一条宜教宜学的途径。【案例描述及分析】高一第二册第二单元鉴赏中国当代散文,要求整体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感受散文中的"自  相似文献   

3.
“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和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让阅读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状态。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来解读思考文本,在解读的同时思考怎样深入文本,找准文本的切入点,预设好教学流程等课堂教学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解读才能为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4.
[教学案例] 一、典型示例 1.多媒体投影: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如果没有司马迁实地考察、搜集史料,没有他忍辱负重、发愤著述,又哪会有不朽之作《史记》的流传。  相似文献   

5.
一、文本解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我”对伯父生前给自己留下印象深刻的几件事的回忆,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我”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第一课时,是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社会和中华文明的主要特征的起始课,阐述了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渊源,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根基和特色。教材先讲分封制度,在以“宗法制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过渡到宗法制,然后以“周朝通过礼乐制来规范贵族的身分地位”与宗法等级制度衔接,层次清  相似文献   

7.
《灰雀》一文作为一篇精读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是运用人物自身的语言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事件发展的进程。课改以前,教师在教学时,首先确定的是教学目标,而现在的许多教师都改为学习目标,一教一学,已经分出泾渭。教师的态度与情感由高高在上的教,变为与学生平起平坐的学,体现阅读教学是平等对话的过程“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8.
文本解读 风景秀丽的张家界有一个索溪峪,因溪水状如绳索而得名。《索溪峪的“野”》(人教版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诗情。这篇散文,通过作者活泼、灵动而又不失旷达的语言,为久居都市的人们打开了一扇“原始”的、另类的天窗,展示了索溪峪带来的神奇、迷人和惊喜。  相似文献   

9.
曹跃进 《考试周刊》2013,(71):31-31
一、教材简析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课文所属单元的整体目标是“亲情依依”。课文记叙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大街上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段.表现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相似文献   

10.
韩宝珍 《文教资料》2013,(1):195-196
本文调查了某高校学院校《保险学》案例教学的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要注意精选案例并且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要善于启发学生去思考,学生也应积极主动发言。  相似文献   

11.
对应《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效实现地理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已经成为教师重点关注的话题。传统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虽然有效地保证了知识的传授,但是对于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笔者在多年的从教中发现,通过课堂案例教学的有效设计,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学生在教师地理思维方法的引导下,能够主动学习,体现了较强的主体性和学习的主动性。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列举了大量的案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灵活地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2.
[文本解读]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课标本第七册第3篇课文。是巴金早期的作品,在这里,作者用他那清逸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淳美的自然风景。它主要记叙了作者(巴金)和他的朋友们两次游历“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美丽的大榕树和群鸟欢闹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全文节奏鲜明,声音铿锵,自然流畅,琅琅上口。课文开头多用短句,简洁明快,令人渐入佳境。写静态的榕树,多用长句,具体生动,  相似文献   

13.
徐芳 《考试周刊》2013,(70):26-27
<正>一、主题与背景(一)教材分析朱自清的《背影》历来是父爱名篇,其语言质朴,饱含真情。在祸不单行的日子里,父亲用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让远行的游子几番落泪。正是这样一个在特殊环境下活动的背影,成了本文的聚光点,父子之情跃然纸上。语言看似平淡无奇,却蕴含了作者对父亲深挚的爱。(二)学情分析我接触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认为父母对他们的付出是应该的,意识到亲情可贵的学生委实不多。到底在教学时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这种亲情并使之产生共  相似文献   

14.
教学具有预设与生成的双重特性。预设体现了对教材文本的尊重,使教学有备而来,而非信马由缰;生成体现了对教学主体的尊重,使教学顺势而行,而非刻板灌输。尤其是新课程下的政治课教学,更应强调两者兼顾、相得益彰。恰逢"常州市八所高中校‘同题异构’联校教研活动"之机,此次活动主题就是研究教学预设与生成的有效性问题。政治课规定课题为《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第三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明确研究主题和课题后,笔者在认真解读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的基础上,广泛收集了与教学有关的素材,经过反复推敲,设计了本框教学,  相似文献   

15.
16.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鱼游到了纸上》,略读课文是《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它们都是大修订版本中原有的课文,是什么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使编者在实验教材中把它们重新编排在一个新的单元里呢?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解读它们。下面就谈谈自己初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杨玉花 《教师》2014,(9):103-103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查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单元教材解读 本组教材以秋天为专题,共由四篇课文组成。《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  相似文献   

19.
<正>一、背景听、说、读、写,是学生获取信息和提炼信息不可或缺的有效途径和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听说又是读写的根本,因此我们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即用耳朵认真地听,辨析别人的语言,作出自己的判断,并表达自己的想法.事实上,表达与倾听是相辅相成、交替发展的,随着倾听与表达的深入,思维活动的水平也就会得到螺旋式的上升,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良好的培养,最终让学生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功.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二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材简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不进位)的内容,有了这个基础,学生探索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时,就可以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将探索不进位加法的思路和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