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课堂纪律相关的问题是许多教师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刚刚踏上教师岗位的新手教师们而言。如何让儿童学习纪律,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学界的重视。但是当我们检索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时,才发现其中的实证研究廖若晨星。  相似文献   

2.
儿童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就会出现说谎行为,这是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儿童说谎的类型主要有想像型说谎、虚荣型说谎和逃避型说谎三种。那么儿童为什么会说谎?说谎的心理表现怎样?教师应该怎样纠正儿童的说谎行为呢?本文就此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3.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有许多时候我们都会面临一些纪律与自由的关系问题.比如:是否应该约束儿童的行为?约束应该达到什么程度?怎样把握纪律与自由的关系?等等.无论在教育的理论研究中,还是在教育的实践研究中,纪律和自由的关系问题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自由是纪律的基础和前提,纪律是自由的保证和条件,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问题,有利于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并富有个性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产生攻击性行为是一个普遍现象,但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持续不断、次数增多、强度增大,既会影响儿童当前的生活和学习,更会影响儿童一生的发展。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进行教育?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将为教师、家长正确对待儿童“攻击  相似文献   

5.
方旭 《四川教育》2004,(5):42-43
最近,课堂上出现了一种现象:当学生提出课前没有料到的问题时,不少老师都采用了“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解决好吗”的方式。这似乎成了教师抵挡学生突发其问的不败盾牌。扪心自问:假如教师在课堂上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还会采取这种方法吗?这些问题课后都能够得到解决吗?课后我们研究了吗?是否都反馈给学生了?“课后解决”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我们回避问题的“策略”?假如课后也不解决,教师的承诺或建议又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学生满怀求知热情提出的问题,难道就这样“处理”掉吗?我们来看两个案例。案例一:教师声情并茂地…  相似文献   

6.
2~3岁是儿童的“心理断乳期”,也是儿童的第一次反抗期。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情绪与行为问题,如发脾气、咬人、打人、哭闹等。出现这些情绪与行为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有没有办法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应如何处理?本文在对托班婴儿进行观察、对托班教师与家长进行访谈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近十年来的文献检索,发现儿童行为管理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儿童行为管理的描述和解释;二是关于儿童行为管理的策略。分析儿童行为管理研究现状,并结合国外儿童行为管理的研究成果和我国的幼儿教育发展实际,提出具体建议,以期为今后的儿童行为管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一种外部强制的纪律和一种内化的纪律,我们应该选择哪一种?怎样让纪律内化为幼儿自己的行为规则?我们的纪律教育观念与策略要不要变革?……  相似文献   

9.
张洵 《早期教育》2021,(3):39-43
本研究采用《教师行为自我报告问卷》《儿童行为教师评定问卷》以及《儿童行为问卷》,对302名幼儿和151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研究,以探究教师行为在幼儿害羞和其内化问题之间的作用。结果发现:幼儿害羞与内化问题中的退缩和焦虑两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抑郁相关不显著;幼儿害羞与教师行为中的严格、领导两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人与人、人与自然都是一种相互依赖的生态式存在。儿童和教师作为学校生态环境中的主要因子,并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而是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成长发展的。教师会以他的知识、情感、人格影响儿童.儿童也会以其经验、情感、个性反作用于教师。教师与儿童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双方“共生”“共荣”的结果。教师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儿童的社会化有着巨大的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而反向思考一下,儿童也未尝不是教师再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教育行为甚至教师的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实行着对教师的文化改造。然而,回到教育的现实中,儿童和教师相比,在制度化的教育范围内终究是一个相对的“弱势群体”,对于占据制度高位的教师,儿童能对教师进行文化改造吗?有哪些具体表现?改造的方式和过程如何呢?本文尝试对以上问题作一思考。  相似文献   

11.
建立良好的学校秩序并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是学校纪律的基本目标。认知发展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分别从认知、情绪和行为角度论证了教师不同的纪律方式在培养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过程中的作用,为建立促进儿童自我控制的学校纪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欺负行为是儿童身上较为常见的不良行为。采用Olweus儿童欺负问卷,对教师与家长这两类成人群体对小学儿童欺负行为的干预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1)关于儿童在学校受欺负之事,成人的关注与干预程度较低。其中,教师与家长关注程度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2)当儿童受到欺负后,向成人求助的比率较低。(3)关于儿童在学校欺负他人之事,成人的关注与干预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3.
教师怎样发现非保护和培养儿童的创造性?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4.
该文运用问卷及统计方法将高职英语教师与学生对动机策略的重视程度进行对比,进一步归纳教师与学生对动机策略使用感知的差异,通过课堂观察法检验4项教师动机策略对激发学生英语学习行为的效果。通过对统计数据的研究,证明:一是学生与教师在对动机策略的重视程度与使用感知上都存在差异;二是适当使用动机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机行为;三是不同的动机策略产生的效应亦不同。  相似文献   

15.
彭珺  邓军 《海外英语》2013,(13):49-50
该文运用问卷及统计方法将高职英语教师与学生对动机策略的重视程度进行对比,进一步归纳教师与学生对动机策略使用感知的差异,通过课堂观察法检验4项教师动机策略对激发学生英语学习行为的效果。通过对统计数据的研究,证明:一是学生与教师在对动机策略的重视程度与使用感知上都存在差异;二是适当使用动机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机行为;三是不同的动机策略产生的效应亦不同。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选取初中聋生194名,采用问卷法,考察初中聋生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和教师课堂行为感知水平,并探讨其学习动机与教师课堂行为感知各因素对学习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1)初中聋生在学习策略、学习动机和教师课堂行为感知上的性别差异均不显著;(2)初中聋生在学习策略中的元认知策略得分显著低于社会性策略和认知策略得分,在学习动机的内部热衷性上得分显著高于内部挑战性得分,外部奖赏得分显著高于外部认可得分,在教师课堂感知的支持性行为和教师高期望上得分均显著高于消极反馈得分。(3)学习动机和教师课堂行为感知对初中聋生学习策略影响显著,首先,在元认知策略上,内部挑战性动机、内部热衷性动机和支持性帮助行为感知的预测效果显著;其次,在认知策略上,外部奖赏动机、内部热衷性动机、内部挑战性动机和支持性帮助行为感知的预测效果显著;在社会性策略上,内部挑战性动机、内部热衷性动机、支持性帮助行为感知和消极反馈行为感知的预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面对儿童的独特行为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是独特的,他会把太阳画成黑的,绿的;把苹果画成方的;将大象涂成橘红色;在彩虹上画几个人在走路;他会认为:晚上的月亮长着翅膀跟着我们散步,有结着石头的大树,长着人脸的小飞机;他会拿着一壶开水住花盆里倒;对着花儿自言自语……这些带着儿童天真的行为,有许多不得不令我们成人哑然失笑;又有许多令人不得不深思其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儿童哲理,并为其奇特的想象所折服。而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教师怎么办?往往成了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难题之一 以前我们总是要求儿童的想象和判断应该联系现实:怎么会有黑色的太阳呢?树上怎么会长石头呢?苹果怎么会是方的  相似文献   

18.
正向行为支持法干预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法,对一名孤独症儿童表现出的两种带有刻板和自伤性质的问题行为进行了干预,旨在验证该方法对干预孤独症儿童问题行为的有效性,并对干预的过程进行实践探讨。治疗小组基于前期行为分析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干预计划,运用了前提控制、消退、区分强化等行为矫正策略,进行为期约三个月的干预。总的研究过程包括行为功能分析和干预实施等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通过问卷和观察等形式收集数据,最终通过数据对比得出结论,认为:对孤独症儿童的行为问题,应注重外部因素也就是从环境因素中寻找其原因;采用正向行为支持法的策略来分析和处理孤独症儿童行为问题是有效的;在孤独症儿童干预中应关注其身心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针对同一个问题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们各种不同的回答。孩子们的丰富多彩的回答在让我们惊讶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进一步思考。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知识是在同化和顺应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协商建构起来的。如果儿童的知识是建构的结果,那么这种建构的过程是怎样的?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儿童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儿童对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同伴贡献了什么,教师贡献了什么,教育贡献了什么,环境又贡献了什么?一句话,儿童的知识建构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孩子语言文字的能力,面对儿童提出的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问题,我们树立怎样的教学观积极参与课堂?怎样实现课改的可持续化发展?这是语文教师面临并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