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清龙 《福建教育》2006,(9A):57-57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应放在办公桌旁。信手可拈,旁边再放上一本笔记本,时常地浏览几个案例及点评,摘抄几句。并时常停下思索一番..此书读之有味,思之有益。悟之益智。  相似文献   

2.
我从2008年8月1日起开始陆续写博客,我的博客名称是:智慧实践生成智慧。但很是惭愧,作为一名教龄近20年的教师,越来越参悟不透“智慧”一词,既没有进行智慧实践,也没有生成多少智慧。  相似文献   

3.
"从游"就是"追随、跟从游历"的意思,它是古代私学教育的一大特色,起源于私学的书院继承了这一教育传统。书院"从游"教育建立了寓教于游、学游结合的教育方法,创设了开放平等、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形成了志同道合、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实现了德育为先、知行合一的培养目标,这对于现代高等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读李希贵《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就像自己坐在一位兄长的跟前,他与我们促膝长谈,娓娓叙述一个个教育故事。此时,你丝毫察觉不出一位教育家的居高临下。他用非常朴素的语言,说了一些我们每天都经历的事情,讲了许多令我们恍然大悟却又浅显易懂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对话。”《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作者王晓春老师对每一个案例的点评和剖析,深入浅出,人情人理,发人深思,无不闪现出其深邃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读完全书。一种科学的教育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需要爱,爱更需要智慧。  相似文献   

6.
剑桥大学建于1209年,是英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是世界闻名的一流综合性大学,其毕业生中一共出了6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还出了数百名国际公认的伟大的文学家、诗人、戏剧家、历史学家、律师、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以及  相似文献   

7.
"从游"文化是在春秋战国历史大变革的背景下,伴随着士人阶层的形成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传统。"从游"的主要价值在于弟子们通常以主动求学为动力,追随教师,不离左右,与老师朝夕相处中感润教师的德惠,濡染观摩之效不为而成。古代书院继承了这种文化传统,师生在共同生活中形成了以道相交、合志同方,师严弟恭、以爱相济,教学相长、亦师亦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师生关系的文化渊源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继承和汲取积极因素,对于重建师生和谐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教育小语》共分八辑。在这里,福泽谕吉阐释了教育之大义:为了人民教育,立教育之法,耗巨资而不误其处置,就可以使整个国家繁荣昌盛;沛西·能厘清了教育之目的:一切教育努力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帮助儿童尽其可能达到最高度的个人发展;杜威对学校的作用进行了界定:我们所要求的是使儿童带着整个的身体和心智来到学校,又带着更圆满发展的心智和更健康的身体离开学校;[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教育智慧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炙手可热的词汇,然而又有几人能深究教育智慧之源,深谙教育智慧之情,亲践教育智慧之行,分享教育智慧之果呢?张毅龙就是其中的代表式人物,通过他新近出版的《父道》一书可窥一斑。他不仅研习教育理论,涵养智慧,而且亲力亲为,付诸行动,让教育智慧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一、厘清思想,形成理念。一是研以致用的理念。毅龙先生不是为了科研而科研,而是自始至终坚持研以致用,及时将自己的科研教研成果用于教育儿  相似文献   

10.
李苗  赵正 《教书育人》2007,(3):36-38
韩愈在《马说》中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邸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里之中,不以千里称之。”马有千里之能,却不为世人所知,为何?最明显的原因在于:一般饲马者,只是按照当时固定的养马“标准”饲养,即以固定量的草料喂养它,以固定的方法驾驱它,最终使它成为“标准马”。而只有伯乐才能突破已有的养马标准,提供足够的草料满足其胃口,以灵活的驾驱方式,使其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所能,使马尽其才。与此可见,绝非“天下无马”,只是那种固有的养马方式,限制了马彰显其千里之能罢了。  相似文献   

11.
柯小卫 《生活教育》2014,(17):123-125
正读了朱建人老师新著《做教育的拓荒者》后,使我进入到了一片新的境界,书中文章内容大都于近年来人们热议的学校教育现象有关,然而作者在评论这些现象时,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真切、客观、冷静,如同作者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一样,饱学、睿智、为人真诚,可谓"文如其人"。同时,作为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学者,在对教育现象发表评论,阐述观点时,至情至理,诚恳平实,不时发出"呼唤"声音,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教育情怀与责任感。书中收录92篇文章,分为五辑,从  相似文献   

12.
《没有赢家的战争》这个案例,较为真实地记录了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学老师,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过程中的苦恼和心路历程,折射了当前基础教育中许多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其中,当前中小学教育中一个颇受争议的话题——如何  相似文献   

13.
很多时候.带给我们心灵慰藉的是书籍。阅读给我们的是精神上的愉悦,是灵魂上的驰骋,是心灵上的沉思.在更多时候会引发我对人生的感悟。比如说,人们都说沉默是金。的确,沉默有着深沉的力量,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品质。在被众多聒噪的声音所围困、被纠缠不清的诱惑所干扰的的今天,沉默更是比金子更有光彩。然而,沉默难道只是传达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地吗?  相似文献   

14.
读书,对于内心丰富而敏感的人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读经典的书,更是如此.一本经典的书,能给我们带来心智的启迪和美的陶冶,能润泽人的心灵、滋养人的生命.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肖川教授的最新力作《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便是这样的一本书.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召唤——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儿童的责任使我们服从于或者说依赖他们——我们体验到孩子对我们提出的请求就像对我们发出强迫性命令一样。""责任是某种品质召唤我们的方式,正如关心和慈爱召唤我们来到孩子的卧室一样。"  相似文献   

16.
我的书是为教师写的,我力图反映教师的需要与趣味。他们所关注的事物,他们所困惑的问题,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委屈和追求,成为我思考、探索和写作的推动力。为教师写作,和他们一道分享我对历史、对社会、对人生、对教育的感悟和理解,就成为我作为一个理论工作者、一个读书人的旨趣与追求。——肖川  相似文献   

17.
当我拿到这本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王晓春所著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一书时,便意外地被王老师在书中体现的那种平和开放的心态,质朴清新的文风,深刻睿智的见解和科学务实的态度所深深吸引和打动。好久没有读到这样真实,清新,风趣的文字了!  相似文献   

18.
许晓芝 《中国教师》2011,(Z1):174-176
<正>该书作者范梅南教授是北美"现象学教育学"的领袖人物之一,他以其独到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和敏锐的教育体验,对教育学的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特别是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教育方面的问题。现代儿童生活在一个不确定  相似文献   

19.
林高明 《中学教育》2007,(10):28-29
研读马克斯·范梅南,是因为无意中接触到他的这样一段细腻的课堂教学及教育的感受:他说,我们为一个孩子擦鼻涕时,如果是别人的孩子我们更多的是感觉是在擦鼻涕,而如果是自己的孩子我们则是感觉在擦孩子。如此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究竟是学科体系还是政治的、文化的和伦理的生活实践?教师的教育机智何以必需,又何以可能?一个优秀的教育家是如何造就的?什么样的关系才是具有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