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媒体报道了不少比较"雷人"的校规,如"男女同学平时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周末不准看湖南卫视"、"长胖一斤罚款50元"……这些校规被网友戏称为"笑规"。我们对不同地区的近百所城乡中小学的校规进行了调查,发现了诸多问题。如  相似文献   

2.
校规啊,校规     
《高中生》2009,(11)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这样解释"校规":学校制定的师生员工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一般来说,学校制定校规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规范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项规章  相似文献   

3.
正校规之惑近几年见诸媒体的有关校规的新闻,似乎总是与"雷人""天雷滚滚""哗众取宠"等负面评价难舍难分。教育者用心良苦之作,社会却似乎不买账,争议与校规的创新如影随形,叫好者有之,反对者有之,嘲讽者有之……校规之制定,何其难也!然而,校规又是学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准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规在落实学生行为操守和规范学生言行举止、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等方面所  相似文献   

4.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育教学管理实践活动中依法制订的各种带有强制性义务,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或条例。包括学校的人事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学校管理制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有力措拖和手段,它作为师生员工行为规范的模式,能使师生员工每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同时又成为维护师生员工共同权益的一种  相似文献   

5.
袁新文 《教育》2013,(12):6
任何男女生交往务必遵循在明亮地方、5人以上同学在场。学校之所以出台这样的校规,分明是"严防"中学生早恋。其实,和"早恋"现象类似,孩子成长中有不少问题和矛盾凸显出来,暴露出教育的误区和盲区。"任何男女生交往务必遵循在明亮地方、5人以上同学在场。"这是河南省漯河市一所高中刚刚颁布的新规定。校规中有多条规定禁止男女生单独接触交往,对严重违规者将勒令退学、开  相似文献   

6.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师生员工工作、学习和生活等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可以促进生命个体生长拔节。文化引领是教育管理者的大智,是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我校在"发展潜能"这一文化主张的引领下,通过开展"个人潜能秀""潜能大舞台""潜能展示台""潜能活动节"等富有成效的特色活动,滋润着生命个体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7.
李继侠 《山东教育》2013,(Z5):26-27
"任何男女生交往务必遵循在明亮地方、5人以上同学在场。""严禁随意出入他人教室、寝室,违者一经查实,给予全校通报批评。"这是漯河市一所高中刚刚颁布的新规定。校规中更是有多条规定禁止男女生单独接触交往,而一旦违反根据规定将被开除学籍、勒令退学。近日,这所高中出台的"雷人校规"引起热议,在不少学生及众多网友质疑声中,该校被称为史上"最严校  相似文献   

8.
正在中小学管理中,校规大多表现在管理条例和处罚条例的层面上,严格地说只是一种宽泛的管理方式,还没有完全上升到"规矩"的高度。那么,究竟何为校规?它的宽严适度如何把握?怎样的校规才能不"雷人"?我们有必要进行澄清和探讨。一、校规的外延和内涵什么是校规?一般而言:"校规是学校制订的学生必须遵守的规则,用来规范一所学校师生的语言和行为。校规具有一定的约束和指导作用,旨在为师生营造更加和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所以,校规  相似文献   

9.
<正>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当然也有校规。谁没接受过"女生不能留长指甲""男生不能烫头发"的严苛校规的约束,我们还不是欢天喜地地唱着"我去上学校,背着炸药包"的洗脑歌无忧无虑地疯长着,当初被我们视为极度不人性化的奇葩校规,反而成了我们童年里难以磨灭的浓墨重彩。你以为只有我们受到了奇葩校规的"荼毒"吗?看过以下这些,你会感谢学校母亲高抬贵手。  相似文献   

10.
"男生头发不能超过手指宽度,自己将手插到头发中,头发不能露出来","男女同学平时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对视不能超过30秒","长胖要罚款,冲凉必须穿内裤"……这不是科幻小说,这是纪实报告,校规制定者的鬼马才华总是超出我们的想象。面对无边无际的校规,我们啼笑皆非,请问你所在学校的哪一条校规让你觉得天雷滚滚?  相似文献   

11.
宁海中学历史源远流长,其前身可上溯到1890年的文正书院。学校具有严明的校纪校规、求真的治学态度、一流的教学质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现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基地"等称号;学校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重视特色发展,2001年成为清华美院生源基地,2011年成为"江苏省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基地",多年来是"南京市中学生书画摄影艺术中心"。美术特色推动学校发展,学校发展彰显美术特色。  相似文献   

12.
校风是学校向社会敞开的大门,人们通过这道大门,可以评价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同时也可以鉴别一所学校的优劣。校风是一种无形的校纪、校规,对学校的师生员工有一种强大的约束力,对学校管理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学校管理要重视校风建设。  相似文献   

13.
"男女同学平时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男女生不得同桌吃饭"、"周末不准看湖南卫视"、"长胖一斤罚款50元"……近期,多地雷人校规引发热议,被戏称为"笑规"。有专家认为,当"学校强势介入学生的吃喝拉撒",无论其初衷如何,本质上都是不应该的。(新华网4月11日)近年来,各地频现雷人校规,有的甚至对学生如厕时间、  相似文献   

14.
黄少虎 《师道》2015,(1):18-19
没有规距不成方圆,对于学校来说,它是学生养成习惯与人格塑造的重要场所,更应该有行为的规范与要求准则。国有国法,校有校规。根据我国《教育法》规定,学校"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赋予了学校制定和实施"校规"的自主权。所以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规,这是无可厚非的。校规校纪一般是连在一块的,制订者是学校管理层,制订的目的也在于规范管理与约束学生,也是从上而下产生的,所以校规从一开始就具有严肃性、稳定性、强制  相似文献   

15.
校规一般是由学校管理者制定、在本校适用、约束师生语言行为及学校相关活动的一种规范。校规的制定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校规应当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国家教育法律为依据,结合学校实际、师生实际、学校优良传统及当地的公序良俗来制定。但在我国教育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特别校规,其执行效果令人质疑。这些特别校规反映了学校管理与学校教育中深层次的问题,是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关注的。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学校管理者制定和执行学校校规应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程序应彰显民主与科学,内容需不断补充与完善,方式要体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掌声     
每学期的法制教育大会上,有一项令所有学生都害怕的议程,就是处分违反校纪校规的同学,而且要求被处分者在教育大会上做检讨发言,这是学校警示教育的传统,一直延续到如今。今年的法制教育大会如期举行。大会进行到处分学生的议程上,公布完处分决定后,政教主任用最严厉的口气喊道:"下面请×××上台做检讨!"这位严重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  相似文献   

17.
郭继东 《中国德育》2014,(23):64-65
正"上课发言最积极的前5名同学随时可以喝水,在校表现最好的1名同学可以任选座位,最佳班级小管家可以去老师办公室玩……"这是长沙市天心区某小学二年级一班级最新班规中的部分内容。该班规一经媒体报道,舆论无不一边倒地指责其"雷人""奇葩""有失教育公平"。笔者认为,在舆论"群起而攻之"的背景下,教育专业人士不应随风摇摆,而要冷静地看待这一事件,透视表象背后的本质。当我们综观整个班规以及学校、班  相似文献   

18.
某一则警告处分中有这样几句:“某月某日,×××、×××两位同学,无视校规校纪,聚众打架斗殴。经学校领导研究决定,给两位同学以警告处分。”读了这则警告处分,总觉得有点别扭,仔细一看,主要是量词运用上有点问题。警告处分一般以文件形式出现,属应用语体,用词力求明晰准确,避免发生歧义和误解。量词“位”表示人时有尊重、尊敬的褒义感情色彩,如“您二位”、“各位”等,用来指称“无视校规校纪,聚众打架斗殴”的学生,确实不妥,如换成中性词“两名同学”、“两个同学”或干脆不用量词称“两同学”就比较妥当了。  相似文献   

19.
《辅导员》2014,(2):31
正北京市朝阳区甘露园小学是朝阳区首家"红领巾集邮文化体验示范学校",学校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在大队部创设了"红领巾邮局",设有六个柜台,分别是:"集邮初学者""集邮爱好者""集邮收藏家""监管集邮家""优秀集邮家"和"绿色环保集邮者"。学校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本集邮册,每周班级公开投票选出本周行为习惯优秀的同学,奖励一枚邮票。同学们将邮票贴在集邮册上,并将信息填写完整,来"红领巾邮局"找到"邮局营业员"登记、盖戳。当集够一定数量的邮票,同学们就可获得不同的称号和奖励。在活动中,同学们学习了邮票相关知识,并自己动手设计、制作邮票,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集邮积极性,并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20.
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课余文化活动及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精神对学生施行教育的一种非课堂教育,是课堂教育的补充、延伸和深化。校园文化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方向,它以文化理想作为旗帜,同化着学校的师生员工。校园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吸收、融合社会主导文化,又直接或间接地改造社会主导文化,它对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校德育氛围,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条件和设备,如校训校规、板报、广播、橱窗等,还要有创新意识,充分发掘、建设新资源。尤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