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与自然观并不是像传统哲学教科书所认为的那样,彼此分离遥遥相对。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实践出发去考察理解自然,才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直观性”的主要缺点,深刻地证明了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达到了对自然界辩证的理解,建立了以人与自然关系为中心的崭新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从而实现了自然观的变革。所以,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我们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2.
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这一基本观点的提出和论证始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然观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这部手稿中阐明了自然界的先在性和客观性、自然界的实践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奠定了新自然观的基调。  相似文献   

3.
人通过实践活动来完善自身,不断认识和改造自然界,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自然观也就应运而生。纵观人类的发展史,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自然观,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和现代明的进步,环境哲学也便提到了研究和开发利用的日程上来。本从传统自然观的缺陷入手,分析了从传统自然观向环境哲学迈进的三种“价值审视”,并就可持续发展观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生态伦理学的核心内容是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这一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之一,它的提出和论证始见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在这部手稿中确立了自然界的先在性和客观性的认识论基础,阐明了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奠定了生态伦理学的基调。这一自然观克服了旧哲学之与人分离的自然观的缺陷,又匡正了当代绝对人类中心主义之盲目开发自然的偏颇。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自然观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解读"自然"概念是理解马克思自然观的锁钥。在马克思看来,"自然"本身蕴含相互联结、依次递进的三重内涵。"自然"在本体维度上表现为"物质实在",自然界起源的客观性、人的自然依赖性、劳动的自然制约性共同表明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自然"在实践维度上表现为"人的对象世界",自然界生成于人的对象性活动并日益融入人类社会。"自然"在价值维度上表现为"人的存在",共产主义社会意味着人与自然和解的人本自然的实现。马克思自然观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自然观的当代形态。在新时代下,深入探究马克思自然观的丰富内涵,有助于准确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自然观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的物质世界、建立现代自然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哲学就是世界观,是人们对于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认识的总的看法。关于对自然界的看法叫宇宙观;对人类社会生活的研究、包括历史观和人生观,人生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伦理学说。关于对人类的认识,就是认识论,也即方法论。因此,哲学是研究人生根本问题的学问,对于人生的现象,有时科学的说明难以满足时,就求之于哲学解决,是故一切学科最后都是归纳到哲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门类,是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伴随变化所发生的一些现象的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中得到自由的一种重要武器。这门科学发展到今天这种情况,经历了复杂的漫长的道路,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现在我们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对化学科学发展史予以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哲学的关系非常密切。十六——十八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着哲学的前进,其中,经典力学是机械唯物主义哲学产生的重要科学基础,而这种哲学又从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方面影响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有它的历史必然性。 一、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历史条件 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始终是与唯物主义哲学联系在一起的。它要坚持按照自然界的本来面貌认识世界,坚持科学真理,就必须摆脱宗教神学的桎梏,它要坚持从观察和实验获得感性资料,就必然要从经院哲学的思维方法中解放出来。因此,从哥白尼到牛顿,从波义耳到林耐,他们在自然科学领域都是唯物主义者,但是这种唯物主义必然带有形而上学的、机械论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主要包括自然观和历史观。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自然辩证法》比较全面、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资本论》则比较全面、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就要把自然观放在应有的地位,并且要把自然观和历史观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分不开的。从认识的过程来看,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产生了自然科学,对自然科学进一  相似文献   

11.
《老人与海》中自然观和宗教观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在小说<老人与海>中通过把他的宗教观和自然观有机地结合起来,来阐发他的哲学主题.这篇小说对神话原型中的受难和追寻母题进行借用和改写,和作者的自然观相融合,生动地反映了作者对人类、自然、上帝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时下人们对自然观的理解往往过于抽象,即将自然观与人类社会生活相剥离,孤立地谈论自然观。而从现代实践哲学的立场看,自然观并非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内蕴于人类生活实践之中。换言之,人类生活实践是人们考察自然观的一个新视角。从人类生活实践的视角看,自然观是一个包含生物性、精神性和社会性三个维度的丰富整体。不同类型的生活实践则意味着不同类型的自然观,即技术实践意味着机械的自然观,伦理实践体现着道德的自然观,从精神文化实践则必然引申出审美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3.
近代西方兴起的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女性主义学者麦茜特认为,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由二者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有机论自然观转变为视自然为可随意改造和掠夺的对象的机械论自然观,自然界变得死气沉沉,人类也因此而受到了报复。要拯救自然、拯救人类,我们的出路只能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变更价值观念,回归有机论自然观。  相似文献   

14.
我们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称之为自然观。如果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自然界,看待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这就是科学自然观。义务教育大纲对科学自然观的教育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的启蒙教育。下面就如何渗透科学自然观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渗透自然界是物质的观点 世界是物质的,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观点。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性观点,就是让学生明确自然界中无限多样和纷繁复杂的事物、现象都是物质的。  相似文献   

15.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哲学概括所形成的学科,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自然辩证法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本文从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出发,探讨一下自然辩证法对自然科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自然观就是我们对自然界总的看法,也就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自然界。它的形成是逐步的、长期的,取决于人们参加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对小学生来说还谈不到树立完整的科学自然观,也不是进行系统的自然观教育,但要求结合具体的自然知识内容,使学生通过对具体事物和现象的认识,达到有所感受、有所体验、逐步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为科学自然观的形成建立初步的基础。因此,让学生直接感知,获得生动的感性经验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一为了探索和研讨辩证唯物自然观的理论体系,我认为,首先须认清这门学科的性质及其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地位:辩证唯物自然观到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呢,还是某种自然科学理论?因为哲学和自然科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不同的研究方法,所以明确辩证唯物自然观的学科性质,直接涉及对它的研究如何着手的问题。在马克思以前,自然观从来就是哲学的内容之一,无论是就古代朴素的自然观(当时自然科学还没有从哲学中分离出来)而言,还是就近代的自然哲学而言,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18.
自然观表达的是人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它必然内蕴于现实的人类生活、人类实践之中,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建构科学的"自然观"。从历史上看,整体自然观、机械自然观、伦理自然观虽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是从对人之本性的片面理解出发抽象地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得它们的"自然观"必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实践是人特有的生存方式,人的本质在于实践。按照人的实践本性,从人的实践本质出发,人对自然应该永远抱有一种"敬畏"的态度和信念,敬畏自然观才是最符合人之本性、自然之本性的科学自然观。  相似文献   

19.
地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认识地球有认识自然和人类本身的双重意义。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中,早期地球科学从新的地球观、地质观、生物观三个进路促进了新自然观的形成。现代地球科学成果深化了对自然辩证发展的认识,体现了自然辩证法思想的科学性。地球科学关于人地关系的新认识,有助于自然辩证法回应西方马克思主义诘难,彰显生态文明价值。深入开展自然辩证法研究,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荀子是先秦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还是先秦“人论”的集大成者。荀子的“人论”即关于人的理论在他的整个思想中是极其丰富和重要的。他的“人论”包括人生观、人的本质、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等问题,其中心问题是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人关系),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他的人生论、阐述他的政治伦理道德主张。荀子的“人论”对他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及其对先秦唯物主义思想的总结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中国哲学的历史长河中,认识自我、人的问题乃是哲学探究的目标之一,哲学家们要说明宇宙论就必须先说明人生论,论述宇宙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