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教育发展与文化选择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在欧洲文艺复兴的特定历史时期,以经院哲学为主要特征的宗教文化越来越阻碍高等教育的发展,人文主义文化成为欧洲高等教育发展文化选择主要内容。贬抑神性,高扬人性的人文主义文化逐渐渗透到了欧洲各大学并促进了欧洲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文艺复兴时期,选择人文主义文化作为发展的主导文化模式是欧洲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光、美、爱、灵魂组成新的世界图像这种人文精神是同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色彩的变化相一致的。提香、达·芬奇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彩色的杰作,他们大胆地使用金色、红色、蓝色和绿色来描绘美丽的妇女,这与中世纪绘画中常用的黑色、灰色完全不同。新生的艺术家们取消了圣母头上的光环,却赋予了她人间最为灿烂的色彩。人文主义者把自己  相似文献   

3.
曾卫星 《成才之路》2012,(17):62-63
像所有的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样,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在文艺复兴时期,也打上了人文主义的烙印。音乐因为具备完整的、无所不有的本源,而有了完整的万能的职能。它利用声音而传达着丰富的遐想联系和语言联系,间接地触及到人类头脑和感觉的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文艺复兴时期是继希腊之后科学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数学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一部分推动其发展,同时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推动了数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性的过程中,维新时期的启蒙运动是思想大变局的关键点。维新派群体积极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尝试废除八股、振兴学堂,批判君主专制和儒家伦理道德,提倡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精神,掀起了一场影响广泛的启蒙运动。经过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万木草堂、戊戌变法和流亡海外等阶段长达十几年的启蒙运动,维新派群体勇敢地冲决了各种对理性自由运用的限制,理性觉醒及其公开运用是第一次具有不可逆转意义的尝试。伴随着现代性思想的萌生,文化发生现代性转向,新学是这一转向的标志。  相似文献   

6.
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传统大学逐步走向近现代化的特殊历史阶段,也是大学学科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大学学科文化生成的背景及其影响的分析,认为这个时期的大学学科文化特点表现为: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的人文学科在逆境中兴盛且影响深远;自然科学逐渐从浑然一体的科学中分化出来,科学文化兴起和发展;学科内容逐步世俗化,学科范围迅速扩大;学科培养目标人性化,科学与人文结合。  相似文献   

7.
文艺复兴时期是继希腊之后科学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数学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一部分推动其发展,同时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推动了数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课程文化的实质,是课程文化最根本、最深层、最终极的规定性。以往的研究侧重从课程的角度或文化的角度来理解课程文化的内涵,应该说这是理解课程文化内涵的一种视角。本文从课程与文化两个概念的共同属性来把握课程文化的内涵。它是主体发展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
思考幼儿园课程问题需要与所思考问题相适应的分析视角。以往我们大多从微观的、操作的视角探讨相应的问题,但对于更为宏观的、根源性的问题,需要从观念层面入手,揭示决定问题存在的深层文化意识。本文试图在揭示课程与文化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幼儿园课程问题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0.
艺复兴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在化和思想领域中的反封建运动,它要求从教会的桎梏统治下解放出来,人主义成了这个时期音乐化发展的思想基础。由于艺复兴运动新的进步思想的影响,当时欧洲各国的化艺术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西欧各国相继涌现出大批的专业音乐家,他们以鲜明的民族风格,创立了富于民族特色的各种音乐学派。  相似文献   

11.
12.
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大大加速了全球化进程,全球化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多元性。多元文化主义坚持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强调建构多元文化的教育环境,培养所有学生进入多元文化世界的适应力与发展力,因而要求对一元文化课程予以改造,发展新型的多元文化课程,这种课程要求尊重和反映每个儿童的民族及性别文化传统及其相伴而生的文化体验,体现所有民族和性别群体的现实状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课程发展宜坚持多元视野、多样原则和个性指向.进行结构统整,将相互作用的各种文化内容整合起来,以适应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多元文化视域下的课程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大大加速了全球化进程,全球化进一步促进了化的多元性。多元化主义坚持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强调建构多元化的教育环境,培养所有学生进入多元化世界的适应力与发展力,因而要求对一元化课程予以改造,发展新型的多元化课程,这种课程要求尊重和反映每个儿童的民族及性别化传统及其相伴而生的化体验,体现所有民族和性别群体的现实状况及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课程发展宜坚持多元视野、多样原则和个性指向,进行结构统整,将相互作用的各种化内容整合起来,以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高职课程发展与高职课程文化发展是紧密联系的。高职课程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而课程文化则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发展(“传承经典”的课程文化和“工作和生存训练”的课程文化),把握好未来高职课程文化发展需要加强对国内外课程发展的趋势、当地经济水平和学校本身条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课程文化的实质,是课程文化最根本、最深层、最终极的规定性.从文化根源看,课程文化要有民族性和传承性.从文化发展看,课程文化要有时代性和创新性.从文化本质看,课程文化要有社会性和实践性.从文化属性看,课程文化要有人本性和自觉性.从文化构成看,课程文化要有多元性、融合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6.
刍议课程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文化的实质,是课程文化最根本、最深层、最终极的规定性。从文化根源看,课程文化要有民族性和传承性。从文化发展看,课程文化要有时代性和创新性。从文化本质看,课程文化要有社会性和实践性。从文化属性看,课程文化要有人本性和自觉性。从文化构成看,课程文化要有多元性、融合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7.
《教育科学论坛》2005,(3):73-76
提供满足学生充分发展需要的优质课程资源和有效教育行为,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和谐发展。围绕这一基本目的,走课程化多元开发之路。紫小从传统经典化、地方艺术化和学生现实生活吸取源头活水,建构了经典化诵读、绵竹年画、数学探究性学习、普及性器乐、快乐英语等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大批校本课程,形成了落实课程的认识建构和技术系统。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整合互动,紫小课程化建设走过了一个从无到有、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艺术课程鼎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并进。课程的基础性、拓展性和研究性功能并举的多元学校课程化,紫小以有效管理,保障了课程化建设扎实有序地挺进纵深。  相似文献   

18.
文化选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话题。由于课程改革者难以摆脱文化主位意识的左右,课程改革的文化选择的中立与平衡的假设只能是一个不现实的神话。统治阶层占据主流文化地位,具有对课程知识的绝对选择权,会更多地倾向于主流文化。面对多样的社会文化,课程文化选择有探寻文化的普遍性与顺应文化的多元性两种思路,但都应以民主公平为原则,建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与信任的、和而不同的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19.
课程文化自觉:实现课程改革的文化转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质上就是一场文化变革,当然这种课程文化不仅仅是教材文本承载的文化,更包括由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整体文化意蕴的重构。新一轮课程改革将大量的西方课程理念移植过来,这些概念、术语、理论都是在西方文化与语境中产生的,一旦放在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必然与中国文化产生激烈碰撞,对于长期浸染于中国文化中的教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20.
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两个十分重要的历史事件,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讲述时应将两个事件进行比较,使学生对此有明确的认识,易于掌握。现将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分析如下:一、联系1从性质看:两者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的反封建斗争,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2从领导阶级看:两者都是由资产阶级倡导和发动的,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3从斗争矛头看:两者都将斗争矛头指向了封建势力。4从作用看:两者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