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红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6(3):82-86
罗隐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他的讽刺艺术。他的讽刺题材广泛,既讥刺科举弊端,又批判世态人情,甚至指斥当时执政。在讽刺的手法上,也具多样性,有议论手法、比兴手法和谐谑嘲戏法。而他的讽刺诗歌,更具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2.
3.
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连连出现,这里着重从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风格方面谈一谈解题要领。一、常见诗歌语言风格要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点。能用来形容诗歌语言风格的词有: 相似文献
4.
5.
韩翃是唐代盛、中之交诗坛上著名的“大历十才子”之一。韩翃的诗作笔调轻盈活泼,字里行间流动着一股翩翩少年之气,与诗人这种富于生气的作品基调相一致的是其新美晓畅的语言风格,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也使得韩翃的诗歌流露出了鲜明的盛唐情韵。 相似文献
6.
论林徽因诗歌语言的审美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18(2):57-61
林徽因诗歌语言的审美特性表现为用音乐性语言建构节奏美意象、用色彩性语言建构感官美意象、用拟情性语言建构情绪化意象,及通过陌生化手法增大诗歌语言所承载的信息量,从而生成了诗歌语言的多义性,同时流露出中西融通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7.
李柯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06,(10):15-15
戴望舒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有特点的著名抒情诗人.他创作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和别致的审美追求而享誉诗坛。他的诗作在语言风格上体现了他独特的音乐美和散文美。 相似文献
8.
宁智锋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23(2):41-43
罗隐是晚唐时期一位重要的诗人,他的咏物诗在晚唐独树一帜。将罗隐的咏物诗置于唐代咏物诗的发展格局中来定位,对罗隐咏物诗的种类以及艺术特色作一探讨,以期对罗隐的咏物诗创作做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蒲风诗歌抒情风格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翠菊 《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1,16(1):41-44
以现实主义内核为主要表现题材的蒲风诗歌,长期以来占据了其满怀青春热情的抒情风格的应有地位,而其鲜明的抒情风格一开始就和现实内容亦步亦趋,消除了镜花水月的不稳固,并以青春热力哺育下的乐观,清新,明朗激起共鸣和热情,尤其是抒情主人公的悄然转换更具有抒情意义的突破,这才是真正的诗人的完整形象。 相似文献
10.
11.
邹春秀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1(3):289-294
罗隐科场无名、仕途失意,对唐末黑暗的社会现实无比愤恨,发为诗歌,多感时伤世、讽刺怒张之作,他的讽刺诗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抒怀泄愤诗,一是讽时喻世诗。由于他的讽刺诗的愤怒的感情、辛辣的风格,在当时和后代都受到某些正统文人的责难,但正因如此,才使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别具光彩。 相似文献
12.
罗隐诗的文本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向峰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3(6):102-105
罗隐的生平经历,显示了晚唐社会的黑暗腐败和下层人士的苦难挣扎,这些本外的存在,都以社会化本的互性映射在罗隐诗中。罗隐诗全是抒情性的律诗,情致以激愤不平的讽刺为主调,在晚唐诗史上占有独领风骚的特别地位。 相似文献
13.
邹春秀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6):57-59
罗隐一生"十举不第",穷愁失意,却始终能自觉地面向现实,去揭露和批判现实的种种弊端.他的诗文创作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在主题、艺术上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从主题上看,罗隐的诗文都表现出警时鞭恶的创作倾向,但其诗歌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揭露没有《谗书》那样深刻、集中;从艺术上看,罗隐诗文皆擅长以嬉笑怒骂的方式旁敲侧击地进行揭露和讽刺,但《谗书》的讽刺手法和讽刺力度明显胜于他的讽刺诗歌. 相似文献
14.
汤军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4,(4):8-11
罗隐是晚唐一位重要的现实主义诗人,其咏史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或借古讽今,或借史写心,立意新颖,讽刺尖锐,艺术特征鲜明。罗隐的咏史诗成为其反映和表现唐末社会现实生活的重要艺术手段与途径,受到历代诗评家的褒赞。 相似文献
15.
刘因的山水诗有着多种多样的风格,因体裁的不同主要表现为三种不同风格,长篇歌行奇崛劲健;哲理诗凝重深厚;近体短篇平淡自然。 相似文献
16.
林小平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1,(3):48-51
美国语言学家Martin Joos把语体分为庄严体,正式体,商议体,随意体,亲昵体五种,这五种变体表示了话语正式程度的五个阶列。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不仅要做到语法正确,合乎规范,而且还要了解语体的特点和差异,根据表达的方式,场合,对象和目的的不同,恰当地使用语体,即做到言语得体,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元朝强烈的民族对立情绪、深重的阶级压迫等时代特点为当时的大量诗歌染上了一层"丧乱"色彩。刘因作为元初由金入元的主要诗人,有其个人的诗歌特点:注重写实;多用典故,委婉含蓄;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奇特的想象。刘因作为理学家富于理智和理性,但有的丧乱诗还是曲折地流露出压抑在内心的忧伤。对屈膝投降者的历史批评,则是刘因民族情结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8.
印度诗歌及泰戈尔对我国新诗诗体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珂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1):128-133
学界通常认为新诗是西洋诗歌的横的移植,忽视东方诗歌,特别是印度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事实上以泰戈尔为代表的印度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较大。它不仅是新诗革命的潜在动力,还较大地影响了新诗革命的态度、新诗的形态及新诗的诗体方式,小诗体正是泰戈尔诗歌直接影响的结果。泰戈尔的做人方式和作诗方式对郭沫若、冰心等人的影响较大。他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他的强调诗的哲理性的诗现和散化式的诗体方式,对中国新诗诗体的建设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由于时代潮流和诗歌翻译等原因,中国新诗人也误读了泰戈尔,以为他写的都是无韵诗。 相似文献
19.
刘保安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6(6):68-70
爱伦·坡的诗歌如同他的小说一样,具有明显的哥特式风格。他诗歌中的哥特式风格主要体现在其叙事诗中,其诗歌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气氛、意象、词汇、故事情节以及主题都具有哥特式风格,而诗歌中所表现出的极强的哥特式风格又与其生活经历和文学思想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