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由于各种原因。误译的现象频频出现。即便是霍克斯(Hawks)这样的名家在翻译《红楼梦》时都出现了一些错误,可见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高明的译者也难免有所闪失。试图通过一些译例来说明造成误译的原因。并基于这些原因探讨其对策。  相似文献   

2.
对新闻英语的误译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词语理解、新闻词汇,文化差异和政治立场辨别等角度,对新闻英语误译的根源进行探究,提出为避免新闻英语的误译,新闻翻译者应当具备相应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治的不断完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随之涌现出大量英汉互译的翻译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也不乏误译现象的出现,因此有必要从无意误译与有意误译两方面分析误译产生的原因,并基于这些原因探讨其对策。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实现跨文化交流的语言转换过程,翻译准确,则交流成功,反之,则失败。产生误译的原因很多,文章着重讨论英汉误译的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5.
翻译中的有意误译与无意误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政治的不断完善,中国与英美国家的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于是涌现出大量英文汉译、汉文英译的翻译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也不乏误译现象的存在,因此我们有必要从有意误译与无意误译两方面分析误译产生的原因,通过大量翻译实例的对比,提出读者在读译文时要了解原文和译文的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译者在译文时所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6.
以安德鲁·切斯特曼提出的五种翻译伦理模式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具体的文化误译示例进行分析,发现译者对于不同翻译伦理模式的合理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文学作品中文化误译现象的出现,因此提出译者应当摒弃对文化误译的传统偏见,理性客观地评析译文。翻译伦理为翻译研究者评价文化误译现象提供了动态的多维视角,同时也拓宽了翻译研究者对于“忠实”这一传统译论标准的认知视野。  相似文献   

7.
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语法、句式、文化差异等因素,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误译现象.本文就英汉互译中的若干误译现象,分析其原因,并探讨比较恰当的翻译.  相似文献   

8.
根据英语翻译教学经验,学生汉英翻译误差的原因主要包括背景知识缺乏、原文理解错误、译文表达错误和文化差异障碍四个方面。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应针对学生汉英误译的成因,对教学活动过程实施全面监控,让学生不断吸收和丰富各领域的知识,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外语和母语语言的基本修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避免或减少学生在汉英翻译中产生的误差。  相似文献   

9.
商务英语是英语语言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是为国际商务活动这一特定领域服务的专门用途英语,它基于英语的基本词汇、句法、语法和结构,又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和表现形式。本文对商务英语词汇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显著的语用特征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周晓春 《英语辅导》2011,(1):179-181
翻译是把已说出或写出的话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无论是作者、译者还是读者,都不希望译文出错,然而翻译中的误译却相当常见。本文对因原文内容、文化因素、翻译原则等方面导致的误译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1.
李卉 《现代企业教育》2007,(8X):149-150
在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中,本作者发现在日译汉的练习与真实的作品翻译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差与错误。为了说明问题并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本文收集了一些翻译前辈的误译作为例证。通过分析探讨这些误例,旨在能够对正在进行日汉翻译学习的学生有一定的帮助指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中,本作者发现在日译汉的练习与真实的作品翻译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差与错误。为了说明问题并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本文收集了一些翻译前辈的误译作为例证。通过分析探讨这些误例,旨在能够对正在进行日汉翻译学习的学生有一定的帮助指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崔慧丽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2):168+177-168,177
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会引起误译。本文通过分析文化缺省和文化预设引起的文化性误译,旨在能够更好地了解造成误译的原因从而指导今后的翻译活动。  相似文献   

14.
张福旺 《考试周刊》2007,(26):70-71
翻译的最基本要领就是要忠实于原文,充分理解原文的意义极其重要。在遇到“日汉同形词”时译者需要下一番功夫进行仔细推敲、反复琢磨,才能将原文的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流入到日语中的汉字具有字形相同或相似,词的词义、词性不同特性;或者词形虽然相同相似,但在实际运用中,在语感上仍然存在着褒贬色彩、语气强弱、词语搭配、文体色彩等方面的差异。正是这些“疑似”汉字的日语词汇,如不注意很容易造成使用时的误解和误译。  相似文献   

15.
杨进 《海外英语》2013,(4X):136-137
中英双语公示语作为城市的一张名片,体现着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但很多公示语的英译存在种种问题。该文通过相关理论探讨和大量实例剖析,揭示了规范公示语翻译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指导此类文本的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6.
陈静 《文教资料》2010,(25):45-47
汉英公示语早已随全球经济一体化进入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本文分析了城市公示语翻译质量不尽人意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忠实”和“信”一直被奉为翻译的标准,但由于人类语言本身就存在着模糊性,加之翻译者在翻译时的主观介入和采取的不同策略,导致文学作品翻译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模糊语言的误译现象。最终,“忠实”和“信”只能是一种乌托邦理想。本文本所要讨论的就是,文学作品翻译中模糊语言误译的表现及其产生原因,并且提出一些相应的翻译对策,希望对文学作品的译者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帮助,提高文学作品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8.
王雯 《海外英语》2013,(6X):151-153
《花笺记》是一部久负盛名的才子佳人小说,是明清时期流传于岭南民间的叙事性韵文,被誉为"第八才子书"。对《花笺记》的译介最早出现在19世纪20年代初,英国人P.P.Thomas的译本是最早并且最为西方世界熟知的版本,在传播中国文化过程中做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学术界确一直没有被重视,该文就以P.P.Thomas的译本为例,总结其中的误译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英汉互译中误译这个话题已引起公众广泛关注,这个现象也越来越普遍。英汉互译尤其是英汉文化互译之间并不存在完全对等的翻译,因而误译就成为频繁出现的现象。论文通过英汉互译过程中误译的举例,探讨了中西文化差异及如何减少误译现象的对策,最终达到提高翻译的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论积极性误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误译分为积极性误译和消极性误译两类。积极性误译指的是译者为了完美再现原文的风韵而进行的创造性翻译,虽与原文在形式上并不完全对等,但却能传达最为重要的信息。积极性误译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出于审美需要而进行的积极性误译;由于文化缺省而导致的积极性误译;由于英汉各民族思维方式不同而导致的积极性误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