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罗根培 《师道》2005,(6):40-40
我们教育工作总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让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少犯错误或是不犯错误。由此看来,“错误”成了我们教育的“敌人”。对此,我也一直坚信不疑。不过,最近耳闻目睹这样两个教例,让我坚信多年的这个观点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2.
朋友送给我一本名为《学会生存》的书,并嘱我一定要看。初读时,书中的西化语言多多少少让我感到不太舒服,可耐着性子继续向下读,发觉我虽身处其中却一向感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教育在书中变得可爱、生动,散发无限魅力并令人对其未来满怀希望。尤引我注意的是书中对教育参与者的方方面面的关注,让我感觉,它一直在试图努力让教育变得更适合我们的发展,更倾向于我们的意愿。以人为本,可以说是该书的基本精神,在“当代策略的要素”中,表现得尤其明显。我们接受教育的动机大致有二:一是我们天生具有的求知的欲望,它是人类本性中最…  相似文献   

3.
感恩朋友,是你的默默支持让我在困难时看到了希望;感恩老师,是你深邃无尽的爱让我有了温暖的依靠;感恩亲人,是你厚重博大的爱让我茁壮成长。感恩教育应在幼儿园这个启蒙教育的场所里根深蒂固。儿歌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通俗易懂的内容、琅琅上口的韵律,在幼儿园教育中,深受幼儿及教师的喜爱。我们可以在丰富多样的儿歌中寻找感恩情书,进行感恩教育,让幼儿的感受辽阔的知识海洋。  相似文献   

4.
王霞 《辅导员》2010,(2):27-27
“我没有错,为什么要重弹一遍啊?”电视中小女孩那张满是眼泪的委屈的小脸,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让我们在感慨童言纯真的同时,也让我想到了很多,想到了自己的学生,想到了我们所面临的教育现状,也想到了故事背后带来的教育思考。先借用《教育学是什么》中“童年的秘密”一章中的一个小故事。  相似文献   

5.
写下这个题目,并不是说我对国外教育了解很多,而在平时的读书写作过程中掌握的有关国外教育的资料,让我感触颇深。国外增教育与我们有很大的差异,有的甚至与我们完全相反,而我觉得这些差异正是我们所欠缺的,是最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相似文献   

6.
互动平台     
《班主任》2013,(10):26-26
“原来班主任工作这般妙趣横生,原来教育生活乏味是我们缺乏诗意的眼睛。”手握《班主任》,我感慨万千。感谢她,让我告别懈怠,快乐前行,让我浮躁的心变得宠辱不惊,让我寻到了人生富有诗情画意的风景!——(赵娜河南省濮阳市昆吾小学457000)  相似文献   

7.
读者之声     
《中等职业教育》2005,(15):38-38
我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忠实读者,我认为这本杂志非常有益于我们职校生的成长,在这里我代表我们全班同学对你们表示感谢。杂志中有好些栏目办得都不错,具有自己的特色,也适合我们的胃口。但我还希望杂志能登一些时事政治方面的内容,能让我们及时了解国家大事、国际动态,不至于让我们只知道当红明星,而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  相似文献   

8.
从事教学工作多年来,一直都喜欢阅读教育期刊。一本期刊,一杯清茶,让烦躁的心慢慢沉淀,让自己在烦琐的教学中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启迪。然而,在我阅读的大量教育教学类的报刊中,我最钟爱的却是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自己的期刊——《小学数学教育》。  相似文献   

9.
敖淑梅 《师道》2005,(12):35-35
孩子言行往往折射出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思维模式。儿子不到四岁,可有些言语和思维已让我不知所措,对我们传统的教育和思维模式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0.
编读往来     
《基础教育课程》2008,(5):62-62
教育公平这一话题我以前很少关注,总觉得与我们一线教师无关。读完《如何理解教育公平》一文,我对教育公平有了新的认识。它其实与我们一线教师紧密相联,民主的师生关系、关注学困生的发展、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部得到挖掘等,  相似文献   

11.
刘敬华 《中国德育》2012,(15):76-77
前不久,我校与韩国一所学校进行了友好交流。二十多个韩国学生在我校生活了五天。通过近距离的接触和了解,我发现韩国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与我们有许多不同之处。而恰恰是这些不同,让我陷入了对我国教育的反思之中。  相似文献   

12.
《上海教育》2007,(11A):64-64
《成长需要——在高三与大一之间》这本书一直被摆放在我们院学生管理办公室的书架上,几个新生辅导员经常会放在手边翻翻,园为我们面对的正是与书中主角相类似的一群,我们希望从书中能取到一些真经。人们总是说,人人都可以对教育评头论足一番。事实也的确如此,社会各界都在对教育指手画脚。另外,“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句口号这几年来不绝干耳。但是,令我困惑的是我却很少在正式场合中听到学生这个教育主体来对教育评头论足。本书中的多篇访谈记录稍稍弥补了我的遗憾,让我看到了学生眼中的高中教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2004年9月10日,是第20个教师节,我得到了从教20多年来最好的教师节礼物——2004年第9期《教育文汇》。这本杂志上登载我的一篇文章《让我们都来做阳光老师》。每个教师节,我都收到过礼物,但是最让我惊喜的,最有意义的是这一期的《教育文汇》。  相似文献   

14.
劳动可耻吗?     
劳动可耻吗?面对这样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分辨的问题。我们该怎样回答。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丁丁的一篇周记:《劳动可耻吗?》丁丁的周记:从小到大,爸爸妈妈都教育我劳动最光荣,因为我们吃的穿的都是别人的劳动成果。上了学,老师也教导我们,劳动最光荣,因此,劳动在我的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但是,昨天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对“劳动光荣”产生了怀疑:劳动可耻吗?昨天早上,我上学迟到了一会儿,被老师“罚扫”。我顶着同学们讥笑的目光扫地。扫地是一种劳动,现在扫地成了惩罚我的手段,让我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罚扫”…  相似文献   

15.
孙娜 《山东教育》2011,(5):9-10
近年来,我们看了不少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文案和上课的录像光盘,也听了不少的观摩课,尤其是有幸直接聆听了支玉恒等名师的研讨课。这一切不仅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教育的无穷魅力,也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与名师的差距;更是不止一次地让我思考:与名师相比,  相似文献   

16.
胥进光 《上海教育》2006,(7B):24-25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重看到了《上海教育》,看到了里面让人一见如故的“当代教师”。我从中仿佛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足迹。里面有我的烦恼,我的困惑。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十几个春秋寒暑,我像一个毛小子,在教育的田野里摸爬滚打,有时摔得鼻青脸肿,难免有时灰心丧气,甚至有时怀疑自己并不具备当教师的素质。而“当代教师”,为我打开了一扇认识教育足迹的窗子,一篇篇散发着油墨气息的章,让我看到数不胜数的同仁,也有着和我相似烦恼、尴尬、甚至自卑。人生是一条充满坎坷的路.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它需要我们正确地面对现实,  相似文献   

17.
陈秋莲老师是四年前我教育实习时的语文教学指导师和班主任指导师,在短短半个月的实习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陈老师在做班主任工作等方面非凡的人格魅力,她对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实习生谆谆教导、关心备至,让我们获益匪浅、深受感染。  相似文献   

18.
高玉芝 《山东教育》2005,(35):40-41
新编初三语文第六册教材选入了宗白华的观代爱情短诗《我们》,这是初中课本首次选入现代爱情诗.是人文教育的大胆尝试,也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挑战:如何解读爱情诗?经过反复考虑.我决定把它定位在人文教育上,既让学生体会“我们”心心相印的美妙,又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19.
雪融化了是什么?——雪融化了是春天。或许很多老师对这句话都有很深的印象和认识。但,每当我重新审视这个故事的时候,都会有新的思想萌发。我想起了曾经看到过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往往是这些故事引发了我的教育随想,不妨让我们用故事传播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一位小学校长发表过一段高论:“我可以叫学生不要随地吐痰,这是一种教育,但我们更 应该创造一种环境和气氛使学生不好意思随地吐痰;我可以让学生勤奋学习,我们更应该创 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置身其间不学好觉得愧对老师、愧对家长、愧对社会,这是一种更高境界 的教育。”肺腑之言精彩绝伦。如果真能像这位校长所说,不满足于让学生总觉得老师“要 我……”,而创造条件让他们自觉追求“我要……”,那教育方针的落实,素质教育的推进 ,不都功到事成吗 ?惜乎现实教育中,低水平的现象依然比比皆是。 低水平的教育是不成熟的教育,其教育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