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诵读教学是一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之一。继承和发扬诵读教学的优良传统对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程金枝 《林区教学》2010,(11):44-45
诵读的重要性,古人早有定论。汉代刘向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实际上,认清诵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重视诵读,定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所谓诵读法,就是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学生对课文作反复吟诵、体味,然后感悟文章之妙的学习方法。它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操,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等,起着其他任何教学方法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是传统语文教法的精髓之一,也是语文训练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3.
诵读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一直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阅读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诵读呢?一、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时能自觉诵读课文的习惯。现在中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学习语文课文,放声诵读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材观的核心。在当下,有必要继续对其做一些较为细致的思考。要把课文当成例子来教学,大概有两种操作模式:一是用课文来帮助说明或证明达至语文课程目标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课程要素;二是把课文当作掌握课程要素(学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熏染或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可以仿效或依据的范文来教学。  相似文献   

5.
教材中的课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获得语文能力、得到思想情感滋养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托。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多更好地吸收课文的养料,深入钻研课文,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努力打造魅力课堂,而很少有教师想到自己也可以从课文中汲取营养,滋润自己的语文教育教学。下面以几篇课文为例,谈谈课文对我们语文教育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论语文诵读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诵读教学是一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它的特点是让学生反复吟诵以理解课文,不强调诵读前对课文的分析理解,有其历史局限性。而当代语文教学则重在对课文的分析,轻视诵读,也欠全面。执教者应引导学生在分析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表情达意的诵读,从而凭借语感进入到“口诵心惟”“品味”的理想境界。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诵读课文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从《纲要》到《标准》到教材,都在强调学习语文的目的,不只是"懂",更重要的是"用",能运用语言文字于生活、学习、工作。诵读是我国语文教育优秀传统中有益于积累、有效提高语文能力的方法,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这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但学生只诵读而不能将积存的消极语言转  相似文献   

8.
学习古文、古诗词,关键在诵读。朗读是一种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通过初读感知教材,再经过反复的诵读,达到对课文内容越来越深刻地理解。对课文内容理解透彻了,朗读才能传情达意,对课文思想感情把  相似文献   

9.
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主要以课文作为凭借”(摘自《语文教学大纲》人教初中版)。课堂教学迁移法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教材教学设计是关键。语文教材是师生思维方法、情感、知识技能交流的中介物,信息交换的载体。教学活动要有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迁移训练设计。迁移,心理学定义为: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学生是从教材教学中获得各类信息和各项有待培养的感性“能力”的,随着迁移导向训练的不断内化,就能逐渐成为一…  相似文献   

10.
有所坚持     
新课标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地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断”。“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初中语文教材第一、二册更是颇具特色地强化了诵读,从单元提示到课文的训练重点、预习提示和课后练习,都有不同程度、不同目的的要求和练习,显然都是为了强化诵读,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要常常借助诵读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文能力,因为:  相似文献   

11.
中等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学与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学比较,有其共同性,也有其特殊性。这个特殊性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师范性。普通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到要“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进行严格的读写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而中等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学大纲则提出“必须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和语文知识,学习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能够在掌握较系统的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听、  相似文献   

12.
一、诵读——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诵读,作为一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墨子·公盂》载子墨语:或以不丧之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宋代朱熹更将诵读作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将诵视为真道学第一义,且谓诵读必须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其理论确立了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现在初中学生学习语文时放声诵读的时间极少。学生们不爱当众诵读,固然与他们正处于青春闭锁期有关,但主要原因还在于他们平时没有养成诵读课文的习惯,缺乏诵读的自觉性。诵读要成为学生们学习语文的习惯,就得不断  相似文献   

13.
巧用课文     
活用课文与巧用课文,有着差不多的含义;从教材处理的手法看,巧用课文更需要教师研读教材时的细心、精致、别出心裁,以及教学创意时的精心思考与反复揣摩。巧用课文设计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情味地训练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探求巧用课文的角度与方法,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语言、积累知识与训练能力,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语文学习的实践机会。巧用课文,表现为教师巧妙地利用课文设计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表现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引领下有兴趣地乐意地进行有一定难度的课文品析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一、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目标教学方法。语文教学是以课文为范文,通过学习课文,以课文为例子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接受思想教育的一种教学活动。语文教学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尽管方法多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让学生懂得课文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等三个问题为目标,这样的方向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5.
《天上的街市》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新人教版教材和苏教版教材都保留了这篇课文。不同的编者之所以都选中了这首新诗,我以为,关键在于它“联想自然,想象丰富”,专家们希望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其中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真挚感情”。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对这首诗的“处理”是比较简单的。除了让学生读读背背以外,想象联想的训练也是点到为止,至于说对诗歌的主题和诗人思想感情的理解,往往也是由我说给学生听听完事。学习新课标后,再回过头来反思过去的教学,深感这种轻描淡写、越俎代庖式的教学方法,于自己于学生于…  相似文献   

16.
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任务是通过学习语言材料,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便形成语文学习的能力,诵读训练是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语文能力训练。通过诵读,使学生不断积累词汇和句式,丰富语言知识,培养语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7.
辨析词语语境义是语感教学的一个范畴,是体现语文能力的一个标志,也是新大纲对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基本要求。语境义教学可借助以下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语境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之谈,至今仍有借鉴作用。用于语境义的教学,使学生通过诵读吟唱,较好地感受语境所赋予的语言的隐含意义。尤其是初中课文,一般  相似文献   

18.
<正>诵读法是传统语文教学方法之一。"熟读精思"指的是我们学习时应该在反复诵读中自觉地思考,深入地思考。文言文语言非常精练,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抒情表意性,如果不反复读,就不能够真正透彻地体会到其中的意味,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反复地大量地有效地诵读。如何才能让文言文的朗读训练精致有效呢?首先,注重教师的引领范读,在教师引领下扫除字词障碍,读准读顺,初步感知课文,能讲出文章的大意来。帮助学生在悦听中体会文言的语言  相似文献   

19.
高考语文的备考是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比较长期的反复的语文实践活动。从根本上说,备考和教学是同步进行的。本文着重谈谈考前的复习与训练的有关问题。一、考前的复习考前的复习,主要是结合课文梳理语文知识。一定要把握好《大纲》的要求和结合课文去梳理,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提高复习的效率。对《大纲》要求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梳理,下面谈谈梳理语文知识的基本方法。(一)以新带旧法。就是结合新课的学习去梳理语文知识,贯通语文能力。它的一般作法是:①首先要明确新课中某一单元的教学要点在该文体的知识和能力训练序列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出新课的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文教学内容与文体的整体序列的对应点。在此基础上确定“以新带旧”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语文是什么?叶圣陶先生说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①语文教学。主要是语言教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掌握语文工具的能力只有通过多种途径的反复训练才能获得,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即如何通过训练使学生读懂课文的语言。 一、要使学生读懂课文的语言,首先必须加强读的训练。学习语文,学习一篇课文,首先是读。不管是默读还是朗读,是速读还是慢读,是粗读还是精读,总之是先要读。可以说,没有读就没有语文学习。但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上的弊病之一恰恰就是让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