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低年段数学教学中,笔者总是听到一些教师和家长一味地埋怨、批评孩子“粗心”、“马虎”、“不用功”。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习惯了一出现错题就归为是自己粗心、马虎。事实上有不少错题都是因为学生没有认真审题或不会审题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正>一、高年级学生审题错误的原因有的老师或家长在分析学生错题原因时,往往会给学生戴上粗心、马虎的帽子。深入分析,其实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到了高年级,学生的审题能力跟不上学习内容的变化和要求的提高,再加上已经形成了不良的审题定势习惯,所以高年级数学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难度更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在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多可以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可以较好完成课堂作业,但在课下练习或考试中,学生往往会出现较多问题。在分析错题时发现,学生出现错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即马虎、粗心,这也表明学生审题能力不足。基于此,在分析小学生审题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提出措施以培养其数学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4.
相信很多老师都会发现,每次考试后要求学生分析错题的原因,都会看到学生写在试卷上的几个字"粗心大意".学生出错的原因难道全归于粗心吗?其实,在很多时候,学生做题出错并非都是粗心,而是没有认真审题,没掌握好审题的技巧和方法.因此,教师就应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形成较强的审题能力.阅读审题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加强对阅读审题能力的培养!就是获得了开启思维之门的钥匙!就是踏上了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5.
1前言 每次考试总会遗憾地发现,许多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看清题目,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只要教师再把题目读一读,或者让学生再重新做一次,他们就会做对。于是,教师在分析错题原因时,往往会给这些学生戴上粗心、马虎的帽子。心理学指出,粗心马虎是指自己理解且会做的事情,由于不仔细而出现的错误。  相似文献   

6.
正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一些学生"一听就懂,一点就会,一做就错"。我们给这些学生的评价就是粗心、马虎。殊不知,这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所导致的结果。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呢?一、认真阅读,全面理题读题是解题的开始,是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起点。学生通过读题,明确题意,能为下一步解题做好准备。(1)理清题意。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  相似文献   

7.
芮正华 《成才之路》2013,(33):35-36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孩子做题目,往往依赖老师或家长帮助其读题,分析题意。同样的一题,教师读题后再做,比学生独立解题的正确率会高出很多。我们在分析错题原因时,往往归结为孩子马虎、粗心等。其实,深入地分析,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是孩子读题能力的薄弱。读题是获取信息的过程,是解答问题的第一步。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对于题目含义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浅层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读题、审题。  相似文献   

8.
相信很多老师都会发现,每次考试后要求学生分析错题的原因,都会看到学生写在试卷上的几个字——“粗心大意”。学生出错的原因难道全归于粗心吗?其实我们老师都意识到,学生做题出错并非都是粗心,而是学生没有掌握好审题的技巧和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9.
在平时的作业和测试中,由于学生粗心造成过许多错误,而且这种现象还具有普遍性。谈话时,学生经常会以"粗心"二字作为自己解题错误的理由。孩子对粗心的毛病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也就没能对其做以及时的纠正。面对这种现状,作为教师该如何处理呢?下面笔者就自己的一些做法,谈谈减少粗心现象的有效对策:一、审题能力的有效训练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审题能力是综合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一种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认知水平为依托,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  相似文献   

10.
习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程序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环节.审题能力培养又是习题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审题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解题的成败.每次考试后要求学生分析错题的原因,都会看到学生写在试卷上的几个字“粗心大意”.学生出错的原因难道全归于粗心吗?其实我们老师都意识到,学生做题出错并非是粗心.究其原因,是他们做题时不善于对题目作深入细致、全面准确的审题分析,不舍得在审题环节上下工夫,不讲究科学的审题方法,不具备较强审题能力.因此,  相似文献   

11.
郑琳 《教育文汇》2015,(1):29-30
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老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很认真,老师和学生对学习效果都感觉满意。可做作业、考试时怎么就有那么多的错误?学生常常懊恼地说:"我都会做,怎么就做错了?""这么简单的题,居然会错?"其实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薄弱的问题。在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状况:在作业或检测中,许多学生因没有看清题目要求,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而产生错误,若教师再把题目读一读,或者让学生再重新做一次,他们就会做对了。于是,我们在分析出错原因时,往往会给这些学生戴上粗心、马虎的帽子。其实,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积极、有意识地分析出学生产生审题障碍的主要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改正不良审题习惯。同时,教师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时我们只关心解题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我们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为"粗心""马虎",而细细想来,造成这种"粗心、马虎"的原因则绝大部分在于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大致可从教师和学生方面入手,解决的方法可通过提高认识,预留时间,坚持"四到"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习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们会发现如今许多学生在做题时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他们往往一目十行,在未加充分思考  相似文献   

14.
周艳珍 《宁夏教育》2013,(7):105-105
很多教师都会发现,每次考试后要求学生分析错题的原因时,都会看到学生写在试卷上的几个字——粗心大意。学生出错的原因难道全归于粗心大意吗?其实,很多教师都意识到,学生做题出错并非都是粗心,而是没有掌握审题的技巧和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如何做呢?  相似文献   

15.
在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中通常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一看就懂,一做就错,一点就会。分析原因,在抱怨学生粗心的背后,显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和审题习惯及审题技能的欠缺。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和有效的思考方法作保证。因此,读题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在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会"读题"?最好的方法是引导学生"读数学",养成"不动笔墨不读题"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眭永翔 《成才之路》2013,(13):22-23
初中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一种现象:有些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也明确解题原理,却往往在解题过程中或得出解题结果时出现各种大大小小的问题。很多学生反映,他们会解题,但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解错题,这种现象被归因为"粗心"。现代认知心理学则启示我们:当学生缺乏某种能力,存在解题能力障碍时,首先应到学生大脑中查找其知识结构是否完整。其实,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粗心",只是一种错题的表面现象,错题的根本原因实  相似文献   

17.
贾小梅 《教育革新》2010,(10):73-73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很强,思维敏捷,但容易出现漏题、抄错题等现象,导致无法正确把握和处理数与符号的信息,大多数孩子、教师及家长把这样的错误归咎为“粗心”“马虎”。真的是他们太“粗心”了吗?透过粗心现象的背后。难道就没有其他更本质的原因吗?我认真观察与思考,分析与反思,经过几年的努力,对学生“粗心”的原因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指出:"最糟糕的就是学生还没有弄清题目就进行演算。"在教学中,特别是在考试或是练习以后,学生经常会抱怨"都是自己粗心惹的祸",因为粗心把会做的题做错了。因为大多数学生常常对审题这一关键环节掉以轻心,导致最后"悔不该当初"。  相似文献   

19.
审题是解题的开始,也是解题的关键,理解了题意也就意味着题目做对了一半。学生解题出错往往被冠上了"粗心"的大帽子,但粗心的背后真正隐藏着的是学生不良的审题习惯以及审题能力的薄弱。因此,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提高解题效率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学生都反映物理难学,关键是难在审题上.他们听老师上课讲的头头是道,以为什么都懂,但一旦自己去解题就不那么容易了,真可谓“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在讲评试卷时或找学生谈心时,经常听到学生把自己做错题的原因归结为粗心、看错题什么的.尽管也有运算出问题的,但大都还是学生审题出问题.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在审题时常出现的情况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