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区域空间结构随着时间和背景的变化而不断演替,合理的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在分析赣南空间结构特点与演变因素的基础上,运用区域空间结构理论,探讨如何合理选择和布局赣南区域的极核和经济轴线,优化赣南区域空间结构,为赣南区域经济发展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赣南在地方历史和区域文化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业已取得较大成果,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本文从赣南地方历史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成果和特点入手,分析当下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因应之道。提出赣南客家研究应在坚持既有的在地研究的基础上,赋以区域研究在人类学知识体系建构上的意义,重视在地研究与离散视野的结合,实现在理论视野和学术话语上从“赣南客家”到“客家赣南”的转变,在研究区域上从“赣南研究”到“超越赣南”或“走出赣南”的跨越。  相似文献   

3.
明清赣南农村墟市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时期,赣南农村墟市网络迅速发展,促进了赣南社会经济区域特色的形成,这些特色包括以山区资源为主的土特产和手工业品的生产及转运贸易在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奠定了赣南农民经济生活的基本风貌。但由于赣南墟市发展的局限性,未能从根本上动摇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不利于带动农村经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从而实现社会转型。明清时期的赣南社会按其固有的内在规律发展着,用资本主义萌芽难以涵盖赣南社会经济变迁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以赣南地区为例,构建了旅游发展与区域经济2个子系统,通过层次分析法及熵权法主客观相结合赋权法计算2个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采用耦合度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研究区进行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就不同类型耦合提出相关优化对策.结果表明:赣南各地区旅游发展水平及区域经济水平差异较大,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旅游发展与区域经济互动性不强.耦合度主要分为2种阶段:磨合阶段、拮抗阶段,耦合协调度主要分为5种类型:良好协调旅游—区域经济同步型、基本不协调旅游—区域经济同步型、基本不协调旅游发展滞后型、基本不协调区域经济滞后型、严重不协调旅游发展滞后型.对赣南地区18个县市区旅游发展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有利于更精准地推动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提升,对解决区域贫困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龙岩烟草气象防灾体系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龙岩市是全国优质烤烟基地之一,烟草行业发展与气象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分析研究龙岩烟草气象防灾减灾体系现状以及取得的成效与不足,减少并避免灾害性天气对烟草生产的影响,以确保烟叶生产可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是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在促进人力资源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以赣南原中央苏区为例,对赣南苏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赣南苏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为影响,基于此提出职业教育与贫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长期策略。  相似文献   

7.
肖艳平介绍     
<正>肖艳平(1982-),男,江西会昌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博士(音乐文化人类学方向),现为赣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区域音乐文化方向、艺术硕士(音乐教育)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赣南民间区域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赣南师范大学区域音乐与舞蹈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赣南  相似文献   

8.
清代,闽粤流民的大量进人带来了苎麻、烟草、甘蔗等经济作物专业化种植区的出现,为赣南早期工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宁都直隶州为中心的夏布纺织业、以瑞金县为中心的刨烟业、以南康县为中心的榨糖业构成了清代赣南早期工业化道路上的三条主线。由于来自闽粤等外地雄厚商业资本的进入,夏布纺织业、刨烟业及榨糖业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通过外地商人的收购贩运将产品打人’兀南、西北等外地市场,利用分工和比较优势创造利润,展现了清代赣南早期工业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高中历史教学采用的是国家教育部统一编写的课程和教材,其内容非常"简化"。因此,开发适应本地区及本地区学校特点的、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十分必要。而赣南是成就王阳明学术最为重要的区域,因此,我们可以将王阳明与赣南地域文化的种种联结作为赣南地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并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区域社会经济变迁的角度探讨南宋赣南私盐和盐子狱的动态演进。认为赣南私盐和盐子狱随着南宋军事斗争和财政状况的演化而或缓或剧,具有阶段性、跨区域、跨族群互动的特点。赣南盐子狱和私盐的盛行,反映了孕育期赣南客家社会经济发展变迁和宋代工商业力量成长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1.
西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通过甘南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紧迫性,并提出甘南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明代人口变动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代是我国人口发展的重要阶段。史书记载明代人口始终徘徊在6千万左右,根据近年来许多新的研究成果观察,这个数字并不真实。本文对明代人口的探索,初步确认明初人口为7千万左右,嘉隆之际人口已增至1亿2千万左右,这样雄厚的人力资源,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至万历之后,由于天灾人祸交加,使人口大减。但到明清之际仍能保持1亿左右,毫无疑问,这给清代人口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应昌是元代蒙古弘吉剌部贵族建立的城市,是元代著名的草原城市之一。应昌城地理位置重要,城市布局严整,反映了元朝蒙古统治下多元文化并存的特点。除了政治、军事中心以外,应昌城还具有交通、经济、文化中心的职能,应昌城定居人口估计达到数千人,手工业、商业、服务业以及周边农业都有明显的发展。在其存在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应昌城对漠南蒙古草原的经济、文化发展以及草原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元朝灭亡以后,应昌城逐渐荒废。  相似文献   

14.
公元 1 1世纪初 ,越南前黎朝殿前指挥使李公蕴发动政变 ,篡黎立李。李氏得国伊始 ,在政治上 ,仿唐宋官制 ,首次确立了较为完备的封建中央集权专制君主制度 ;在经济上 ,实行土地国有制 ,重农扶商 ,诏定税制 ;在对外关系上 ,遣使晋见宋王 ,请求宋王册封其为安南君主。在国力步入强大时 ,则推行北犯中国、南侵占城、西掠哀牢的政策 ,称霸南疆 ,但最终国力衰败 ,李氏天下覆亡 ,陈氏代之而起  相似文献   

15.
秦始皇在建国之初,鉴于当时文字使用混乱的状况,颁布了文字改革的政策,对文字进行了巨大改革。废除了六国古文,在秦文字的基础上整理形成了统一的官方字体,即小篆。在小篆被当作官方字体使用的同时,在民间又出现了由小篆草写形成的另一种字体,即隶书。两种字体的形成和发展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巨大进步。秦始皇的文字政策对后世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清代,鄂西北地区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环境.为各地区缺乏土地的农民所吸引.纷纷移居本地。他们开垦出了大量的无主荒地.在此基础上,有效地发展了当地的经济.促进了鄂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开发过度.特别是对森林资源的掠夺.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7.
诗钟是一种古老、高雅的文娱活动,闽台诗钟又称折枝,其名称与体裁特征的关系甚国复杂。嘉庆年间,闽人已有诗钟活动,道光以降盛行,光绪年间传入台湾。福建和台湾诗钟从参加者、结构定期吟集到活动规则、评判法式等都十分相似。闽台诗钟之盛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诗钟虽有局限性,但不少作品仍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很高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8.
清代广西人口的地理分布与明代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口分布重心的变化,明代到清初期间,广西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桂东北地区,到了清代中期以后,广西人口地理分布重心从桂东北转向了桂东南.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除了自然条件的影响外,主要是源于省外特别是广东移民大量进入桂东南地区导致该地区人口机械增长居高不下.清代前中期广西的人口地理分布基本上奠定了今天广西的人口布局,对广西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奏议,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上行公文文体。是古代臣下上奏帝王的文书的统称。奏议类文体在唐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和繁荣。并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具有极大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可是学术界对于奏议的关注一直不够。80年代以来,陆续出版了一些相关的论文和专著,及文献整理。九十年代以后,对奏议各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对唐代奏议各方面的专题性研究逐渐增多。本文按照对文体的研究、对奏议本身研究的顺序把发表的论文和专著做一下梳理。  相似文献   

20.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即位之前,儒家礼乐"平和"的审美观受到冲击,以"不平"为美的民间音乐审美形式在汉初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平和"审美与"不平"审美在审美功能上出现并置、交叉互融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