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夜雨 《电子竞技》2013,(9):45-45
2009年,GTL首次开赛,那时我已经大学毕业了。在北邮这类工科院校,缺妹子,不缺宅男,缺文艺小清新,不缺电竞爱好者。进入大学,我很快也跟宿舍的一帮人怒打魔兽,成了典型的电竞爱好者。其实高中我就开始玩电竞游戏了,可惜高中生活大家都懂,无边试卷萧萧下,不尽作业滚滚来,打电竞只能是一个远在天边的  相似文献   

2.
彭国胜 《中国钓鱼》2012,(11):71-72
7年前,我开始迷上了网球,早上打,下午下班后也打,双休日更是整天泡在球场上。而这一年女儿上大学了,老伴儿除了家务事也没什么爱好,我就有意识地培养她也打网球,但她打过几次之后就没了兴趣。看她双休日闲得慌,有时我就叫上她和我一起去钓鱼。  相似文献   

3.
我打门球是从1997年开始的。那时,我还在区政协主席的岗位上。岳阳市政协要组织全市县、区政协系统的老年门球赛,但当时我们还  相似文献   

4.
我和老伴是同年同月退休的,至今已四年多了。退休后,我参加多项适合老年人的活动,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然而,我老伴这四年多来,经常是手里挎个小塑料桶,不停地打毛线,打得实在不想打了,就邀几个老太太打打扑克,一打就是一上午或一下午。时间长了,他回到家里嘀咕,说头痛,还经常耳鸣。我陪她多次上医院,吃了不少中药和西药,可这症状仍未消除。有一天,市钓协组织我们去参加钓鱼比赛,我邀请老伴与我一起去参赛。开始她不同意,说我是不是神经出了毛病,一个老婆子,从来也没有摸过钓鱼竿,钓鱼的方法不懂得半点,怎么还能去参加比赛?!我说没关系,不要被…  相似文献   

5.
《电子竞技》杂志:能讲讲你是如何成为一名星际职业选手吗?罗贤:我第一次和星际接触是在高三,那是2001年,虽然当时学业很紧张,但我还是无法抗拒星际的魅力。一开始只是和同学一起打混战,直到2002年我知道了WCG,而且知道星际是可以比赛的,所以我去试了试。应当说从那之后我就走上了职业选手的道路。我想标志性的应该是2004年我代表湖北省参加了那年CEG。  相似文献   

6.
我练陈式太极拳是从2000年10月开始的,至今已有七年。坚持每天打太极拳,从来没有间断过,基本上做到风雨无阻.寒暑不易,简直成了太极迷。我当初为什么要学陈式太极拳?最主要原因是疾病把我逼出来的。我是一名军人,担任部队领导职务几十年,由于部队工作训练特别辛苦,我一直在艰苦地区工作,常常加班加  相似文献   

7.
《乒乓世界》2009,(9):146-147
《乒乓世界》: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打球的? 陈绿平:我接触乒乓球是在89年我调到省政府工作以后,因为当时省政府机关里许多人都热衷于打乒乓球,我就加入了他们的队伍。我们省政府有很多球台,中午休息的时候大家都在那打。  相似文献   

8.
大家好!我是来自日本大阪的龟井优子。 从中学起我开始打乒乓球,虽然打得不太好,但是一直坚持在打。也因为打乒乓球和丈夫相识、结婚。  相似文献   

9.
1987年4月3日14点50分,协和医院的妇产科一阵啼哭,又一个小宝贝诞生了,这就是我──智怡。我出生征一个去福的家庭。爸爸妈妈一直精心地呵护着我。在我4岁的时候,爸爸开始让我学小提琴。爸爸一直严格地要求我。那时我错误地把爸爸称为法西斯,因为每当我练琴的时候,他都拿着小棒子之类的东西在旁边盯着,我只要犯了一点错误,他就用小棒子打我的手。俗话说:“打是疼,骂是爱。”爸爸因为非常爱我,所以才对我这样严格。爸爸的心血没有白费,我曾荣获南级小提言比赛的三者奖,并获中央琶乐学院的八级证书。不过,从小最吸引我的是武术…  相似文献   

10.
我与球拍     
《网球》2006,(4)
说不清楚是它遇见了我,还是我遇见了它,反正幸福的故事开始在那明媚的午后,我拿着那把 HEAD 球拍,感受着指哪儿打哪儿的快乐,毕竟这世界上太多事情我们自己不能掌握,而那一刻,我相信自己能像把握这把球拍一样把握命运。伴随网球经历的延伸,我逐渐明白,网球的真谛不仅在于我手上的球拍,更在于如何在球场上运用我的拍子。  相似文献   

11.
1986年我受聘于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到北京协助编写《当代中国》农业合作制卷。当时北京门球运动刚刚开始在老年人中普及,很快我就加入到了打门球的行列。越打感觉越好,就这样一直坚持了  相似文献   

12.
练就手上长眼的硬功夫──我的扣球体会冯正海我从1953年开始从事专业排球训练,先在华东队打主攻。1957年人选国家男排,在长期的训练比赛中形成了自己的扣球特点。有专家形容我的扣球就象手上长了眼睛一样,打手出界更是一绝。这当然是过誉之词。不过,在这里我...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月,接替市青少年宫“大鹏杯”的“江口淳杯”比赛开始了。因我前几次比赛接连失利,很想好好打。此时我12岁,已从儿童组升上少年组。少年组不分甲乙组,所有超过12岁的选手,包括高中生都混在一起打。这里面有省少年甲组冠军陈茜菲、市少年宫的佼佼者董和燮,有历届市儿童组、少年组的冠军,更有数不清的区冠军。在如云高手的环伺之下,想拿这枚金牌难度极大,就看个人的状态和发挥的如何了。  相似文献   

14.
1.您是什么时候开始集邮的,是一开始就收集外邮吗,最早收藏的邮票现在还保存着吗?我从小在上海的石库门弄堂里长大,小叔喜欢集邮,他摆弄邮票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玩意儿比打玻璃弹珠有趣。于是也开始收集信封上的旧票。当时只有十岁吧。  相似文献   

15.
我一直深爱着网球运动。从5岁起我就开始打 网球,57年来我一直离不开球场。我手中的 “武器”,也从30年代的木制球拍演变成了超大拍面球拍。我母亲多罗西(Dorothy)是个很不错的网球运动员,她在球场上是个不好对付的对手。大约70年前,她曾在摩里恩获得过全国青少年比赛的亚军。我母亲的叔叔琼·韦尔(Joe Wear)曾在1935年当过美国戴维斯杯队的队长。那时的队员有唐·巴奇(Don Budge),威尔默·艾利森(Wilmer Alison),吉恩·马科(Gene Mako)和约翰·范·里恩(John·Van·Ryn)。  相似文献   

16.
季文镭 《乒乓世界》2010,(5):144-144
《乒乓世界》: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打球? 魏一明:1965年,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打了一年以后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当时我读的小学不是体校,但乒乓球是学校的传统项目。我后来从郑州去了洛阳,1969年又开始打了,当时的学校是洛阳师范第一附小,那个学校曾经出过很多知名的运动员,比如黄亮,还有他弟弟黄金健。  相似文献   

17.
张强 《篮球》2004,(11)
“我今年41岁,我以前从来都没有一份真正的工作。我从9岁开始打有组织的篮球,一直打到37岁。打篮球,几乎成为我生命中全部的事情。现在做主持人或许是我真正工作的开始,但是如果没有篮球,我也不会得到这个工作机会。假如不是NBA,谁会听我在这里胡说八道呢?” ——巴克利谈他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徐东升 《收藏》2013,(7):147
醉心于《收藏》,是我对《收藏》的感受。《收藏》如美酒,让我一生沉醉。偶得《收藏》,如获至宝1993年初,我所在单位兴建"北京长城射击场",由我担任副主任,主管对外宣传和办公室工作。射击场成立后开通了邮政业务,5月份开始订下半年报刊,订刊工作由我负责。在翻阅报刊订阅目录时,我突然发现了《收藏》。缘于对收藏的敏感度,我毫不犹豫地订了。打那时起,我便与《收藏》结下了如兄弟般的情义,之后,每年必订阅。当我收到1993年下半年第  相似文献   

19.
阎密 《乒乓世界》2014,(4):130-131
T: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乒乓球的? Y:我在农村长大,小时候没有条件打乒乓球。上了中学以后,我第一次见别人打球,感觉打这种球很好玩,但没人教,而且球拍都买不起。后来进了城里,我才开始接触乒乓球,当时是自己胡乱打,动作不规范。随着打球时间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我不是那种说起球星便侃侃而谈,如数家珍,而真正拿起篮球却又不会打的所谓的“球迷”。在我的篮球世界中,没有球星,只有一个褐色的物体──篮球,我打篮球、只是出于对它的一种热爱和一种尊敬。 我家住在学校里,校园里那七个篮球场一直是我的乐园。记得我五岁时,篮球对我来说简直是一个庞然大物,那离地3.05米高的篮圈更是让我可望而不可及。然而我没有放弃,我先开始了运球、传球。就这样,两年过去了,球已经能被我端到篮圈里了。从此,我也找到了自己的乐趣,我的生活也变得很充实、毕竟,篮球占据了我的心灵。随着时光的飞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