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   按照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指导学生读懂各自然段并学习写景的方法。 教学过程   师: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 (录像定格 )。长廊是什么样子 ?老师想请三名同学分句朗读第二段。   (学生朗读第一、二句 )  师:这两句写了什么 ?  生:写了长廊的颜色:绿绿的柱子、红漆的栏杆。   生:还写了长廊很长。一眼望不到头,有 700米长,分成 273间。   生:这两句写长廊的样子,写长廊的外部。   (学生朗读第三句 )  师:作者接着写了什么 ?谁能配合画面介绍一下 ?(录像定格 )  生:写了…  相似文献   

2.
颐和园     
老师带我们走上十七孔桥,桥上的小狮子多得出奇,但它们的姿态不一,没有一对是相同的。扶着桥柱远看昆明湖,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在湖面静静地滑过,犹如一只只水鸟自由自在地浮在水面上。走过十七孔桥,来到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  相似文献   

3.
六年制第八册第二课《颐和园》,是一篇看图学文。按一般的游览顺序是;长廊→万寿山(佛香阁)→十七孔桥、湖心岛。长廊着重写它的“长”——“有一条长长的长廊,一眼望过去,好像没有尽头”。万寿山(佛香阁)着重写它的“高”——“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一望,颐和园的景色一大半在眼底了”。昆明湖着重写它的“绿”——“昆  相似文献   

4.
小学课文中的《颐和园》、《海滨小城》等是按空间顺序来描写景物的。例如《颐和园》按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空间顺序写作,写长廊时采用从内到外的方法,突出表现了长廊的  相似文献   

5.
《颐和园》是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具体描写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高度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围绕着这个中心 ,课文分三大段来写。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作者总的印象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的特点。第三段(第6自然段)总结全文 ,赞叹“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这样既突出了主要景点 ,又概述了全貌 ,使颐和园的美丽景色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全文中心明确 ,条理清楚。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写文章要有中心”…  相似文献   

6.
《颐和园》一课属于看图学文课文,但图文有些“距离”:从图上看不到长廊;“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面一望”,看不到“颐和园景色一大半在眼底”,看不到“古老的城头和白塔”;十七孔桥上也看不到“每根柱子上都有石刻的小狮子”。昆明湖堤岸旁的杨柳既不是“数不清”,也不是“倒垂着”;“游船”、“画舫”都聚集在船坞之中,并没有在湖面上“慢  相似文献   

7.
[教例]“九义”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颐和园》课文第五自然段主要写在昆明湖畔看到的景色 ,其中重点写了十七孔桥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 ,叫十七孔桥 ;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 ,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 ,姿态不一 ,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训练过程 :1 课文是怎样描写十七孔桥的?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2 填空 :昆明湖边通向湖心岛有一座石桥 ,叫。这座桥的特点是多 ,多 ,多。3 小狮子有什么特点?抓住“姿态不一”进行说话训练 :“这么多的小狮子 ,姿态不一。有的…… ,有的…… ,有的……”。4 看录像片 ,引导学生欣…  相似文献   

8.
资料卡片     
资料卡片课文层次安排的几种方式1.按事情发展的经过安排层次。如,《飞夺沪定桥》先写“接到任务”,接着写“抢时间”,再写“攻天险”,最后写“继续北上”。2.按空间位置的变换安排层次。如,《颐和园》按游踪顺序依次介绍了长廊、万寿山、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  相似文献   

9.
对《岳阳楼记》一文中第二小节有关写景的句子.不同的教参有不同的说法.如南通师专的沈继常老师认为是“概述巴陵盛状.岳阳楼之大观”.并认为这一节是总写.又如江苏洪宗礼老师主编的《教师备课手册》中这样写:“第一句为概述岳阳楼的美景总写一笔.既是说明洞庭湖集‘巴陵胜状’之大成,又说明作者写景将以洞庭湖为描写对象.”第二句“具体写从岳阳楼上眺望洞庭湖的远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参》中认为这一小节的首句“暗切岳阳楼三字.是这部分的总领句.接着顺理成章的写从岳阳楼眺望洞庭湖的远景”云云.综上所述,其共同点是说这部分的写景.仅仅是对洞庭湖景色的概述、总写.但部忽略了这部分写景在全文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 ① 半江红。可怜② 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 ③ 月似弓。[注 ]①瑟瑟 :形容颜色碧绿。②可怜 :可爱。③真珠 :珍珠。《暮江吟》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 ,也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诗中描写了两组景物 ,一是红日西沉的暮江之景 ,一是新月初升之景。第一句写夕阳 ,一个“铺”字将太阳接近地平线时余辉泛照的情景表现得形象 ,同时“铺”字节奏舒缓 ,也可突出秋阳柔和的特点。第二句写江水在夕阳余辉的映衬下半绿半红 ,水面波光粼粼。诗的三、四句又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月夜图。头上是一轮圆月挥洒着清辉 ,“…  相似文献   

11.
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它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表述方法,是记人、叙事、写景类文章的主要表述方法之一。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以法导学理解内容根据《颐和园》课文按游览顺序写景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及本单元习作训练的重点,教师教中授法,以法导学。学生通过学习就能够很好地理解颐和园主要景点的特点。如:第一课时,老师精讲描写长廊特点的课文。帮助学生总结出学法。第二课时,  相似文献   

13.
一.以“读”促“写”,激发习作兴趣。1.通过“读”,指导“看”,教给观察方法。《可爱的中国》是一篇以写具体为训练目标的教材,其中对“草”的描写具体、生动、活泼。如“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读这段话时,我抓住三个方面———①作者对“草”的观察顺序是什么?②这段话中心是描写草的什么形态?③划出句中“静”的描写句和“动”的描写句,找出中心词———指导学生边读边观察“录像”,让学生从“读”中看“实”,从“实”中见“读”。学生在仔细品读时,对作者那种细致…  相似文献   

14.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这里是陕北民歌原有的句子 ,是作为起兴用的 ,但也常常和下句的内容直接相连。我采用了一句 ,和下边一句相连 ,是想到当时在延安的大生产运动的。至于没有写上“种过”字样 ,在我认为 ,诗的表现方法可以不必如此。“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一句 ,是当时和孩子们手拉手的具体的环境描写 ,当然也跟作者的心情有关。“头顶着蓝天大明镜 ,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写出延安城在心目中鲜明生动的形象。《回延安》中几个句子的释疑@贺敬之  相似文献   

15.
作文范围记叙文,从表达方式来说,以叙述、描写为主,间以说明、议论、抒情;在内容上,则可分为写人记事和写景状物两类。本单元重点突出“写景状物”。“写景状物”有一景一物的叙述描写,有一景数物的叙述描写,也有数景数物的叙述描写。例如《长江三峡》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再驶行一段,  相似文献   

16.
写得具体形象,是记叙文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只有具体形象地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生动的印象。而不少同学的作文,内容不具体,无论写什么总是几句空洞的话,这怎能感染读者呢?下面介绍三种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 一、步步追问法 写记叙文要边写边问自己有关的人和事“怎么样”了,抓住引起人物和事件变化的因果关系,一步步追问出具体情节。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讲了个例子:“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他认为这话不具体,应改为“有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丁丁当当地跳着”,这  相似文献   

17.
写得具体形象,是记叙文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只有具体形象地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生动的印象。而不少同学作文内容不具体,无论写什么总是几句空洞的话。这怎么能感染读者呢?下面介绍两种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写得具体形象,是记叙文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只有具体形象地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才能给读者留下鲜明生动的印象。而不少同学作文,内容不具体,无论写什么总是几句空洞的话,这怎能感染读者呢?下面介绍两种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一、步步追问法。要边写边问自己有关的人和事“怎么样”?抓住引起人物和事件变化的因果关系,一步步追问出情节。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讲了个例子:“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他认为这话不具体,应改为“有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上丁丁当当地跳着”。这样改,形象地回答了从哪里落的,怎样落的,落地…  相似文献   

19.
一堂语文课的导入就像一篇作文的开头一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精采的.有吸引力的课堂导入会使整个教学进行得顺利、和谐、自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现介绍几种常见的导入模式。一、概括式对于一些比较长、学生又不易掌握的课,可采取概括式导人,接顺序概说课文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清晰地掌握课文。例如教《颐和园》一课时,我这样设计导人:《颐和园》的作者以自己的旅行踪迹为序.依发描写了长廊内外的景物,万青山上的亭台阁榭、万寿山前的景致和昆明湖上的景色。把颐和园这个美丽的园林,生动地展现在了我们眼前。好,现在让…  相似文献   

20.
写作是一个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用恰当的语言、文字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自经历的事情表达出来的过程。写作也同样是一个表现美的过程。1.表现美的形式。美的形式是指一篇文章从遣词造句到谋篇布局再到文面整洁的美。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不同直接影响到文章水平的高低。如“湖水很绿”和“湖水绿得像一块无瑕的翡翠”两句同是写湖水绿的话,很明显后一句要比前一句写得生动、具体、形象。因此,写作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恰当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或其他写作手法将句子写生动、具体,给人以美感。当然,光有美的句子而没有结构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